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叫考中医吗?

2012-07-21 13:03 楼主
这就叫考中医吗?
――对“中医执资考试”的几点看法
新绛县中医学会副会长杨春成

(本文亲自面呈全国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


一、考试中的怪事情:他们被淘汰了,他们却过关了
今年7月6日,我县中医界应试人员兴致勃勃地前往山西省运城市考场进行中医实践技能考试,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两个人,一个叫续卫杰(男,34岁,16岁拜师学中医);另一个叫杨兴武(男,40岁,18岁随父学中医)。这二人同时在1992-1994年运城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自考大专班”学习2年,均通过山西省教委成人自考委员会考试,均有盖着“山西省教委成人自考委员会”和“山西中医学院”印戳的毕业证书。他们从事中医临床近20年,对治疗风湿病、中风、哮喘、腰腿疼、不孕症都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在省级医学刊物上均发表过论文,现在都是我县中医学会理事。续卫杰还被推选为县政协12届委员。他们在我县医疗界和群众中是小有名气的。但在首轮考试中,他们被无情地淘汰了。原因是:他们不会穿手术隔离衣,不会运用标准的西医检查方法做肾脏触诊,也不会正确地书写西医病名。而一些没有正式从事过一天中医临床工作的青年人员,却因为懂得这些而顺利过关了。这让人感到困惑不解:这到底是中医师考试还是西医师考试?为何懂得运用中医方法治病的人员不能通过考试而不懂中医方法治病的人员却能通过?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两种专业还是一种专业?为何考试时这两个专业放在一起、用一个标准考试?传统的中医今后还能不能存在?……
二、原来问题在这里……
对于这些问题,作为一名一生从事中医工作的医务人员不得不关心和思考一下。我终于在卫生部颁发的医师资格委员会制定的2006年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中似乎找到了答案,可这答案令人感到很大的震惊和压抑。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
中医考试在大纲内关于临床技能方面的内容共有5条,其中第1、4条为中医内容,2、3、5条为西医内容――西医内容占60%,中医内容仅占40%(大纲第1页)。在病证方面,中医有40种病,西医有36种病,西医疾病数量几乎达到全部内容的一半(大纲1-5页)。基本操作方面,中医内容有5个部分,西医的却有9个部分,中西内容比例为1:1.45。中医医师资格(师承和确有专长)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大纲10页)、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具有规定学历)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大纲18页)、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师承和确有专长)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大纲26页)中的中西医考核比例也是大同小异。与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相比,除后者在临床技能中加了一条“急诊急救能力”以外,其它的内容极为相近(大纲33-49页)。
在大纲附1中,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病历书写格式45个内容中,有关中医专业的仅占3条(7%),并将中西医诊断平列。大纲附3中: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中的有关考试基地器材配制中共有57种,其中属中医的仅8种,仅占20%。在“考试内容”里,第一站辨证施治同时提出“西医诊断依据”,第二站基本操作中共3条,纯属中医的仅占1条,第三站临床答辩中共3条,纯属中医的也是1条(第58页)。
在考试时间与积分表中,总计100分,但在纯中医得分方面,具有规定学历的仅占50%(其中辨证施治40分,中医操作10分),师承和专长人员仅45分(其中辨证施治35分,中医操作10分),中西医结合医师得分也是50分,其余部分都是西医或包含西医内容。既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内容占分比重一样,那么把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名分上又加以区分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第59页)
在“应试指南及习题集”中,绝大多数采用“ABCDE”多选题。将中医系统的、连续的、纵向的、整体的为主流的思维方法切割成无数的短小的、个体的、前后思维欠联系的横向比较,节节为营,句句设卡,在分析问题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横向比较上,大大削弱了理法方药的纵向逻辑观、层次观和特殊情况下的整体取舍观。
三、简单分析
从上面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考试内容和积分上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和实质上的不同。考试操作中运用的一种方法,并没有区别对待,那为何还要搞“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两个专业呢?
中医考试就是要考出中医的特色,包括独特的理论体系、独特的治疗方法和卓越的疗效。既然有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何还要在中医专业考试中加入一半西医的内容,其原因、目的和意义何在?
如果考中医师必须加一半西医的内容,那么考西医也需要加一半中医的内容吗?是不是西医执业医师把中医知识考核合格了才能颁发西医执业医师证书吗?这样明显两种不同的考试标准,能叫中西医平等对待吗?符合《宪法》第21条精神吗?
