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

2010-04-30 19:27 楼主
一)养生无定式
生、老、病、死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长生不老,则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但是可望不可即。于是,人们就提出了“养生之道”,以求益寿延年。
养生之道,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规律型;二是自然型。而规律型中又可分为一般规律型和个人习惯规律型两种。
一般规律型 这是被大多数人所公认的养生之道。包括:起居定时,早起早睡;为吸烟,为喝酒,不贪吃,喜素食;清晨锻炼,饭后散步。生活极有规律并持之以恒。
个人习惯型 就是按照自已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来运行。时间一长,逐渐形成了一种个人认可的生活规律。
自然型 这是与以上两种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养生方法。换言之,也就是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看书就看书,想玩就玩。总之,饮食、起居、坐卧、视、听、举止、言行、吸烟、喝酒等一切顺其自然。
以上三种或多种的养生之道,很难说孰劣孰优,我觉得,你个人喜欢哪种生活方式就用哪种方式。因为,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还没有完全到位。如果你认为规律型的好,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是顺其自然,但寿命却比有规律的人长呢?如果说推崇自然型的生活方式,为什么生活方式有规律的人寿命又比自然型的长呢?因此,不要盲目地听从和仿效别人的说教,更不能让广告和不适合自已的养生方法支配自已的生活。所以,我义为,我到老年,在生活上既不要过于放纵自已,又不要太恪守清规戒律。我崇尚以自身良好生活方式作为自已的养生之道,此举之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二)、养 生 “五个一”
清晨饮一杯淡盐水 淡盐水能清胃肠促大便,有利于人体排毒养颜,使人身体轻松、容光焕发。
午餐后睡一会儿 这是一天“行程”的加油站,躺上短短半小时,可使下午的精力更充沛。
下午吃一个苹果 苹果味甘性平,营养丰富,便于人体吸收,每日食之,有良医常伴之功效。
晚餐喝一盅干红 葡萄酒能软化血管、降血脂。人到中年,晚餐时喝一杯干红,可解疲劳增食欲,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临睡前喝一杯牛奶加蜂蜜 牛奶有助睡眠作用,蜂蜜有安神与清火之功效每晚临睡前喝一杯对提高睡眠质量大有裨益。
(三)、 养 生 “六 然 训”
自处超然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侯,应保宁静致远的心境,忘掉那些令人心烦的事,去种种花草、听听乌啼、望望远方,或者想想那些令人开心的往事,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处人荡然 与人相处的时侯应谦虚诚恳,乐于助人。与人交往的时侯应宽容大度,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创造出轻松愉快的生活气氛,自然就会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有事斩然 遇到事务繁杂、心烦意乱的时侯,既要深思熟虑,又要坚决果断。俗话说得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应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去办。这样就不会因事务烦杂而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反而会为自已有良好的办事能力而高兴。
无事澄然 在无事可做的时侯,可吟吟诗,练练字,想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便会有神清气爽、飘然欲仙的感觉。此种心境,对预防焦虑症、抑郁症大有益处。
得意淡然 在最得意的时侯,仍需要谦和身平,切不可狂妄自大,忘乎所以,应学会控制情绪,善于驾驭情绪。若不如此,则会乐极生悲,因大喜而致狂,损害身心,影响健康。
失意泰然 在失意的时侯,应泰然处之,人生在世不会事事如意,常是失多于得,在逆境中切不在可自暴自弃,应学会知足常乐,主动寻找乐趣。这样才能避免患得患失的不良情绪,以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心身状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4-30 19:28 2楼
四)、养生“九不过”
衣不过暖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也不可过于单薄,过暖容易感冒,过冷容易受寒。
食不过饱吃饭不要过饱,粗细都吃,荤素相兼。
住不过奢要随遇而安,居室富丽堂皇易夺心志。
行不过富身体健康允许,尽量以步代车。
劳不过累劳动超过负荷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每日工作8小时,在8小时外适当地逛逛街、看看报,劳逸结合是必要的。
安不过度终日无所事事,会丧失对生活的睛趣而心灰意懒,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应勤于动脑,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等。
喜不过望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喜不能喜过头,“过喜则易伤心”。
怒不过暴怒则伤肝,伤肝就要发病,不要动肝火、发脾气,要有涵养,乐观处世。
利不过贪名不过求,利不过贪。平平安安、克勤克俭,无牵无挂,顺其自然,无欲常乐,活到耄耋。
(五)、老年养生重在平衡
一、运动平衡老年人在锻炼身体时,不可过量和疲劳,不能像年轻人那样,非要练到大汗淋漓时方才罢休,其实,合理的休息也是一种健身方法。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同样也能起到健管见所及功效。所以要做到在运动时注意休息,在休息时注意运动,正确调节好运动与休息的平衡关系。
二、饮食平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消化功能逐渐衰退,如没有科学的膳食结构,则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如长期吃素,也会造成贫血、乏力、心悸等。所以,老年人在饮食中,既不能食荤太多,又要防止营养缺乏,荤、素、杂、细要平衡食用,互相搭配。
三、起居平衡有些老年人觉得自已年龄大了,晚上睡四五个小时就可以了,这个观点不科学的。因为晚上睡眠不足,会引起疲倦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实践证明,生活起居有规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睡眠质量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基础。
四、心理平衡要做到心理健康,首先要保持心理平衡,人到老年,总有某种怀旧的情绪,也时常会感到孤独、寂寞;对一些新事物难以接受,时间长了,心理上就会产生很多负担。社会在发展,过去的一些老观观念已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变化,因此,老年朋友要及时调整自已的心态,以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使自已溶入到社会中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提高生命质量健康长寿。
2010-04-30 19:28 3楼
(六)、勤练方可登寿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形容知名学者、艺人苦练结硕果、出高功的警句。对长寿的追求又何尝不是如此?君不见许多原本体弱多病的患者,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锻炼而登寿域吗!
