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痹症病名规范谈中医发展思路

2010-04-29 10:29 楼主
摘要:通过痹证与风湿病一、二级病名对比,找出痹证病名存在的问题。以逻辑的要求和推理,分析了痹证病名不规范是病因病机不确切这一更深层次中医理论体系的问题。得出规范痹证病名的方法:继承合理的中医痹证病名;纳入西医风湿病病名进行补充、扩展。进而提出以中医病名规范为契入点,逐步建立起开放性、实证性、逻辑性、定量性、构造性的中医理论体系这一发展思路。
关键词:中医病名;规范;研究/方法;中医发展

中医要发展这不仅是医学界的共识,更是中医生存的头等大事。然而,中医发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中医基本理论,还是中医方法学,都有待于吸收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成果,准确把握研究的契入点,让中医学步入发展的轨道。笔者以临床实践体会,从中医病名—痹证—规范,这一角度谈中医发展之管见。
1 痹证与风湿病病名比较
1.1一级病名比较。“痹证”是中医病名,“风湿病”是西医病名,这应该是无需争论的,尽管在《内经》等中医经典中多次提到“风湿”一词。根据《中医内科学》(第五版)教材对痹证所下定义,以及临床上中西病名的对照使用的实际情况看,“痹证”作为一级病名已基本确定,与“风湿病”作为同级对照病名也是可行的。二级病名的情况如何呢?
1.2二级病名分类。中医学分类:按病因分—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燥痹、风寒湿痹、湿热痹;按病位分—皮痹、肌痹、骨痹、脉痹、筋痹、血痹、气痹;按临床症状特征分—行痹、痛痹、着痹、周痹、历节、痛风、鹤膝风、漏肩风、顽痹、尪痹;按病程长短分—暴痹、久痹、留痹、顽痹;按证候分—实痹、虚痹……西医学分类(1993年ACR对关节炎和风湿病的分类):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RA)、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红斑狼疮(SLE)、硬皮病(Scl)、弥漫性筋膜炎(DFE)、多肌炎(PM/DM)、坏死性血管炎和其他血管病、干燥综合征(SS)、重叠综合征(OCTD)、其他;与脊柱炎相关的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AS)、赖特(Reiter)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PA)、炎性肠病关节炎(EA);骨关节炎(OA)—原发性、继发性;感染所致风湿性综合征—直接性、反应性;伴有风湿性疾病的代谢谢或内分泌疾病—结晶引起的疾病(痛风等)、其他生物化学异常(淀粉样变性、血友病等)、遗传性疾病;肿瘤—原发性(良性:腱囊肿、骨软骨瘤病,恶性:滑膜肉瘤、血管肉瘤。)、继发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神经血管疾病—神经病变性关节炎、挤压综合征、反射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红斑性肢体痛、雷诺病;骨及软骨疾病—骨质疏松、骨软化、增生性骨关节病、特发性弥漫性骨肥厚、Paget病(畸形性骨炎)、骨溶解或软骨溶解、缺血性骨坏死、肋软骨炎、致密性髂骨骨炎、先天性髋发育不良、髋软骨软化、生物机械或解剖异常;关节外疾病—关节旁疾病(滑囊炎、肌腱炎、附着点炎、囊肿)、椎间盘病、特发性腰病、其他痛综合征;其他有关节表现的疾病—复发性风湿病、间歇性关节积水、药物相关的风湿性综合征、等。
1.3二级病名对照。风湿热—行痹、热痹;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痹、热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寒痹、着痹;类风湿关节炎—痛痹、历节、顽痹、尪痹、痿痹(后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周痹、内脏痹;硬皮病—皮痹、肠痹、食痹;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肌痹、肌肤痹、痿证;干燥综合征—燥痹、燥病;结节性多动脉炎—脉痹、血痹;多发性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症;成人斯蒂尔病—寒热痹、热痹;骨关节炎—骨痹、腰腿痛、鹤膝风;强直性脊柱炎—龟背风、骨痹、竹节风;肌健炎—筋痹;痛风—热痹、痛痹、着痹;雷诺综合征—脉痹、血痹;骨质疏松症—骨痹;慢性纤维织炎—着痹、腰痛、肾着;白塞病—狐惑。
2 痹证二级病名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面中西病名分类和对比,可以清楚看到中医痹证二级病名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一名多义:一个病名下包括着疾病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多个疾病。例如,骨痹可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大骨节病等多个疾病。这就使疾病的诊断、疗效及科研的可重复性都不存在客观的依据,难于验证和对比。二是一病多名:如类风湿关节炎可分别归入痛痹、历节、顽痹、尪痹、痿痹等。三是病名古奥僻涩:与现代语言差距较大,给医生和病人都造成困难,难于交流、理解,如历节、孤惑等。
3 病名概念分析