在“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大纲”第二部分中(第10页)有一个“确有专长”的名词。这个专长是指中医专长,还是指西医专长呢?如把“考试大纳”中的西医内容全答对了,那不成了合格的西医,变成西医专长了吗?不会回答西医内容的试题,中医这种专长难道就自行消失了吗?试问有多少确有专长的民间医生、祖传医生,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他们哪里还会想到还有一半西医知识还不知道也未及格呢?他们都是在进行着“非法行医”呢?这种不合理的考试制度对于目前处于弱势群体的中医来说,是否有点残忍呢?
关于中西结合的病名问题。众所周知,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一个证可以存在众多疾病之中,一种疾病又可以不同的人体不同的疾病阶段而表现出众多的证。这样要求中医师把证和病都能准确写出来,可能吗?如果一个很有临床经验、辨证准确、疗效确切的中医师就因为西医病名写不准,就取消他的行医资格,不让他看病,这符合中医的政策和客观规律吗?在中医民间医生中流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病方法,如放痧、挑痧、挑“羊毛痧”等等,这些方法救人无数。他们能完全知道所治的是西医什么病吗?如果是现代西医没有发现的疾病呢?出题的老师们也能回答出来吗?答不上来就视为错误全部封杀,恰当吗?
再问现在中医进手术室做手术的有多少人?占百分之几?考“穿手术隔离衣”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即使社会上出现了紧急疫情临时学一下也是可以掌握的嘛!何必非要在考试中设此关卡?!在中医触诊中,有“拒按属实,喜按属虚”的触诊方法,哪有“正确的肾脏触诊”?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本来就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是指系统综合功能,后者是指具体的实质脏器,怎么能叫中医去触肾而“得分”呢?
就算是中医大夫为了考试,把“ABCD”多选题搞得十分“清楚”。然而在临床上遇到了“舍症从脉”、“从症舍脉”、“从舌舍症”、“从症舍舌”的情况时,你这个所谓的“清楚”还有多大意义?只重视局部,忽视整体联系,是中医临床上的“大忌”。不可本末倒置,越考越乱。
我想再谈谈“应试指南”这本书。该书共1490页,150.8万字。每年4月份发给应试者,9月份应考。切不说该书贵贱,就是一个临床医生不干其它任何事情,不吃不睡也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将“指南”全部内容读完记牢呢?何况又是将中医系统理论切成无数碎块,不易于记忆。我想请问编书的老师,你能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将书读完吗?你能记得牢吗?再说一句“斗胆犯上”的话:可不可以让我们用你出的书上的题目考核你一下呢?你能得满分吗?咱可不能只为电脑记分方便或别的什么而不结合实际情况办事呀!编纂这么大的书,你们也耗费了不少心血,也挺辛苦的。这书作为“参考书”当然还是很有用的,可作为“应试指南”……
如果今后仍用这样的方法考核中医,其结果是很可能有相当大比例的会用中医思维看病具有临床经验的不懂西医的“正统中医”永远难以通过;而通过考试的是那些花大精力学习西医却对中医学的灵魂和实质不能很好掌握的“中医师”了。这样的中医师不但不能应用中医方法去治病,甚至研究探索中医的奥秘的人和事也必然受到相当的影响。
四、几点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伟大理念,强调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中医是祖国文化的璀璨瑰宝,在养生治病方面有独特效果,并且是西医西药取代不了的。吴仪副总理提出了“切实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所以应该把支持和发展中医视为热爱祖国的一个具体表现。
制定中医考试方案、命题及考试方法,必须要由一个热爱珍惜中医、懂得中医的班子来制定。不能用考核西医的方法来考核中医,更不能搞双重政策、两个标准,有意地给中医加“紧箍咒”。比如西医考试并没有加入50%的中医内容。
既然我国已有中医学、西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那么必须用三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别考试,突出各自的特色。虽然三种力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联系的,但绝不能相互混淆,才有利于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向前后纵深方向发展,争相攀登科学高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一点点实事。
制定中医考试方案的人员一定要清楚:中医既是“国宝”,当前又是“弱势群体”,必须要从制度上加以保护,发展上给予方便,政策上给予倾斜,待遇上给予优惠,经济上给予扶植,考试“把关”上既要科学又要宽松,才有利于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具有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民间、祖传、师承人员,必须给予优惠保护,简便手续,发给行医执照。对于一些理论记得好但没有实践经验或实践经验很少的年轻人要积极引导,在临床上能够与老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互补,使他们早日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中医事业接班人。
对于过去地区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正规合法的中医毕业证件应该认可。对于临床中医工作多年的中医大夫,特别是年龄大一些的,可减免简化手续发给执照。
以上情况反映,供领导参阅。内容中如有欠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DSC00380.JPG DSC00395.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7-21 13:24 2楼
建议杨老把发表的文章整理一下,出书,有许多真知灼见。
2012-07-21 13:38 3楼
其中医生可采种制(粗加工)及中医考试改良中央均分二次发文件解决了!谢谢中央领导关心中医!
2012-07-21 13:52 4楼
因为规则不是中医人制定的,出题的也不是中医人,所以才会有如此荒谬的考法。
2012-07-21 13:57 5楼
无事 说:
因为规则不是中医人制定的,出题的也不是中医人,所以才会有如此荒谬的考法。

