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绍昆:《流浪他乡品甲乙》二

2012-06-29 18:34 楼主
有一天晚上,我想起永昌堡老中医王云五先生,他和蔼可亲的印象深深地嵌在我的记忆里,因为我小时候生病从来没有看过西医,一有感冒发热,受凉腹泻等病,我外公就抱我去找他看病,他是我童年时代生命的保护神。
听外公说,王云五先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清华大学毕业后,半路出家学会了中医。随后回到家乡永昌堡悬壶行医。由于临床疗效很好,所以在这一带家喻户晓。他与我外公是好朋友,经常出入于我外公家,我好多次生病都是他用中药给治愈的。我父亲告诉过我,有一次秋天,我腹泻得厉害,还时不时地呕吐,还有发热。大舅父说是“急性肠胃炎”,建议马上送温州大医院住院治疗,全家大小都十分害怕。后来外公请来了王云五先生,他开了二贴葛根加半夏汤就把我的腹泻呕吐止住了,体温也就恢复了正常。
父亲对我说:“你的‘秋泻’,使我对中医发生了兴趣。不过,到现在为止,我也弄不懂王云五先生为什么会开这个处方。有一次,我请教他学习中医的路径,他就用徐灵胎与日本汉方家的话来回答我。因为徐灵胎曾经说过:‘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汉方家喜多村亦说过:‘医之有《伤寒论》,犹如儒家之《论语》、《孟子》……没有《伤寒论》的医学是不能成为其医学的’。我也问过他是怎样学习《伤寒论》的?他说:‘《伤寒论》不背是不行的;死背,不讲方法,也是记不住的’。”
父亲后来没有认真学习《伤寒论》,所以也只能蜻蜓点水似的浅尝即止。不过,从他的一言半语中,我也知道了一些有关《伤寒论》的信息。
我跟着外公多次到过王云五先生的中医诊所,诊所就开在永昌堡靠近南门的街上,诊所的门外是青砖的马路,马路贴近清清的小河。我一直惦记着王云五先生,一直惦记着他小河边的诊所。心里常常想,如果王云五先生还活着,那该多好啊!
想起王云五先生,我就会想起我的童年,因为我的童年都是在永昌堡外公外婆家度过的。
永昌堡位于温州市龙湾区,瓯江南岸,濒临东海,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昌堡整座城墙雄伟壮观,不可尽言。堡中南北两座城门旁还有一道水门,一大一小两条河自南向北从永昌堡的中心横穿而过,数不清的小河道流巧妙地构成了水上交通网络,又为水乡城堡增添了几分江南的妩媚。在永中镇一片密密麻麻的民宅中,永昌堡至今仍依稀可见当年方方正正的布局。
我外公原来一直在南京军政部担任秘书工作。抗战军兴,军政部迁移到重庆,外公被裁员,全家才从南京回到故乡永嘉场永昌堡西门定居。由于我父亲在永昌堡的永昌小学教书,我们一家就住在外公家里了。
我在永昌堡度过了整个童年时代,整天在城墙上面和小伙伴们摘野花、编草结、捉蟋蟀、捞鱼虾;或大伙儿聚集在都堂第、状元府第、圣旨门巷、世大夫祠、布政司祠等多处古民居里捉迷藏、打游击。从堡内这边走到那边,要不断地穿门过户,经过各种走廊、过道、天井、厨房。我们无所不玩,流连忘返,不到吃饭时分不回家。
外公家的老院子给我留下的另一个印象就是光线不好,因为屋连屋,好多房屋上总会盖一两片透明的玻璃瓦。这样光线就可以从屋顶照进来,屋子里就亮堂了一些。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穿过玻璃瓦的阳光形成的光柱,因为我发现在光柱里有无数个上下窜动的发光体,当时那里知道这是无数亿的灰尘在飞翔。好几次,我被它奇异的景象迷醉了,呆呆地看望了几个小时一动也不动。童年的回忆已经和永昌堡掺在一起,让我既难以掰开又难以忘怀。
人在异乡为异客,特别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我与海平一有空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进对童年时代往事的追忆。那一段时间,离开了临床,看不见病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开始的时候还感觉不到,时间一久就有点想回去了。虽然有空就读医书,但是因为无人指导,其实收获不大,所以心里也非常焦急。然而吴海平却把生活安排得有条有理,每天按部就班的读书、工作、素描、思考,从来没有在我的面前流露出对前途的悲观与失望。几个月来,他几乎一直在用理解的目光注视着我,看得出他很愿意帮助我,但又茫然无措。
吴海平平时言语不多,沉思默想的时间多于表达叙说,即使两人交谈,他也是倾听多于言说。我知道他不仅读书多,而且会读书。所以总想挑开他的话匣子,了解了解他的知识容量,想听听他个人的见识与见解,但我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每一次他不是一声不吭,就是稍稍讲了几句就马上把嘴巴闭上,归于沉默。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都失败了,我终于有点灰心。我想,两个人出门在外,碰上一个闷葫芦真没劲。有一次在龙斗村农民江启渡家做油漆,晚餐后我们从“江启渡”这个名字的命名颇有诗意说起,聊着聊着讲到字典、词源、辞海这个话题。谁知道这个话题触动了吴海平,他一反常态,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我的努力成功了。他从《尔雅》说到《康熙字典》与《新华字典》;从陆费逵的《辞海》说到古汉语辞典《辞源》。坦白地说,他的叙说基本上是对牛弹琴,因为我虽然已经洗耳恭听,但是结果还是不知所云。听得懂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譬如他说:“汉字检字法自古至今,有过三次变革。一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创立的‘部首检字法’;二是清康熙末年编纂的《康熙字典》中创立部首加笔画检字法;三是民国时期王云五先生的《四角字典》检字法。胡适曾作歌诀帮助记忆四角号码”等。
可见,听别人讲话也不容易,事先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不然的话就是浪费他人的精力和感情。
(娄莘杉整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舌尖上的中医----偏瘫效验方 老茶馆 怎样计算人体精力兴衰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