六味地黄丸方证及病因病机考释

2012-12-14 19:09 楼主
六味地黄丸由宋钱乙始创,载于《小儿药证直诀眠下诸方》,始称地黄圆,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去辛温之桂、附,易干地黄丸为熟地黄而成。其药物组成有熟地黄八钱,干山药、山茱萸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三钱,用于治疗小儿“肾怯”。其后,历代医家十分推崇此方,遂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各医家对本方的认识颇不一致,兹就历代对本方的方证及其作用机制作一分析。1 古代文献六味地黄丸主治病症统计钱乙创制六味地黄丸主要是针对小儿“肾无实,主虚也”的病理特点,用于治疗小儿肾虚,并在《小儿药证直诀眠下诸方》中列地黄丸,用于“治肾祛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自睛多、面色晄白等症。”经对古代医籍的研究整理,共查阅自《小儿药证直诀》以后至清代的医书记载有六味地黄丸主治病证的的医藉共55部(详见参考文献),对比55部医著中关于六味地黄丸的主治病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对每一症状的出现次数进行统计,从而表现某一症状在古代医家认识中是属于六味地黄丸主治病症的广泛性和认同性。现将症状出现频率最多的30个症状列举如下。表1 六味地黄丸方证文献统计排次 主证 记载数 百分比 医籍所载载病症名称1 发热 50 90,91 阴虚发热、肾虚发热、血虚发热2 盗汗 50 90,91 盗汗、寝汗3 诸血 48 87,27 便血、下血、便红33;失血、亡血、出血16;诸血13;吐血12;咳血(咯血、嗽血)5;尿血;衄血;齿衄4 痰气上壅 36 65,46 水泛为痰涎上涌、痰气庸嗽、痰气上涌、气壅痰嗽、气壅痰涎、痰气上壅5 头晕目眩 31 56,36 头目眩晕、头运目眩、头目眩运、头晕目眩6 腰膝痿软 30 54,55 腰痛、腰腿痿软、腰膝痿软、腰脊腿胫酸痛7 自汗 28 50,91 8 瘦弱 28 50,91 羸瘦、肢体形弱、肢体瘦弱、肢体消瘦9 耳聋、耳鸣 27 49,09 耳聋22;耳鸣510 小便淋秘 25 45,46 小便淋秘小便淋闭11 口渴 24 43,64 作渴、烦渴、口渴12 失音 23 41,82 失喑、失音13 憔悴 19 34,55 久新憔悴、新久憔悴、虚羸瘦悴14 骨蒸、潮热 19 34,55 骨蒸、潮热、午热、夜热15 咳嗽 18 32,73 16 遗精 17 30,91 17 咽燥 17 30,91 咽喉燥痛18 齿摇 16 29,09 齿不固密、齿不坚固、齿牙不固、牙齿不固19 眼花 16 29,09 20 消渴 15 27,27 消渴、下消、肾消21 虚烦 11 20,00 烦躁、虚烦22 淋沥 10 18,18 淋沥、淋浊23 足跟痛 9 16,36 脚跟作痛、足跟痛、足跟作痛24 精神疲困 9 16,36 精神疲困、无力多困25 口舌疮裂 9 16,36 口疮、口舌疮裂除此之外,尚散在记载许多症状,如记载数为8的舌痛;记载数为7的口燥(舌燥)、喉痛、小便不禁;记载数为6的瘰疬结核、牙痛(齿痛、虚火牙痛)、梦泄;记载数为5的解颅、下部疮疡、畏明下窜、小便频数;记载数为4的骨热酸痛、四肢发搐、眼目运动(抽动、瞤)、风客淫气、经事不调(经水不调)、禀赋不足、瘘弱、小便赤涩、五劳七伤;记载数为3的小便短少、血枯闭绝、早近女色、唇裂、燥裂、足酸、肾疳;以及虚损、筋挛、骨肿、抽搐、疮毒、肿胀、大小便牵痛、惊悸、小便如膏、痰中带血、午后不安、五疳、戴阳、劳怯、咳逆、久痢久泄、气短、雀斑、足心干热、内股热、便结、泄泻、赤白浊、肠辟、目视无光、头痛、健忘、喘、瘀血等各症。