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我们在任之堂学习的日子1

2012-09-17 13:19 楼主
第一天、 次来咋到任之堂 再续浓浓中医缘

2012年7月16日

本来我们是8号到十堰的,但是我刚到任之堂就得知爷爷在家里过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当时就傻了,眼睛饱含着泪水立马就去火车站订了当晚回家的火车票。爷爷的身体一直都不好,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肺脏都不好,全身血液淤滞很严重,脚上水肿的特厉害,走路也很不方便了。看到自己的至亲之人身患疾病自己却又无能为力,对于一个学医的学生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怪自己没有早点学好医学知识,怪自己不能及时挽救爷爷的生命!离开家之前还特地去看望了爷爷给他告别说我去十堰学习中医,当时爷爷就坐在床边,说话也很累,就这样默默看着我离开了。我感觉爷爷是不会那么早离开我们的,谁知我刚一走的那个晚上爷爷就病危了,第二天早晨到十堰后接到妈妈的电话说爷爷过世了…..和余老师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后,他也叫我回家处理好了再过来,刚好接下来一个星期老师要去太白山采药,所以我就安心的回家了。杨鑫他们则留在十堰好好的准备准备、看书、扎实中医基础……

爷爷的去世更坚定了我学好医学的信念,古人常说:“子女不会医术,为不孝”。我还是个“不孝子孙”。努力学好医术,不仅是为亲人为自己为身边的朋友,更是为了广大的劳动人民。医学之路还很漫长,不能有所习得便骄傲“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而有“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的惭愧后悔。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

……

经过了15个小时的翻山越岭,7月16日早晨九点,长途列车终于到达了我的终点站—湖北十堰,这座被誉为“东方底特律”的汽车城。没有片刻的休息,我立即给杨鑫、泽伟发条短信说我到站了,他们回复说他们早到任之堂大药房了,正忙着剪药材,于是我马不停蹄的就上了公交车。一路上憧憬着未来的这20多天的学习生活…….

再次来到任之堂大药房,周围的环境和药房的大体摆设装饰一点都没有变,小架子上,依旧放着那些经典书籍,如《老子》、《庄子》、《论语》、《菜根谭》、《增广贤文》等,方便前来候诊的病人阅读。旁边的书柜上,又放了许多善书,如《太上感应篇》、《化性谈》等等各类儒学佛学道学书籍,这些都是用来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有缘人。在老师这里可以深刻感受到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熏陶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病人和学生。



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人类对物质过于追求,人们越来越偏离了自然的自我,人类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压力过大;疾病到处肆掠……面对着这些前所未有的巨大问题!我们将何去何从?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向全世界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2000年前孔子的智慧,必须重新认识中国文明。”中国的先人们早就为我们指出了生存之道,然而我们却把老祖宗的东西丢掉了太多太多,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现在能有几人了解呢?所以回归传统文化,回归到自然的怀抱,才能让我们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片净土!“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任之堂唯一的变化就是来这里的人多了,病人很多,学生也多。一幅繁忙热闹的景象。余老师一个星期的采药之旅已经结束,现在正忙着为病人诊治,旁边坐着一位抄方的学生,他就是后来被我们称为“降龙罗汉”的培杰大师兄(还有后来的二师兄创涛则是“伏虎罗汉”,余老师则是“弥勒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这样的。真是默契!)

来这里看病的大多数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主要是通过看老师的书,看老师的博客,看大师兄二师兄的《跟诊日记》慕名而来的。而十堰当地的很多人却不知道这里有一位很出名很厉害的年轻中医师。所以就有患者戏称余老师这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啊!仔细想一想,确实啊!余老师在外地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了!如此生动的描述呵。

