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两则

2012-08-14 15:34 楼主
王孟英医案载一人病外感,寒热、身痛,孟英诊之,脉弦细异常。孟英曰“阴虚极矣,未可治外感”,用重剂熟地、当归等补阴之药而愈。外感风寒而用熟地补阴之药,岂不将风寒补住?不知荣卫乃人身表气之阴阳,表气之阴阳根于里气之阴阳,里气之阴阳偏多偏少,表气之荣卫即不能调和而成圆运动。外感风寒而荣卫病,乃荣卫因风寒之伤而荣卫自病,并非风寒入了人身为病。此病脉象弦细异常,阴液偏少,即不外感,荣卫早已失和,再遇外感,失和更甚,所以熟地等药补起阴液,以兴阳气,调归于平,里气之阴阳既调,表气之阴阳亦调,阴阳调而荣卫和,所以外感愈也。王氏谓“未可治外感”,正所以治外感也。王氏用此药治此病,乃由经验而来,于“外感风寒并非风寒为病,乃荣卫自病”的原理尚不知道,因王氏亦王叔和“伏寒变温”之信徒故也。医家有“舍证从脉”不通之说,毫无理由,如此案,医家即谓系舍证从脉的治法,可以见中医不知原理,自古已然。
一七十老人,冬月外感,恶寒重,发热轻,脉不紧而虚微,服肾气丸五钱,半夜寒热罢而体舒,次早满身微汗而愈。《伤寒论》麻黄汤治恶寒、脉紧,紧者卫气闭束之象,故麻黄开卫气之闭束,为治恶寒定法。今外感恶寒而脉微,微者阳虚之脉,肾气丸补起肾阳,里气的阴阳平,荣卫的阴阳自和,所以病愈而得微汗;如不补肾阳,而用发散之剂,必脱阳而亡。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8-14 16:22 2楼
能“知常达变”的人自古至今就不多,否则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啦。
2012-08-17 08:14 3楼
外感风寒而荣卫病,乃荣卫因风寒之伤而荣卫自病,并非风寒入了人身为病


比较赞同这个观点
2012-08-17 08:16 4楼
日用而不知

治的对,或许道理总结的有问题,,
2012-08-17 08:59 5楼
孙洪彪 说:
日用而不知

治的对,或许道理总结的有问题,,

我也是这个感觉,读来怪怪的。这就是硕士研究生的水平高,咱水平不够,呵呵
2012-08-17 09:06 6楼
雨做的云 说:
我也是这个感觉,读来怪怪的。这就是硕士研究生的水平高,咱水平不够,呵呵

讨论‘中风中哪里’的时候,为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只是词不达意,貌似很多人并未在意
2012-08-17 22:24 7楼
微邪气复则愈,若邪重呢?(无论风寒风热。)好好想想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更有标本皆急虚实错杂者?难难难!!!!信口开河,文字之医,以一概万,好玩啊?!要玩请别玩医学,那玩不起!!
2012-08-18 07:42 8楼
我们是新生代 说:
微邪气复则愈,若邪重呢?(无论风寒风热。)好好想想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更有标本皆急虚实

如果从新认识现有六淫邪气入里致病的机理,在很多内伤杂病的治疗上我们就可以豁然开朗,此说绝非纸上谈兵。

比如,李士懋先生在高血压治疗上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等方的应用;以及为何说学好《伤寒》,不但可以治外感,也可治杂病等等.
2012-08-18 08:48 9楼
此观点有点意思,不是空穴来风。
2012-08-18 11:35 10楼
我们是新生代 说:
微邪气复则愈,若邪重呢?(无论风寒风热。)好好想想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更有标本皆急虚实

此为彭子益之说,在求证中发现,许多临床数年的民间及住院中医师皆有共鸣。您在说别人玩文字之前,最好慎重思考
2012-08-19 08:22 11楼
雨做的云 说:
此为彭子益之说,在求证中发现,许多临床数年的民间及住院中医师皆有共鸣。您在说别人玩文字之前,最好慎

“好好想想吧。”您的语气果然霸气十足高高在上啊,咱水平低,没啥好说的
⬅ 各位医师、你好啊、问一个问题、 老茶馆 快开学了,准备交学费(加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