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系统论方法沟通融合中西医学【六】

2012-11-23 10:24 楼主
如何以系统论方法沟通融合中西医学【六】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匡萃璋先生认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科学的机械论的还原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挑战。鲜明地提出了“后现代科学”的主张。这一挑战首先来自现代科学的基石--物理学内部。本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现代科学的机械论世界观提出了质疑,接着量子论又为我们描绘一个非机械的、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还原)的物质--能量世界。以致于量子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玻尔认为,量子论的互补原理、测不准原理,似乎可以从道教、佛教的哲学中找到相似的表述。也就是说,物质世界的根本元素就不是被分割的机械的原子、质子、中子,而是有机联系的生态整体。而在素来被目的因困扰的生物学内部,尽管还原论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是在发生生物学、进化论等方面,整体论获得巨大的支持。尤其重要的是生态学的发展为后现代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针对现代科学的“机械论的还原论”。后现代主义提出了“有机论的整体论”,作为后现代科学的根本理念和科学方法论。于是整体论又被作为最“前沿”的科学方法推荐给世界,人类在自己的认识历程中似乎再一次迈出--左脚。
除了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总和”这一古老命题外,后现代的整体有机论还认为“整体包含于每一部分之中,部分被展开为整体”,“所有原初的个体都是有机体”,后现代主义主张“用一种新的眼光看世界”,我们或许会发现这种“新的眼光”与古代圣哲的眼光何其相似!这种“秩序”与“一体”感,与中医学的理论与追求何其相似!
近百年来,当古老的中医学行进在“一片翠绿”的现代科技之林时,总会有一种“花繁木茂非我春”的孤寂,就象踽踽独行在茫茫空谷之中一样,而后现代思潮、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科学的脚步,正是使中医学感受到强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预示着中医学将在21世纪与后现代化邂逅。】
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坐等世界“后现代科学”潮流的自然降临,来解救中医学的困境。我们一定要主动出击,走在时代的前沿。中医学已经以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有机论的整体论”方法,在医学方面,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经验检验,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医学知识,具有研究后现代科学,后现代医学的强大优势。为什么还要坐以待毙呢?
目前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西医学,正在掀起一股研究生物系统论的浪潮,想要通过生物的信息系统模式,从而推演出人体系统医学模式。但是从生物最低层次的蛋白核酸分子物质结构模式,要转换为最高层次的人体复杂系统模式,谈何容易。我们以从蛋白核酸分子物质结构层次转换到酵母细胞的信息系统层次为例来说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就是整合酵母的基因组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研究酵母的代谢谢网络。由于不同生物分子的研究难度不一样,技术发展程度不一样,目前对它们的研究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例如,基因组和基因表达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而蛋白质研究就较为困难,至于涉及生物小分子的代谢谢组分的研究就更不成熟。因此,要真正实现这种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鲁强等在“系统生物学综述”一贴中说,生物系统是最复杂系统之一。其结构、行为复杂,大量高度组织的细胞构成的生物体涌现出难以想象的复杂特征。对比相对简单的物理系统,复杂的生物系统研究极具挑战性。结构的复杂产生系统的复杂。以细胞为例,作为一个基本的生物系统。其众多通路错综复杂,通路之间的交互导致描述系统所需的参数指数递增。细胞区室与细胞骨架的存在,活体细胞中生化反应如翻译、转录等具有空间定位特征,DNA中成千上万的基因控制,这些复杂的结构都远非人类智能可以直观把握。不仅如此,生物系统参数不断自调整、结构自组织,大量的细胞基于局部的信息作出反应,而生物体总是表现出协调的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又不可预测。生物复杂性的特征,使传统的研究方法如求解方程、统计分析都显得无能为力。
尽管计算技术已经能处理海量的数据,但是通过仿真每一个分子的细节来预测人体的行为显然只会浪费永远都不够的计算资源,而且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系统生物学从微观到宏观的整合方法遇到了困惑。
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现代西医学,由于系统生物学从微观到宏观的白箱化整合方法遇到了困惑,所以由微观到宏观整合的系统医学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我们能否以中医学的黑箱方法另辟蹊径,寻找医学方面的信息系统模型呢?答案是肯定的。
系统论和还原论代表两种不同的认识事物的视角,没有系统论研究之前必须经历“分析还原时代”的说法,在还原论中的分析,到了系统论中是以系统论的层次观涵盖的,当我们以人这个整体为系统研究对象时,还原论视角下的各个具体的器官就是系统论视角下的子系统层次,是下一个层次的。当我们以某一还原论视角下的器官为系统研究对象时,人这个整体就成了器官的上一级系统,还原论视角下的细胞则是它的子系统,以此类推,在还原论中的一味分析,在系统论视角下变成了不同层次,还原方法融会其中,但和单纯的还原是截然不同的。
更为重要的是还原论方法的层次观,不同于系统论方法的层次观,还原论是物质结构模型,系统论是信息系统模型。还原论视角下的每一个层次都是互不联系的物质结构层次,物质世界的根本元素是被分割成机械的原子、质子、中子。而系统论视角下的每一个层次都是相互联系成网络状态的关系层次。系统论视角性的层次观认为“整体包含于每一部分之中,部分被展开为整体”,“所有原初的个体都是有机体”,物质世界的根本元素就不是被分割的机械的原子、质子、中子,而是有机联系的生态整体,万物皆系统。
我们以系统论方法为导向,但是却不应用生物医学、生物系统论从微观层次到宏观层次白箱化的整合方法,而是另辟蹊径,重起炉灶,应用宏观的中医学属于信息系统模型的证概念为核心,从宏观的黑箱方法,逐步向西医学的物质结构的白箱模型靠拢,然而却不能对号入座,因为由于西医学几百年“还原、分析”的积累,对人体实体结构的认识已经进入到了“基因、分子”层次,“系统的内部实体结构是清晰的”,已经基本上达到了“白箱化”的要求,所以现在把系统论方法引入西医学,欠缺的并不是物质结构模型的白箱的研究,而是需要大量的信息系统模型的黑箱研究,研究内部变化和外部变化的相互联系,研究系统的信息控制关系。由于现代医学方法论的局限,并不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在这个领域几乎是个空白。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西医学也还是一个黑箱。所以西医学物质结构白箱化模型,转换为中医学证概念信息系统黑箱模型时,一定要进行认真的解构与重建的转换,不能对号入座,不能将西医学物质结构的白箱,直接转换为中医学证概念的黑箱,因为两种模型不同,具有不可通约性。虽然西医学中的病理生理状态概念,具有信息系统模型的整体性属性,与中医学的证状态概念类似,但是也由于西医学在还原论视角的观察下,使之扭曲变型。这些概念深入下去,找到的本质属性,不是系统属性,不是系统活结构层次的子系统,而是低层次的物质结构模型。西医学在研究病理生理状态概念时,不去寻找状态概念的系统稳态变化本质属性,反而向物质结构模型的器官、细胞、分子方面倾斜,特别是器官病理生理学,更是如此。然而也只有西医学的病理生理状态概念,与中医学的证状态概念,层次相当,是中西医学最佳的沟通融合切入点。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单方治淋病 老茶馆 预防流行性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