此外,一些医著中又着重于对小儿病症的记载,如目中白睛多、面色觥白、骨重、目无精光、喜卧冷地、不语多啼泣、肌肉瘦削、骨节呈露如鹤之膝、不思饮食、面黄肌瘦、肚大青筋、手足如柴、小儿虚损、脑热、五迟五软、肝疳、骨痿等。妇科病症有胎气不成、赤白带下、伤中胞漏等症。在历代医家的论述中,六味地黄丸的应用极为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等症,其主治症状达100多个,但诸医家较为公认的是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肾虚证,其中包括肾气、肾精、肾阴、肾水等虚损,另有一部分医家将六味地黄丸定位于肾虚(肾气虚11;肾虚11;肾水不足、肾精亏损17;肾阴虚4;真阴亏损3),记载数为46,或定位肝肾不足(肝肾血虚)之症,记载数为9。还有的认为兼治脾胃、肺肾并治等,或六味丸治五脏虚损者为19,治精血枯竭、精血亏耗者为8等等,其作用原理将另撰文论述。由表中可见,在古代医家的论述中,六味地黄丸在临床应用中。诸医家认可较高的症状,即在医籍中记载次数最多(记载数超过4O%)的12个症状为:发热、盗汗自汗、诸血、痰气上壅、头晕目眩、腰膝痿软、瘦弱、耳聋耳鸣、小便淋秘、口渴失音等为六味地黄丸治疗的主证。由此可以认为,以上诸证可以认为是六味地黄丸古代临床应用的指征和标准。作者:李瑞 鲁兆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12-15 01:46 2楼
2 六味地黄丸方证机理分析通过对55部医藉的统计分析,历代所认同的六味地黄丸的主治病症为发热、盗汗等,现对这些症状的产生机理,所表现的病机再进行分析。发热:医籍中记载的发热有肾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说明其发热属于虚热,是由阴虚、血热所致的“阴虚则内热”一类的发热,而“世之真阴虚而发热者,十常六七,亦与外感无异。余无阴虚发热者,见其火热面赤,口渴烦躁,与大剂六味汤服之而愈。”此类发热多兼见盗汗,盗汗的原因为,“寤属阳,寐属阴,阴虚则汗从寐中盗出”,又伴有作渴,口渴是因为“津液少作渴”。《何氏虚劳心得》腰膝酸软的产生则是因为“腰为肾之腑,肾脉循内踝上脑内,至股内后廉贯脊精水竭,故酸软疼痛也。”《何氏虚劳心得》便红则由于“凡见血为热症,由君火相火亢甚,于是煎迫而越出于诸窍之中也”之故。又云:阴虚失血一症,分言之,则有呕血吐血,或出于胃经,或出肝经;咯血,出于肾经,或出于心包;咳血,出于肝经;唾血,出于肾经,或出胃经;衄血,出于肺经,或出胃经;痰涎血者,出于脾经。合而言之,皆属于肾。盖肾中之真水干,则真火炎,血亦随火沸腾,故错经而妄行,越出诸窍。……愚谓六味汤独补肾水,性不寒凉,不损脾胃,久服则水升火降而愈,又须人参补脾胃药以收功。”《何氏虚劳心得》耳聋耳鸣,肾开窍于耳,若“阴虚痰火上升”,则耳聋耳鸣。失音则因为肾脉循喉咙,若“肾虚脉不上循喉咙挟舌本,故失音。”《何氏虚劳心得》水泛为痰的产生则是由于“阴虚火动,则水沸泛上而为痰”“又云:阴虚火动,则水沸泛上为痰,其痰重浊白沫,与火衰水泛为痰,纯是清水者不同。动于肾者,犹龙火之出于海,龙兴而水附;动于肝者,犹雷火之发于地,雷出而雨随。用六味汤以滋阴降火,此不治痰之标,而治痰之本,既治其本,复宜补脾以制水,方为良法。”《何氏虚劳心得》头目晕眩的病机则是“龙火炎,则雷火亦发,肝血虚而为眩为花”,“《直指方》云:淫欲过度,肾气不能归元,此气虚头晕也;吐衄崩漏,脾不摄血,致血妄行,此血虚头晕也”《医方集解》自汗,肾阴不足,虚火炎上,迫津外出则为自汗。瘦弱则是先天禀赋不足,以致四肢赢瘦。小便淋闭,“淋者,淋涩而痛;闭者,不通也。肾司开合,虚则失职。《金匮》云: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闭。”《何氏虚劳心得》因此,将诸症组合即为六味地黄丸临床方证。作者:李瑞 鲁兆麟
