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营卫气血津液学说统领阴阳五行学说【五】

2012-07-06 14:09 楼主
中医理论营卫气血津液学说统领阴阳五行学说【五】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黄帝内经不是一部单纯的医学著作,而是哲学、生态系统、医学的联合著作。其中的内容不仅提到医学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多谈到宇宙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天地人合一,是其基本观点,所以书中所说的阴阳五行为纲,是指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纲,如果把医学部分只看做是内经全书的附属,那就应该以阴阳五行为纲,但是如果你把内经的医学看做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把阴阳五行看做是医学的类比推导方法,那就应该是以营卫气血津液学说为纲了。
姚春鹏译注的《黄帝内经》中认为:“其内容又不仅限于医学,而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是一部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著作。”所以对于内经这部书既要联系起来看,也要区分开来看,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又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些论述明显是以天地宇宙哲学为主的讨论,血气与疾病仅是从属于哲学的例证。当然应该以阴阳为纲。
《素问·阴阳离合篇》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这一段话更为明显地指出,阴阳为纲讨论的是宇宙生态系统的变化,至于提到在人体系统的应用,亦数之可数,显然不是以讨论人体系统为主,而提出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讨论人体时,则主次与上述讨论哲学时就有了区别,《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又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并且详细讨论了血气未并与血气以并的各种情况。《灵枢·决气》说:“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素问·禁服》说:“审察卫气,为百病母”,可见内经在讲述人体与疾病时,就是以营卫气血津液为纲。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9-11 12:58 2楼
黄帝内经不是一部单纯的医学著作,而是哲学、生态系统、医学的联合著作。其中的内容不仅提到医学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多谈到宇宙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天地人合一,是其基本观点,所以书中所说的阴阳五行为纲,是指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纲,如果把医学部分只看做是内经全书的附属,那就应该以阴阳五行为纲,但是如果你把内经的医学看做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把阴阳五行看做是医学的类比推导方法,那就应该是以营卫气血津液学说为纲了。

不好意思,给先生提意见,尊敬之余请海涵。

1:先生受教科书影响太大了,内经是以五运六气为基础,两种机制的综合体,不是以五行为主体

2:自汉朝之后的医家受到董仲舒思想影响独取五行,根本就是违背歪曲内经本意,请先生仔细研究运气七篇,就会自明。

3:阴阳五行看做是医学的类比推导方法无法涵盖六气理论,因此自仲景之后伤寒理论成为悬而未决的历史之谜。
⬅ 艾灸治冻疮 老茶馆 中医理论营卫气血津液学说统领阴阳五行学说【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