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原境、失境和复境

2010-04-23 10:32 楼主
文化断代、三重证据、三纲九目- 《论语》的原境、失境和复境

“论语”译成现代汉语是“精心选择排序编辑的谈论集”,书面直译是“精编对话”。《论语》一共二十篇,是孔子和学生们的答问和讨论。每一篇记录了若干个专题讨论。例如第一篇共十六章,前九章是第一个专题,后七章是第二个专题。

孔子的学生及后学根据讨论记录(或回忆补记)来整理和编辑《论语》。最后定型为:讨论中的问题大多被省略。因为很容易根据《论语》语句把被省略的问题提出来。当时的书写材料是竹简,不是纸。竹简要经过劈削杀青等工艺才能用于书写。竹简越多,每册书的重量越大,不但制作竹简的成本大,而且搬运阅读的耗能也越大,所以古人力图减少不必要的语句。 对《论语》来说,竹简上的文句是教材。在先秦,学习《论语》不只需要教材,还需要老师,省略的问题通常由老师提出来,一代传一代,既不需要写在教材中,也不需要教学参考书来记录问题。

秦始皇焚书坑儒,老师没有来得及带出学生就被害了,文化出现断代。没有老师,许多提问就缺失了。

两汉时期, 汉语从一字词为主过渡为二字词为主,原有的微分词意渐被整合,新意的语词大量涌现。 《论语》成了古文,本来较易从原文逆推的提问也被后人忽视,原初语境进一步缺失,同一篇的不同章句被当作相对独立的语录。

两汉六朝学者认为 《论语》由孔子的第一代学生记录编定。

唐代柳宗元注意到 《论语》记载的事件最晚是曾子临终之前,于是考订《论语》由曾子的学生编辑成书, 还指出两个姓名:乐正子春、子思。旁证是《论语》中只有曾子和有子的述称为 “子”,有子被称为“子”的原因是因为孔子去世后曾被年轻的同学们推为老师,曾子被称为“子”的原因是因为《论语》的编辑者是曾子的学生。

宋代程颐怀疑《史记》记载的有子“撤座”(叱避而退)的前因后果,认为有若的门人也参与了编辑,所以把有若称“子”。朱熹赞同程颐。朱熹的学生曾追问这个问题,因为《孟子•滕文公上0504》记有“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白高][白高]乎不可尚已。’”

从《论语》文本和复杂科学的视角来看,有子“撤座”的前因后果不是虚构,所以最大概率是:《论语》成书于曾子的学生。又从子思对曾子之学的发扬来看,子思是《论语》最后编辑者的概率大于乐正子春。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 姓孔名[亻及]字子思。子思精编的每一个专题,都是曾子记忆中最精彩的对话,逻辑严整,所以曾子记住了每一个专题的来龙去脉。这正如现代学者的高水准讨论及交锋, 事后可以回忆出你来我往的每一个重要细节。高水平的棋手对奕之后,通常也能够凭记忆复盘。由于子思是曾子的学生,所以第一篇和第二篇都是以曾子的问题开篇。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季羡林:弘扬国学从娃娃抓起“背了再说” 老茶馆 《诗经》与三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