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兆麟教授谈中医治学之道3

2012-07-21 12:38 楼主
3.勤于思考,培养中医思维
鲁教授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人才,必须加强中医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从整个中医学术发展的过程来看,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中医学,其性质是一门以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简单的解剖学知识为基础,并巧妙地借助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而建立起来的医学科学体系。这决定了中医学从其产生之初,就视整个宇宙以及各种生命现象为统一的、有着一定规律可循的有机整体。因此,中医在认知人体方面所要把握的不是机体的器官实体,而更倾向于将人体视为活的、有着特定功能结构关系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中医在把握生命与疾病的变化规律时,往往侧重于宏观综合而不是微观分析,偏重于取象比类而不是抽象推演,偏重于整体观察而不是分解实验,侧重于直觉体悟而不是归纳组合。因此,中医学从思维方法上很自然地避免了那种分散的、割裂的认知方法上的缺陷,从而形成了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以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学特有的生命观、疾病观及诊疗观。
针对目前许多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往往容易受到西医思想影响的现实,鲁教授认为,由于中医临床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因此,如果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中医临床思维训练又少,就很容易出现“让西医牵着鼻子走”的局面。比如,临床上,有的医生把贫血等同于血虚,有的医生把糖尿病等同于消渴,有的医生把炎症等同于热证,有的医生把心梗等同于血瘀,有的医生把黄疸定位于肝胆,有的医生认为慢性肾炎就是肾虚……诸如此类的辨证结果,其实都是受到了西医思想的影响。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自然科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创建之初,虽然借用了当时原始的解剖知识,但更大量应用的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这些思想不仅影响和支配着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而且渗透到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识等诸多方面。因此,培养中医思维方法,除大量接触临床实践,增强感性认识之外,加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修养,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作者:兆麟堂张家玮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综述 老茶馆 [原创]“五行”学说还有新的互相关系____ “一行”对”四行”可以同时相生相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