广大中老年人可选择的锻炼方式五花八门,但概括起来,大体有10种:
走 或慢步,或快行,或前进,或倒退,每天坚持,不仅有舒筋活血之功,而且有怡情养性之妙。
跑 长期坚持能促进血液循环,焕发活力。日本一山区送报工人,每天跑几小时,到103岁不参加马拉松长跑。不过,初练者要注意量力而行。
跳 跳舞、跳绳、踢毽,既活跃生活,增加乐趣,又可增强体质。
登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要加强腿部锻炼,最有效的办法便是登楼。每天登几十级台阶,上下反复,自会增长腿肌肉弹性。如能远走登山,则不只是体力的增强,更能体验“一览众山小”之妙境。日本北海道一位百岁老翁从80岁起每3天登一次富士山,在当地传为谈;我国刘海粟大师耄耋之年十上黄山,健身作画,更是令人叹绝。
举 徒手上举或举杠铃,可增加臂力。如配合下蹲、挺腰等动作,可使全身筋骨受到锻炼。
劳 适当做一些家务劳动或轻体农活,也是一种锻炼。有人把打水、擦玻璃、擦地板等编成健身操,持之以恒,不仅身体健康,还能增加生活自信心。
拍 清晨或工作一天后,从头到脚,从前到后,依部位、层次,将全身拍打一遍至数遍,定感舒适。
抖 即全身抖动。许多健身操中均有此动作。此举可使愉身肌肉骨骼彻底放松,每天抖上一阵,会感到十分惬意。
游 游泳的妙处很多,运动量大而不出汗,并且有水不停地对全身按摩,是其他运动难以替代的。
摩 对身体各部穴位进行按摩,包括揉、搓,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祛病健美,减少寿斑。
(七)、 话说夏季养生
周而复始,夏至即将过去,接踵而来小大暑,酷暑盛夏来临。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皮肤血管扩张,出汗多。机体能量消耗大,夏季养生应突出清、凉二字。以“清”祛“燥”。以“凉”驱“热”。
思想清静:酷暑盛夏,人们感觉闷热烦躁。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思想平静,情绪稳定,神清气和,切忌暴怒。
饮食清凉:夏季饮食宜清凉,少吃高脂和辛辣之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居室清凉:夏天早晚室外气温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室内放置一些盆栽植物,既能感到清凉,又可净化室内空气。
游乐清幽:夏天早晨清爽,空气新鲜,可到草木茂密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晚餐后,漫步江河湖畔,清风阵阵,心静似水,心旷神怡。白天闲时适当上网,以消遣、欣赏、娱乐为主,给人带来清幽喜乐。
2010-04-30 19:29 4楼
(八)、秋季养生四法
1、 调起居。秋季天气凉爽,肺气易受秋燥的侵害,应早睡早起,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自身抵抗力;体弱者可闭目养神、静坐、收敛,以保持肺的清肃 功能 ,预防秋燥。
2、 宜宁志。深秋万物萧瑟,落叶飘零,往往使人触景生情,特别是老有易生垂暮之感,忆起旧事,而导致情志疾病,所以中老年人应保持乐观情绪和宽广的心胸。
3、 调饮食。经过酷暑炎夏,人体消耗很大,老年人适应能力较弱,特别是夏秋交替之时要注意预防痢疾。还要适当补充一些养阴防燥、滋阳润肺之食品,如蔬菜、红枣、莲子、银耳等柔润食品,以补充人体之不足。
4、 宜秋冻。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晚温差较,老年人不要骤然增减衣服,因为秋季易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须逐步添减衣服,以适应人体对外界气温的变化。
(九)、养生优在中年时
人到中年,他们的肩上承载着事业和家庭,爱情与亲情等诸多责任。人生的舞台,需要他们在此时期创造辉煌,追求成功使得中年人远离脆弱。然而在现实当中,生活的负担和社会的压力并没有因为中年人是强者而消失,因所要承担的压力和负担使其形成一些不科学的生活方式,这种不良习惯直接威胁着他们的健康。所以,人到中年需养成生。
中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处在事业的顶峰时期,然而长期紧张,快节奏地工作,往往会使他们忽略自身的体养调节,不知不觉地“透支”健康,甚者有的英年早逝。所以,要做到以下四不:
一是起居不熬夜时常开夜车,易引起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并导致神经衰弱、胃溃疡、高血压和冠心病等,还会造成大脑受损并促进早衰。
二是病痛不讳医 许多中年人出现头晕、乏力、胸闷、气短等“亚健康”状态时,仍然毫不在乎地继续工作,有病不看,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以至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
三是玩乐不伤神 健康适度的娱乐活动可以调节大脑神经,对健康有益;但玩乐失度,却有损健康。因为,疲劳过度,会使大脑消耗过多的氧量,导致供血不足、视力下降并引起其他疾病。