2012-12-15 08:27 3楼
功底深厚。
2012-12-16 09:36 4楼
六味地黄丸很便宜的,随便吃
2012-12-16 21:56 5楼
3 古代文献对六味地黄丸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于六味地黄丸主治病症的病机,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六味地黄丸的功用。使六味丸的作用机制极其丰富,总结历代医学的记载共有如下几种:肾虚、肾阴亏损 肾主封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又为先天之本,内孕肾阴肾阳,故肾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历代医家对本方的论述,发现大多数医家认为六味地黄九是补肾之专品。其中,有些医家又用之补益真阴,既命门真水。更有医家将之视为补阴之神方。然而,因肾阴与肾阳之间的阴阳依存关系。肾阴虚必致肾阳偏亢,而致虚火炎上。所以认为六味地黄丸单纯治疗肾阴虚的不多。如《校注妇人良方·二十四》、《景岳全书·卷之六十四》、《证治准绳·卷之二》皆认为六味地黄丸为“壮水之剂。夫人之生,以肾为主,凡病皆由肾虚而致,此方乃天一生水之剂,无有不可用者,世所罕知。”同时,《医宗已任编·卷二》从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及药性上分析,认为“此纯阴重味润下之方也。纯阴肾之气,重味肾之质,润下肾之性。非此不能使水归其壑。……自此以来。为补阴之神方矣。赵氏得力于薛氏医案,而益阐其义。触处旁通,外邪杂病,无不贯摄,而六味之用始尽矣。”而其它医家,则认为本方可治诸肾虚之证,或云治肾水亏损、肾水不足、肾阴不足以及肾水真阴不足,实则为补益命水之剂,如《虚损启微·卷下》、《古方汇精·卷一》、《景岳全书·卷之五十三》“治肾水亏损”;《何氏虚劳心传·选方》“治阴虚肾水不足”,《本草易读·卷四》曰“治肾阴不足”,《张氏医通·卷十六》“治肾水真阴不足。”而肾水不足之人,更应常服,如《证治汇补·卷之一》“肾水不足人,夏月宜常服之,以壮水之主而制阳光”。或云治肾经不足、肾经虚损者,如《冯氏锦囊秘录·卷十一》、《济阴纲目·卷之四》“治肾经不足”,《医学正传·卷之三》“肾经虚损”,其意相同。有些医家认为六味地黄丸为补肾之专药,如《古今医鉴·卷七)载“此药不燥不寒,专补左尺肾水。……阴虚之症,最宜服之。”而《仁术便览·卷三》亦认为“六味地黄丸专补左尺肾水之药”。而《古今医彻·卷之一》则更透彻的论述道“盖不知六味八味等汤,皆是肾经本药,直达下焦。使果阴虚,急藉以益水补火,必不可缺,必不可缓之剂,更何疑之有。”总之,无论是肾水、肾阴、肾精、真阴,古人皆认为属于肾虚,凡肾虚之证皆可用六味地黄丸,故称之为“补阴之神方”。肾亏虚火、水亏火旺、虚火上炎 肾为五脏之一,肾阴肾阳寓于其中,肾阴与肾阳在生理情况下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一旦肾阴不足,必致肾阳的偏亢,虚火内生。同时从肾阴与肾阳及命门火的角度,肾中所藏并非只有肾精,命门水火亦居于其中,因此肾阴不足,则水不足以制火,火无所制则虚热生矣。因此,许多医家从阴阳平衡的角度考虑,认为在肾阴虚的基础之上,肾阴不足可致虚火上炎,亦即“阴虚则内热”之意。