病名概念应该是能概括某一疾病全过程的本质特征,包括病因、发病、病理、证治规律等,可为临床指明方向,为准确把握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预后趋势提供方便1。病名作为一个诊断概念,它应该而且必须遵守形式逻辑对概念的基本要求—概念要确定。概念确定的本质不在词语上用什么字或词,而在于它必须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这是概念最关键的问题。中医病名亦不可能例外。病名概念的内涵就是是什么病因、在什么病位、属什么病性;其外延就是有什么症状、如何演变等。病名概念要确定就是其病因、病位、病性等内涵和症状、演变等外延确切而不含糊,与其他病划界清楚。中医病名要确切,当然亦就要求有确切的病因、病位、病性和症状、演变等。这又回到了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基础理论。那么,中医有确切的病因病机认识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说其有是因为从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开始,中医就有了自成体系的基础理论,当然亦就有了自己的病因病机学说,二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说其无是因为“从医学发展的阶段来看,中医与世界上其他传统医学一样,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而且由于二千多年来社会、科学、哲学等基础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所以直到现在它仍保留着经验医学的特征。它仍用黑箱法认识人体,它的理论仍只是外部经验的复述。”2 《黄帝内经》以天人合一、万物感应的思想为基础,用元气、阴阳五行解释系统和思维框架,归纳、总结了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认识。它更注重描述关于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的变化过程,而忽视了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解剖结构3。因此,中医没有确切的病因病机。其病因、病位、病性、疾病演变规律虽似全面而生动却模棱两可,虽和经验知识相关,却因其始终循环的封闭性而无法在实证事实的检验中得到修正、变革。所以中医病名不可能是确切的。
4 规范痹证病名的方法和意义
如何规范、完善中医病名?医界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继承合理的、分化规范笼统的、合理创造新病名、直接借用西医病名等等。笔者认为规范痹证病名可采取“拿来主义”:一是继承合理的中医病名,同时将对应西医病名的标准纳入其中,付予确切的内涵和外延。如“痹证”,可以作为一级病名使用。二是直接采用西医病名,摈弃那些不确切的传统病名,使痹证的二级病名得到补充、扩展。如二级病名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感染性关节炎等纳入中医病名系统。在目前中医基础理论框架还没有改变,更没有重构起来的时候,这样做并不会动摇中医基础理论大厦,更不会“必然导致中医学的灭亡”。4因为“病名”在中医学体系里面处于次要、从属的地位;“辨证”才是它的核心。这样做的意义首先在于能迅速吸收现代风湿病学的发展成果。第二、为中医痹证病名建立起开放的系统。第三、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契入点,把中医封闭的理论体系打开一个切口,逐步建立一个开放性、实证性、逻辑性、定量性、构造性的理论体系。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医学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在此要特别强调的是:“拿来主义”并不是照搬照抄现代医学,而是学习、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并始终贯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思想。
“卓识方大器,浩博乃兼容”。面对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及现代医学,中医唯有在学习、汲取现代文明新成果而非排拒的过程中才能获新生。中医的发展需要实干,更需要宽容—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步。


参 考 文 献


1.黎敬波,谢谢静涛.继承和发展中医传统病名的思路与方法.中医研究,1995,3:4-6.
2.陈小野.中医学理论研究.第1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11.
3.邢兆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研究.第1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73.
4.朱文锋,贺泽龙.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辽宁中医杂志,2000,2:50-52.
邮箱:h160695@gmail.com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4-29 10:45 2楼
很好的理念思维;
电子书一周内统一发放!
望查收;
感谢参与交流讨论!
⬅ 道法自然,和光同尘. 老茶馆 信知服药是虚妄,惟有柱功真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