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尝试迈向“全民免费体检时代” 自愿参检

2010-04-30 12:48 楼主
4月29日,成都市宣布按“全面覆盖、免费提供、自愿参检、城乡均等、方便群众”原则对全市市民进行健康体检,这是今年成都市确定的医疗体制改革重要内容和全市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也是成都市重大民生工程之一。

尝试迈向“全民免费体检时代”,成都走在全国前列。

【实施时间】

2010年至2012年

“全民免费体检”计划试验时间自2010年到2012年为期三年,目前正在温江、青白江、双流、新津四地展开试点。6月份后,全民体检将全面启动,随后,通过阶段性检查评估,持续调整部署2011年和2012年的全民健康体检。

【实施对象】

覆盖全市城乡人群

成都市户籍人员和参加了成都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非成都市户籍人员(包括在蓉大专院校参保学生)。

【实施机构】

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其他医疗保健机构为补充。参检市民自愿选择在户籍地或暂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参加体检(凭身份证、户口本或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即可)。在校中小学生和参保大专院校学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到上述医疗机构体检。

【体检项目】

基本满足健康需求

为切实保障实施全民健康体检,成都市专门制定下发了《成都市全民健康体检服务项目(试行)》,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针对0-1岁儿童、1-3岁儿童、3-6岁儿童、中小学在校学生、6岁—65岁(不含6岁—18岁在校学生)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等6个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健康特点,制定了6个不同的检查服务项目包,对免费体检内容均做出具体详细的要求。“所做免费体检项目基本满足了日常健康体检需求。”相关负责人介绍。

【补助标准】

每人每年20元

成都市将按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参加医保的市民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列支,未参保的市民由财政承担。当年未参加体检可累加到第二年或第三年,连续三年未参加视为自动放弃。

直击新津试点

“居民健康观念正悄悄改变”

本报记者 邓嗣华

4月23日7点,天微亮,新津县花桥镇依然沉浸在梦乡中,镇公立卫生院体检办的3名医生早早来到办公室,排摆桌椅、调试仪器……很快,前一天接到免费体检通知的居民陆续到来,测视力、量血压、测血糖……各个检查项目有序展开。

自4月开始,成都市“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在新津县率先试点,全县4家县级医疗机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家乡镇公立卫生院成为这项全国创举的首批实践者,30多万居民成为免费体检的受益者。

出资1800万为30万居民免费体检

4月24日,新津县妇幼保健院,体检室外排起了长队。周末带孩子来体检的家长很多,3名医生一直忙碌着。“以前,孩子每年体检要花40多块钱,现在是免费,而且检查的项目更多,我们家长十分满意。”一位杨姓家长笑着说。

作为成都市探索建立 “全民身体健康检查制度”试点,新津县出台了《2010年-2012年全民健康体检项目实施方案》,在人均20元标准补助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之外,政府再按每人每年20元标准,三年共计出资1800多万元,对全县30多万城乡居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为充分保障体检的效果和质量,新津县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健康需求,分年龄段制定了不同的检查项目包,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B超、血液检查等。

电子健康档案终身动态跟踪居民健康

4月23日,周碧云来到五津镇武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后,医生将体检信息全部录入电脑上她的个人健康档案里。“医生说,我的健康状况已经记录下来并存档,以后我到其他医院看病,医生能方便调阅我的信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少花钱。”她说。

目前,新津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已达96%,同时,通过医保卡关联,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将在全县范围共享,实现“健康一卡通”。

“免费体检正悄悄地改变着居民的健康观念。”武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张医生介绍,接受了免费体检的当地居民经常主动与责任医师联系,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居民之间也经常交流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快评

这一步开了个好头

曾乐明

以每人每年20元的补助标准,对全市1100万城乡居民实施免费体检,成都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跨出“耀眼”一步。

这一步走在了全国前列。“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卫生服务均等化。”根据卫生部规划目标,我国到2020年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今年年初,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始呼唤“全民免费体检时代”的到来。他们建议,我国应在3到5年时间内实现全民每年一次免费体检。而成都试水“全民免费体检”,无疑是迈入“全民免费体检时代”的率先尝试。

这一步开了个好头。20元虽少,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政策的引导,不仅让人人享有免费体检的“阳光”,也引导公众改变健康观念,“储蓄”健康,让公众“病有所医”延伸至“病有所防”。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随着政府财力的增强,公众能享受到的福利必然会更多。当然,如何让公众充分享受政策“阳光”,还需要更贴心周到的制度设计。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广西全州13手足口病例死亡 疾控中心被指反应慢 老茶馆 研究发现叶酸可增加特定基因型女性乳腺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