而六味地黄九则具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效。通过益肾而清虚火。同时,六味地黄丸中的牡丹皮、泽泻等亦被视为泻虚火之品。在六味地黄丸治疗虚火上炎时,医家亦持不同观点,其一:如《医方考·卷三》、《医贯·卷之四》等从肾中水火的角度认为。肾水不足则必致虚火炎上,而生虚热之证,故六味地黄丸可通过滋补肾水而制虚火:“肾虚不能制火者,此方主之。肾中非独水也,命门之火并焉。肾不虚,则水足以制火。虚则火无所制,而热证生矣,名之曰阴虚火动,河间氏所谓肾虚则热是也。”《古方汇精·卷一》亦载:“治肾水亏损,……,壮水治火之剂也。”同时,《医学从众录·卷一》亦持此观点:“此方大旨,补水以制相火。”《笔花医镜·卷一》“滋水制火,专治疗血虚。”其二:有些医家则明确提出六味地黄丸可治疗因肾虚而致的发热之证。如《《口齿类要·附方并注》“治肾经虚热”;《女科撮要·卷下》“治肾虚发热”等皆是此论。最明确直接提出的当属《医学传灯·卷上》。其曰:“六味地黄丸一方,其性孤阴。但可降火,不能生精。苟非阴虚有火者,必以健脾为主治也。”而《时方歌括·卷下》则更强调说:“司得此方之妙,便知六味丸退热则有余,补水而不足。六味丸化气行水则有余,补火致水则不足。”另外有些医家的观点较为折中,认为六味地黄丸即可补益肾精,又可制虚火,如《儿科要略·第三章》、《古今名医方论·卷四》、《删补名医方论·卷-》等“治肾精不足,虚火上炎(炎上)”。作者:李瑞 鲁兆麟
2012-12-16 22:29 6楼
三补三泻

组方太技巧了
2012-12-17 10:09 7楼
最要分辨的是其与左归丸的思路差异!仲景六味,八味丸都有疏泄药其间,如丹皮,泽泻。而后世一改只是纯补就有点太过了。主要还是看具体脉象、病情,就是崇尚这个的明清温补派里面都夹别的东西的。
2012-12-17 10:12 8楼
具体说丹皮,泽泻的作用也不小。丹皮可以滋肾阴,去心肝之火——与补的熟地,山茱萸配合正好。泽泻泻肾相火,现在讲有降压,去油脂的作用。因此别小看泻药,用对就是补,呵呵。
2012-12-18 14:43 9楼
写的真的是太详细了点 很好的分享哦
2012-12-19 18:55 10楼
肾虚肺伤,水泛为痰 有些医家在肾虚生虚火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衍义到肾与肺的关系上,因肾为水,肺为金,肺金为肾水之母,肾虚则虚火自生,火灼伤肺,子侮其母而致水亏炽金伤。故六味丸又可用于治疗肾虚肺伤之证。而痰火则是由于肾水不足。虚火内炽,灼伤肺脏而生。同时,肾阴为一身之阴的根本,肾水亏损则无以滋养肺阴,以至津液无以化血而生痰浊。
如《痰火点雪·卷三》指出:“六味丸,古人制以统治痰火诸证,又谓已病未病,并宜服之,此盖深得病之奥者也。何则?痰火之作。始于水亏火炽金伤,绝其生化之源乃尔。一切痰火,已病未病,并皆治之。”而柯琴亦持此观点,认为:“肾虚不能藏精。坎宫之火无所附而妄行,下无以奉春生之令。上绝肺金之化源。”同时,肺为水之上源,肾主水,两者在水液代谢谢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若肾水不足,失于调节水液,而肺亦失于利水之职,故水邪上泛。化而为痰。许多医家皆将水泛为痰作为六味地黄丸的主治病症之一,认为本方是治水泛为痰之圣药,对此诸家认识相同。如《目经大成·卷之三》则认为:“肾虚则热,水沸为痰,此方主之。……病阴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壮水以制相火,痰热自除。”《正体类要·下卷》
“治伤损之症,因肾肺二经虚弱,……水泛为痰之圣药”。而《景岳全书·卷之六十四》、《证治准绳·卷二》、《明医杂著·卷六》等皆认为本方为“水泛为痰之圣药”。另外。因肺肾金水母子相生的关系,肾虚火炎亦可损伤肺气,而致咳嗽。如《医方考·卷二》“肾虚移热于肺,咳嗽者,此方主之。”
