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能不能离开五运六气理论互参原则?

2012-10-31 12:02 楼主
我们能不能放一百个心(一):脉诊能不能离开五运六气理论互参原则?
1:缘起
以前笔者发表一篇《中医脉诊为哪般?》博文,意图指出现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种种混乱的程度,意在引起中医界对脉诊理论的研究要细致化,系统化,以防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乱局面,近期论坛中有一朋友发表一篇关于五运六气理论的博文,放心一百的朋友开始哈哈大笑嘲笑网友,笔者提醒不要恶意灌水,这位朋友还是傲慢不轨,不听劝告还是傲慢恶意灌水,自以为自己是中医正统,笔者最早来论坛写过《中医负我,我负中医》一文,意在说谁也可以学习讨论中医,说也不能说自己是正统中医,因为中医历史流传很久,历史演变过程中变化很大,很难一时半载搞明白其中全部内涵,要客观的对待中医问题,这是本人不变的态度,对放心一百的恶意嘲讽朋友行为,劝止之余,也仔细看过了他的文章,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位朋友到底依靠何种高见敢恶意嘲弄网上朋友的。
2:脉诊能不能离开五运六气理论互参?
放心一百的朋友发表这样的言论论中医脉诊:“那脈象是不是搭脈取的當事的病人症狀的事實!這是不是依據事實現象來做判斷呢哪是以類取象呀這不就是事實根據嗎?不是非常簡單又明瞭的原理嗎?科學就是簡單又有依據!而且可以歸納又可以分析的理論!怎麼說是以類取象?講到想像空間?抓不出問題似的!不就是表示不明不白!那就是自己不了解!不是中醫太深奧!明明是簡單的==脈象==定理定律供我們來解病情現象的依據呀!”
也就是说中医脉诊与五运六气毫无关系,也就是说中医脉诊只考虑脉象就可以了,不用考虑天人合一的基本理论原则,对于这议论点让中医人看上去茫然,如果读过研究过《脉经》《四诊抉微》的朋友马上就看出其中的错误之所在,这是因为中医理论天人合一原则下,从五运六气到五脏六腑理论,到经络理论,到脉诊等诊断理论都与五运六气相关,隔离开五运六气理论单纯研究子理论,其实就是破坏了天人合一的中医大原则,也即是放弃了中医理论的一半内容。
也许谈到脉诊经典,可能大家不熟悉,但可以讲如下简单的现象大家可以粗略理解其中含义
首先:人体生活在周围环境中,受到外界时空的能量变化,生理状态也随之变化,这些内容在《四气调神大论篇》《生气通天论篇》《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等经文中都有讲述,大家试想,当我们脉诊时,不能离开外界环境变化的互参,用药也是如此,热季不能过用发汗药等都是如此,因此《三部九候论》篇论述脉诊大则也是依靠天人合一原则:“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立,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至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为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以此经文之意,《脉经》《四诊抉微》展开细化系统研究,从此而看,中医脉诊理论无法离开五运六气理论互参,不能细化,最起码要明白与春夏秋冬四季的气象与脉诊的互参,也就是时脉,这一理论原则可以连贯细参《脏气法时论》,《玉机真脏论》《脉解篇》等,之后可以参研《《脉经》《四诊抉微》略推荐之。
总之在中医脉诊理论中自古不变的保持天人合一原则,如果隔离开时脉理论,中医脉诊等同于西医脉诊(西医诊断学中也有脉诊)也就再也没有中医脉诊的特色。如果失去中医脉诊理论的基本原则,以此脉诊原则来开中药方剂,用药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特别是《玉机真脏论》中提到的天人合一脉诊原则是危症诊断法则,如果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中医脉诊也就是看不出死活啊。
放心一百的朋友脉诊的思想根本隔离了脉诊时脉的理论大原则,也就是根本反对《脏气法时论》,《玉机真脏论》《脉解篇》《脉经》,《四诊抉微》的脉诊理论主线,换言之,根本没有进入中医脉诊理论的门槛,本人很难想象这位朋友到底脉诊什么?是在装模作样还是真脉诊?不得而知。
对于中医理论一点常识都没有的病号来说可以放一百个心;如果稍微有点中医常识的人可就不能放一百个心了,需要放一千个心,一万个心了,让给脉诊一万次可以,开药不吃!
最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医脉诊如果离开天人合一原则下的取象比类法多层面联系原则,也就不是中医脉诊,“簡單的==脈象==定理定律”是什么?也许只有这位朋友自己说的清,是不是中医脉诊理论?可能没有第二人知道吧。


补充内容 (2013-12-20 10:47):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西医治病就这么不同 老茶馆 小儿瘙痒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