唉!嘿嘿!
2012-07-21 15:13 6楼
人生总是无奈多,中医学是各家见仁见智,没有大一统的答案,大一统便会逐渐枯竭殆尽,所以严格说来没有哪种考试方法适合中医
2012-07-21 15:40 7楼
中国就喜欢这种形式,见怪不怪了
2012-07-21 16:24 8楼
我看是送礼送少了。现今的考试,根本和考试本身没多少关系,只是主考单位或者主要主考人员的玩弄手上权术的机会而已。我爸妈退休前都是大学老师,这种情况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如果来考试的人是学院的关系户子弟,就会有人前来“说情”,让给个及格,无论那个学生的成绩如何差。我同班的同学里有一个就是院长的女儿,每次考试都作弊(其实她学得还是挺好的),有一次因为另外一个同学(非关系户)作弊被抓,她就被揭发出来,系里最后对两人都没有处理,不了了之。
总之呢,考试关就是关系关,平时少了吃喝送礼,到了关键时候至少也得要意思一下,越是学术上有成就的,越要注意把“关系学”搞好,甚至主动给这些主考大人的家人和亲属免费治病之类的事情都要多做些。
这个让我想起了陈道明主演的那个什么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里面的那个医院外科医生,不也是因为不会搞关系送礼,评职称被涮吗?!最后只好转到私家医院给洋人看病。
越是学术上医术上有水平的,心气高的,政客们就越忌惮,就越要在这些地方上拿他们一把,所谓给点颜色看看。简单说就是“你有什么了不起的?” 把这层看透了,所谓的职称考试啊,资格考试啊都可以无往而不胜。

我自己也奇怪,什么时候我成了“关系派”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是校子弟,为了避嫌,不让我爸妈给我代课或者监考,每次都坐在考场第一排(周围一个其他同学都没有,没有其他人敢坐在监考老师鼻子底下的)。毕业时我骄傲地对爸妈说,这完全是我自己的努力。可是经过这十几年的职场奋斗,才真正明白了“关系”的重要性,这两个时无往不胜的,而且在东西方都好使。所以现在我除了把本职工作做好,也同时争取把自己的关系网搞好,并非变得势力了,只是懂得了应用规则,可以给自己省很多时间、精力和头疼。
2012-07-21 16:52 9楼
"越是学术上医术上有水平的,心气高的,政客们就越忌惮,就越要在这些地方上拿他们一把,所谓给点颜色看看。简单说就是“你有什么了不起的?” 把这层看透了,所谓的职称考试啊,资格考试啊都可以无往而不胜。"
"可是经过这十几年的职场奋斗,才真正明白了“关系”的重要性,这两个时无往不胜的,而且在东西方都好使。所以现在我除了把本职工作做好,也同时争取把自己的关系网搞好,并非变得势力了,只是懂得了应用规则,可以给自己省很多时间、精力和头疼。 "
我县当年有句流行语“一把刀四个轮,四面八方都是门”,讲的是一个医生和一个司机,利用自己的
职业之便,搞社会关系的成功典范。可以看出先生在职场是个游刃有余的人,了不起!
2012-07-22 00:09 10楼
杨老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呵呵,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就是你通过了中医的执业考试,拿到了执照,可她不允许你开西药啊。
不要你开西药,可考试的时候,还来考你这些知识。
这就是他们自己在打他们自己的嘴巴子。
2012-07-22 10:49 11楼
民间中医难以生存的根本原因!!
⬅ [原创]“五行”学说还有新的互相关系____ “一行”对”四行”可以同时相生相克 老茶馆 《三维立体的中医》之“五行形质的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