肝肾阴虚 肝肾同居于下焦,从五行角度,肾属水,肝属木,肾水为肝木之母,肝阴有赖于肾阴的滋养,因此,肾水不足则会损及肝木。从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的角度,肾藏精,肝藏血,精可化而为血,血亦濡养真精,精血相互滋生。因此肝肾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或肾水肾阴亏虚曰久,必会失于滋养肝阴肝血。而致肝肾并虚。而肝肾阴虚亦可致血虚精亏,从而虚热内生。痰火交作,而成发热、痰火之症。历代医家通过研究六味地黄丸作用机制,认为六味地黄丸不仅可用于治疗肾虚,还可治肝肾虚损之证。
有些医家认为六味可并补肝肾,治疗肝肾不足之症。如《成方切用·卷二上》“治肝肾不足,真阴亏损,精血枯竭。”而《医方集解·泻火之剂第十四》则明确提出六味丸即为补肝之剂,其云:“世医多云肝有泻无补,不知六味地黄丸、七宝美髯丹等剂。皆补肝之药也,人特习而不察耳。”
又有医家认为。肾不足则肝亦不足,肾水不能养肝木,母病及子。故以六味地黄丸滋其化源,补肾即可滋肝。如《审视瑶函·卷五》“肝肾血虚,……凡属肾肝诸虚不足之症,宜用此以滋化源,其功不可尽述。”《保婴撮要·卷十四》“治肝肾阴虚;或肾水不足,而不能生肝木,或肝肾虚弱,腰腿疲软,此皆禀不足也。”
而《幼科证治准绳·卷之九》则更直接论述六味补肝肾二经之意,认为肝肾同居下焦,其补虚之法同出一辙,故补肾即可补肝:“或问,钱氏地黄丸补肾,又曰补肝何也。曰然,手厥阴心主包络、足厥阴肝经、俱治在下焦。经云:不足者,滋其化原,故肝肾之病,同一治法,此地黄丸补二经之意也。”并在其后又说“凡属肾肝诸虚不足之证,宜用此以滋化原,其功不可尽述。”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四》、《证治准绳·卷之二》亦认为六味可生水以涵木,而尤适于肝虚。从肝木与肾水子母相生的关系上认为六味丸为“壮水之剂。……肝经不足之症,尤当用之。水能生木故也。”
《保婴撮要·卷十二》则从疾病的发生认为,百病生于肾,而流注、瘰疬则属于肝肾二经,六味可滋补肝肾以治瘰癌“此壮水之剂也。夫人之生,以肾为主,凡病皆由肾虚而致。其
流注、瘰疬属肝肾二经。”
而《医方集解·补养之剂第一·六昧地黄丸)则认为本方是肝肾并治,不分轻重的治方,“治肝肾不足。真阴亏损精血枯竭。此足少阴、厥阴药也。六经备治,而功专肾肝。”
作者:李瑞 鲁兆麟
2012-12-19 18:57 11楼
4 古代文献对六味地黄丸功效的认识肾脾并治 从五行水、土关系上,水藏土中,水亦为湿土,而治水当益土为主,故当重治脾,以使土健而运水。故补水当先补土,以使水得正道而行,则水自不虚。《杂病源流犀烛》认为“肾之蛰藏,必藉土封之力,《内经》所以谓肾合精,其主脾。不曰克,而反目主也。罗淡生亦云:水藏土中。此前人补肾用六味,当知其入茯苓、山药之妙是已。但脾药甚多,而必用此二味者。实因补水故补土。水本湿土,又易生湿,故必须此二昧能渗土中之湿。则土既无湿淫之患,而水之藏土中者,亦自若其性,而不至湿与湿并,多溃溢之病矣。此六味不用其他脾药,而必用茯苓、山药者,其旨更自深微,不可不知也。”《丹台玉案•卷之四》则提出六味丸“治肾气虚弱,脾经不和一切损伤。”《万病回春•卷之四》从水土关系入手。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脏,睥运健则水湿得化,脾不健运则水湿内停。而肾主气化水液,肾不气化则水液代谢谢失常,认为六味地黄丸“为养血滋肾、制火导水。使机关利而脾土健实。”因此。