或许是人太多了,自己刚到有点手足无措。于是就站在老师旁边看着老师坐诊,时而也出去背背《清静经》,时而和大家交流交流。老师特别强调让大家背诵好这篇道家经典《清静经》。在繁华浮躁的现代生活中,能让自己的内心沉淀下来是一件极难的事。静乃悟,悟乃得。能静下心来,才能有所感悟,才能有所收获!来到老师这里不正是想有所收获和感悟吗?所以一定要让心沉静下来,好好背《清静经》咯: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时至中午,老师依旧在为最后的几个病人号脉诊治,老师把脉的特色就在于“双手合参”,即同时把握六部脉象的气势和变化,一览五脏六腑之征象。这时候又来了一个求学的学子,叫明冠,马来西亚华侨,陕西中医学院留学生。于是我就给他介绍说老师叫我们先背下这篇道家经典《清静经》。他给老师打了招呼后就拿出自己旅行包里的中医小册子看了起来。明冠的到来为我们四个(还有泽伟和杨鑫)以后被大师姐称为“四大活宝”奠定了印象“基础”(声明一哈:主要是后来我们四个住在一起,也常常呆在一起,加之明冠兄这个人很会活跃气氛,爱讲些各式各样的“笑话”。在他的“引领”下,我们就这样被大师姐叫成宝咯!)



吃过午饭,我们三个返回到药房。老师刚刚好拿出他在太白山采的药材,我们就开始帮着老师洗药材、切药材。最多的是大黄、芍药和凤尾草。都是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的地方采的野生药材。哇!这些药材可比市面上的珍贵得多了,光看这大黄又粗又大,颜色光泽鲜艳,金黄色的横切面还有一圈一圈大大的红色的花纹,我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地道又珍贵的大黄啊!我们都情不自禁的拿出手机好好的给它拍了几张照片!大黄,又叫将军、火参、蜀大黄、锦纹大黄、川军。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功效。功能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神农本草经》云:“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足见大黄是一味良药啊!而老师采的这些大黄更是大黄的战斗机啊!所以老师说他要好好留着这些大黄,等救命的时候才用!药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不能因为谁出的价钱高就随便出售给他!好药是留给需要的病人急用的。老师这真是菩萨心肠啊!

弄好药材后,老师突然问我们三个来到这里想学什么?杨鑫就带头说想学一些药学知识、认识一下常用的药材,还有学习老师的脉诊技术,最后就是一些常见病的治疗。老师笑着回答说:“你们先把《清静经》背下来,要先把基础搞扎实了,要静得下心来学习。不要不知道自己来干什么?一直就站在那里东看看西瞧瞧,又学不到什么东西!想学认药,先把《药性赋》背熟了,《十八反》《十九畏》熟记了才能进药房;想学号脉。这里每天早上有50来个病人,你们就主动上去号脉,每个患者的脉象都不一样,学习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不要害羞,来一个就号一个,号他个一个星期下来就有感觉了……”听完老师的话,我们的汗水那是哗啦啦的往下流啊!

下来仔细一想,确实如此,我们是过来学习的,不是来被动接受知识的。所谓“偷师学艺”正是要我们好好把握这次机会,不仅要把老师教授的学到手,更要把老师没教的也能“偷偷”学到手,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啊!所以以后一定要好好的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好好的领悟老师的医学思路及为人处事。要有“宁可错听百句,亦绝不放过一句”的精神哈!老师要求我们扎实中医基础也是为了我们好,基础不扎实,连基本的门槛都跨不过去,就只会摔跤,学什么也都学不好!于是乎就有了我们每个早上都在辛苦背书的日子!所以以后要来任之堂学习的同学们啊!先在家里扎实好中医基础吧!把该背的都背了哟!孩纸们@加油吧!

忙完之后,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我们三个就回到了住处,我们租的房子离任之堂大药房比较远。每天都要坐20分钟的公交车,唉,谁叫十堰这里一个月的房子不好租啊!我在火车上坐了15个小时,到这里后又忙了一天,实在太累了,于是早早洗漱了就和泽伟挤一张床上睡了。呼呼呼Zzzzz………

在任之堂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敬请大家继续关注《那些天,我们在任之堂学习的日子2》之第二天,大医精诚即灵魂 太白采药如大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9-21 08:49 2楼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以后的日志都会发到第一篇里去,谢谢大家的支持!
2012-09-21 09:35 3楼
谢谢您,让我知道了任之堂,我在网上看了博客,受益匪浅。
2013-11-07 13:41 4楼
先把《药性赋》背熟了,《十八反》《十九畏》熟记了才能进药房;想学号脉。这里每天早上有50来个病人,你们就主动上去号脉,每个
⬅ 问冬至与大寒的关系 老茶馆 左边睾丸下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