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中西医汇通大家祝味菊3

2012-12-05 19:19 楼主
3 祝氏治病与治人的辩证思想及其重阳思想的依据在祝氏生活的年代,西医已获得了针对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特定抗生素,一些人开始对中医所谓的清热散寒等法产生了怀疑。祝氏则在整体上把握住了中医治病的优势。基于疾病乃病因与人体的共同产物,治疗可以分为针对病原体的特定治疗、消除症状的对症治疗和调节人体抗病状态的治疗。祝氏认为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治人。当然,既能特异地消除病原体又能治人则两全其美。但任何药物均无法替代人体经过亿万年进化所具有的自我抗病及调节能力,因而治人是执简驭繁的捷径,也是中医的长处。祝氏说:“病原繁多,本体唯一,病原之发现,随时代而变迁,人体之自然之疗能,历万古而不易”;“彼鸟兽无知,患病而不死者,有自然疗能也,人为万物之灵,岂鸟兽之不如哉? 肺之有咳、胃之有呕、肠之作泻、司温之发热,类皆含有自疗作用。创口之自然愈合,炎肿之自然消散,疟之自已,等是者。皆自然疗能也。病之可以自愈,十常六七”;“医者不过顺其自然之趋势,调整阳用,缩短其疾病之过程而已。”祝氏于上世纪初的这类认识对于今天单纯寻找中药特效成分的研究者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外感初起,体温调节中枢发出指令使机体产热增加,有利于人体产生抗体,但如果患者肌表散热障碍,则不利于抗病,遂用麻黄、桂枝开肌表以加速肌表循环促进散热,而非用中枢抑制性麻醉类药物抑制体温;如果患者体怯阳虚产热不力,则不利于调节机体的抗病系统,遂加附子以助元阳;若机体产热反应过亢,耗伤津液,致使肠道排泄不畅,则同样有损于机体整体的抗病能力,遂以清热养阴或下法以助机体恢复良好的抗病能力。汗、尿、粪皆是机体借以排毒散热的媒介物,调节此类物质的排泄(泻)途径有助于调整机体自我的抗病系统。这种以阳气(自我抗病调节能力)为中心的治疗思想,对于今天一遇“炎症”或“感染”即用清热解毒之法等以对抗为指导思想的治疗思路无疑具有重要的警醒作用。因此,祝氏的治疗常从诱导机体进入良性抗病程序着手,以期正胜邪却。在此基础上,祝氏对于中药四气五味的认识亦有其新的理解。寒、热、温、凉四气对于整个人体起着或扶或抑的作用。寒性药可以调整抗力太过,温性药可以补充抗力不足。近年来的中药药理研究结果亦从一个方面支持了祝氏的科学推测。人体感染或应激时,往往调动机体的整个应激系统,如产热增加、代谢谢增强、心率呼吸加快、中枢兴奋等,即所谓阳气起越的表现。中医所谓的热证患者,往往符合上述的临床改变;而阳虚(或寒证)患者则均有上述指标的下降。中药中的温热药具有提升上述指标的作用;而寒凉药则多有抑制的作用。祝氏将中医、西医、寒热证、中药四气理论巧妙地融于一炉,做到了读书破书的“出主”而非“入奴”。在还没有实验研究的情况下,祝氏能做出上述论断,可见其对中医整体治疗的洞察力。正是鉴于上述的理论认识,祝氏用药尤其注重扶助阳气,而好用“附子”[4],因此人称“祝附子”。其用法不但突破了温病诸家的藩蓠,甚至发展了仲景的应用。如在麻疹初期、肺痨及痢疾的治疗中使用附子,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其运用附子的娴熟技巧与其对温法中药的精妙配伍有着重要的关系,如将附子与磁石、枣仁同伍。章次公称其治病“心狠手辣,一针见血”。祝氏对仲景方药的理解同样富有新意,言简意明,并不故弄玄虚,并以其理论一以贯之,真正做到中西医理论与临床的汇通,这与清末其他诸汇通家并不相同。以解表法为例,即可见一斑。“是故放温障碍(即散热障碍),表闭甚而里气不亢者,法主辛温,麻黄汤是也,气怯而甚者加附子,麻附细辛汤是也;表闭而里气盛者,法主辛凉,银翘散是也,气亢而甚者,加石膏,大青龙汤是也。苟表闭而里气和者,辛平宣散,葱、豉、荆、防之属是也。”“夫然,放温激进(即散热过度),其疗法亦如是。故表亢而里气怯者,法主甘温,桂枝汤是也;表亢而里亦亢者,法主甘寒,白虎汤是也;表亢而里气盛者,法主甘凉,芦豉之类是也;表亢而里气和者,法主甘平,桑菊之类是也。”在此,祝氏对温病和伤寒进行了统一,其法虽殊,其理则一,顺应人体自然调节趋势而已,而非只是针对病原体或所谓的“寒邪”或“热邪”,且只字不提清热或散寒。此外,祝氏对中医与西医并不存门户之见,认为真理只有一个,是非不能并立。科学是解决真理、衡量一切的尺度。对于中医治法之迷,他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被揭示。这些均显示了祝氏对中医和西医都充满了信心。当然,祝氏理论亦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对中医的因势利导重视不够,如运用下法和清法时显得过于谨慎。中药之寒凉与温热并不仅仅调整机体反应的过与不及,对病原体同样有其一定的作用。但瑕不掩瑜,祝氏整体上认识与把握了中医治疗思想的本质。总之,祝氏依据西医理论将人体作为一个复杂性适应系统,同时审视中医治法的精髓,发明“五段八纲”以笼括外感内伤,在治疗上重视治人扶阳的思想,在中西医汇通史上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祝氏的思想必将逐渐为中医和西医界所肯定,并对今后中医药的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参考文献]1 祝味菊述,陈苏生记.伤寒质难.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 农汉才.近代名医祝味菊史实访查记. 中华医史杂志,2004,34(3):143—147.3 R.M.尼斯,G.C.威廉斯.我们为什么会生病.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4 陆拯主编.近代中医珍本集医案分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63.作者:蒋文跃 鲁兆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小儿湿疹 老茶馆 中医的优势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