《审视瑶函•卷五》认为六味丸亦可“治脾胃”同时,《医方集解•补养之剂第一》亦认为本方“补肾而兼补脾,有补而必有泻,相和相济,以成平补之功,乃平淡之精奇,所以为古今不易之良方也。”另有医家从津液角度论述睥肾之间的联系,认为肾阴不足,肾主五液亏虚则脾土失于滋养,而失于健运,而脾之化物则为下焦水火二气,故脾肾虚损当以补脾为主,即“补肾不如补脾”,如《医学传灯•卷上》“肾司五液,入睥为涎。肾家阴虚有火,津液不足,脾土干燥,健运何施?”因此从脾肾两者关系上,肾虽受五藏六腑而之精藏之,但脾为后天之本,肾之水火阴阳亦有赖于脾之化物的滋养,故肾病当治脾,而六味丸则在补肾之时,兼顾睥胃,先后天并举,故为万世之良方。如《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一》曰:“肾恶燥,脾恶湿,补阴药中多是湿药,只肾虚而脾胃壮实者宜。若脾肾两虚则不可也。惟此六味丸八味丸及八物肾气丸,专补肾虚,兼理脾胃,不湿不燥,于睥肾两虚者,甚得其宜矣。”并补三阴 在五脏之中,足三阴经关系最为密切,肝睥肾三者相互滋生,肾藏精,肝藏血,脾统血,同时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为气机疏泄调达之枢,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之精而藏之。通过对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的分析。认为熟地入肾。山药入脾,山萸肉入肝,三味补品直入肝脾肾三脏,故认为本方虽以补肾为主。但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则化血有源,肾精亦足。而肝肾同居于下焦,肾藏精,肝藏血,精血相互化生,肝血足亦能补益肾精。故本方立意以滋肾为主,兼以健脾养肝,以助化源。有些医家从三补药入手,提出六味丸实为补益三阴之品,如《医方论•卷一》说:“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有热地之腻补肾水,既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湿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湿以和之。药止六味,而大开大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下鹄也。”《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一》亦将三补药定位于肝脾肾三脏,认为:“地黄味厚为阴中之阴,补肾填精。以为君。山茱味酸归肝,乙癸同治之义,且肾主闭藏而酸敛之性与之宜也。山药味甘归脾,安水之位,故用为臣。”《目经大成•卷之三》更从水土、水木的关系上认为六味地黄丸以补肾为主,兼补肝脾,实则三阴并补之剂,其曰:“地黄滋阴补血,本脏之主药也。然遭气则运用于上,遇血则流走于经,不能挟其一线入肾,装以五者佐之。怀山,脾药也,水土一气,且能坚少腹之土,真水之源也;山茱萸,肝药也,水木同位,借其酸涩以敛泛渗。”脏腑并治、五脏齐损 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后世医家更为肾藏真阴真阳之说,认为肾所藏之阴阳水火实为五脏六腑之根本,在此理论指导下。分析六味地黄丸中的药物组成,认为六药可直入五脏,在补肾的基础上。可并补五脏。另外,久病及肾,五脏虚损最终会损及肾精,故很多医家认为六味丸可治疗五脏齐损之证。作者:李瑞 鲁兆麟
⬅ 何首乌引起高热一例 老茶馆 关于李可及火神派的冷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