四是情绪不过夜 人在发怒时,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都会受到严重干扰。发怒会诱发冠心病、脑中风、胃溃疡、高血压等疾病,长期情绪不好还会引发癌症。所以,当你遇到令人不快的事情时,最好能在几分钟、半小时内自行缓解,或讲给家人、同事听,也可进行体育锻炼,转移思绪,最好不要积存过夜。由于情绪不稳对身体的危害很大,所以在工作中、生活中要时常控制自已的情绪,遇事沉着、冷静、豁达大度,心胸开阔,息事宁人,培养独立自主的决断能力,逐步完善自我,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2010-04-30 19:30 5楼
(十)、养生贵在终生
提起养生,不少人让为那是老年人的事。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人的躯体如同万物,其变化都是遵循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孔子曾精辟地提出养生“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害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的确,一个人年轻时,生理和心理都趋于成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倘若像初生牛犊,恃其初勇,无异于竭泽而渔;不思后果,势必危害身心。及到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成了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处于成家立业的年华,如日中天;如凭方刚血气,过分追求名利,势必刚愎自用,伤元损气,损害身心,启开疾病侵袭的缺口吸至等级年,从社会的大舞台回到家庭的小圈子,相对来说,思想上由动转向静,生活上由开放转向封闭,必然产生包括思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全方位不适应,这时就要“戒得”,即做到清心寡欲。若未能及时调适人生方向,面对现实,那么伴随而至的将是隔绝、孤独和没落之感,结果紊乱血气,招来脏腑功能失调,疾病丛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许多疾病,皆根植于壮年或青年,甚至童年或少年,只是当时潜伏,今朝暴发而已。一个人欲求健康长寿,固然需要讲究养生,但更重要的必须从幼年开始,根据生理发展规律和所扮演的角色特点,探求与之相应的健康之道,身体力行,终生不渝。
养生贵在终生。那么,贯穿终生的养生之道又是什么?孔子提出“仁者寿”的哲学。仁者,爱人。克制自已的欲望,把自已的思想纳入时代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与人为善,温良恭俭让。用现代的语言说,置身于群众之中,与群众共呼吸,同命运;乐吾乐以及人乐,忧吾忧以及人之忧。这种思想行为的核心,是“尊重”和“责任感”:尊重自已,尊重别人和自然环境;帮助邻里,回报施恩于我们的社会,为他人分忧解愁,尽力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十一)、掌握养生的主动权
不疲劳也须小休: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虽未出现劳累感,但若小休一下,体内积聚的代谢谢废物(如乳酸、二氧化碳等)会因较少而易排净。小休,并不一定要卧睡,可以闭目静坐,调息养心,也可作短时间积极性休息,如做工(课)间操、散步、唱歌、跳舞、打球、游戏等。
不口渴也应喝水: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运转和防病健身最重要的物质。摄水不足,不但精神不振、口干舌燥、浑身无力,而且肝肾功能下降,毒性物质积蓄,病魔就会乘虚而入。而感到口渴时,体内已严重缺水,因此,平时不管有否渴感都应少量、多次饮水,或喝点淡茶、果汁、牛奶等,有利于健康。
无喜事也应多笑:现代人工作紧张竞争激烈,每天没有那么多喜事诱人发笑。但只要培养自已保持一种达观处世、笑对人生的心理状态,与人交谈多一点幽默,多看些喜剧、漫画等,就能保持心情愉快,笑口常开。
无便意也应蹲厕:即使尚无急迫的便意,每天也应定时蹲厕,最佳时间选在晨起后,此举有助于形成条件反射,促进定时排便,减少肠道毒素在肠内潴留的时间。所以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以利大便通畅。古人说得好:“欲得长生,肠中常驻清。”
无病痛也应体检:每年定期到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非属“病者之事”,更非“多此一举”。定期体检对中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预防保健措施之一。有些不易觉察的病,如肺结核、肝炎、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早期阶段,通过体检就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而且疗效也好。
2010-04-30 19:30 6楼
(十二)、养生十四忌
一忌不吃早餐,二忌食之过饱,三忌饮食过咸,四忌由炸食品,五忌贪杯狂饮,六忌多糖高脂,七忌过热食品,八忌空腹锻炼,九忌过勤冷浴,十忌久坐猛起,十一忌少动懒惰,十二忌情绪急躁,十三忌忧愁悲观,十四忌睡眠不足。

(十三)、笑口常开可延年
“百年须笑三万六千场”。苏东坡这句名言,反映了我国古代人对笑之好处的认识和对健康的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老人却总是愁眉苦脸,闷闷不乐。这对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对老年人来说,凡是身体好者,一般都是笑口常开,面带喜色。笑植根于心,心锁则闷,心开则笑。健康老人,首先是心理健康,他们心胸开阔,心境坦然,想得开,相信地球在正常运转,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一切事物都按照自身规律在发展、在变革,“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一切都没有什么了不起;遇事看得透,风风雨雨几十年,无怨无悔度晚年,什么权呀、利呀、名呀,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不在话下;遇事放得下,逢不遂心事,可以自我调适,或转移,或消弭,或回避,化波澜为平湖,变惆怅为安详。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善于挖掘“笑源”,经常回忆个人和老伴在人生旅途及夫妻相处中的一些值得高兴、欢愉和有趣的事,以寻其乐,“想想又发笑”;还要善于捕捉“笑机”,从社会生活中、家人相处中,乃至个人言行中,及时抓住下反两方面的“笑料”,从个人自得其乐,到一家人、一群人哄堂大笑。这就是健康老人之所以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老年人要正确对待自已,积极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健身活动,多保养,勤“维修”,无病防病,有病早治。即使患上了重病,在坚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同时,还应多从积极方面思考问题,从容自乐。
笑可以延年。愿所有老年人在世百年欢乐三万六千天。
(十四)、古代名人养生“九诀”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为第一要也。”
二字。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孔子曰:“君子阴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害得。”
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五知。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帮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衰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六节。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劳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七食。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八乐。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维,见德思义 。”
2010-04-30 19:30 7楼
(十五)、养生三忌--晨酒、晚茶、黎明色
在日常生活中,饮洒、品茶、男女交欢,皆为人生之乐事。然而,如不注意择时而行,便会危害身心健康。比如晨酒、晚茶、黎明色对身体十分不利。
1、晨酒 酒中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少量饮酒可以使人体唾液、胃液分泌增加,促进胃肠消化和吸收。但是,清晨贪杯却不可取。因为,若是晨起空腹饮酒,极易引起头昏、目眩,神智恍惚,使一天的工作学习受到不良影响。此外,清晨空腹饮酒,易对胃黏膜造顾损害,还会损害肝脏功能。民谚有“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说明了晨酒危害之重。
2、晚茶 茶叶含有芳香油、咖啡因、鞣碱和多种维生素。芳香油和咖啡因都能使神经系统兴奋,具有驱散疲劳,促进新陈代谢谢的功能;茶碱能刺激胃液分泌,起到消食解腻的作用;多种维生素对维护机体健康也为有益。但晚间饮茶(尤其是饮浓茶)则是对健康不利的。因为,茶叶中含有的芳香油能使神经系统兴奋,加重神经衰弱者的失眠症状。一般而言,白天饮茶较为适宜,下午宜饮淡茶。
3、黎明色 男女交合是**相悦的最高表现。高质量的**对男女双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但是,若选择在清晨未起床之前行房事,却会使双方心力交瘁,有害身体。男女在交欢过程中,要消耗一定的气力,特别是性高潮过后,双方(尤其是男方射精后)会感到疲惫无力,昏昏欲睡。而此时行房后睡片刻又匆匆起身介入白天的学习、工作等诸事,得不到很好休息,往往精神欠佳,不利身心健康。虽然男人在黎明前都会出现一次性欲高潮,但千万不能纵情,要加以节制。性专家指出,男女性生活一般应安排在临睡前进行,因为房事后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机体的恢复
⬅ 四种习惯可解“春困” 老茶馆 肾脏不好的人尽量不要吃菠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