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绍昆:《慎之“不慎”走麦城》一

2012-06-23 15:53 楼主
文革开始时,我刚从青山村来到温州城里。我看见成千上万的红卫兵上街破四旧,那可是百年难遇的群众狂欢的奇观啊,所以我就留下来看热闹了。后来形势很快地向激烈的方面发展,整个城市乱成了一锅粥。我看见好多著名的中医师被人戴上纸糊的高帽,在单位门口站在凳子上示众。在市一医的门口,我亲眼看到浙江省名老中医金慎之医师被挂牌示众。
金慎之毕业于利济医学堂,是浙南著名的经方家。他在临床上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症,推崇《皇汉医学》,赞赏陆渊雷的《伤寒今释》及《金匮要略今释》。他仇恨官府,不愿替当官的看病。譬如有一次平阳县官的母亲患病,请他到平阳县城出诊,金慎之先生看见轿子已经到了前面,就从后门溜走了。有时候当官的邀他诊病时,迫于无奈他只得勉强应付或者故意装疯卖傻,使他们望而却步。
金慎之先生用银角子打水漂漂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故事发生在一九二三年,温州道尹黄庆澜儿子患严重的伤寒病,请金慎之坐小船去出诊,讲定出诊费十块银元。诊治好了以后,黄家账房给他一大把银角子,一共一百枚。金慎之离开黄家后,坐小船回家,在小船上,他一边狂笑,一边把银角子当做小瓦片,在河里打水漂漂,把一百枚银角子全部打尽,沿途围观的老百姓无不呐喊轰动,从此以后,就留下一个褒贬难分的“金疯子”的称号。他放纵任性的脾气,标新立异的作法,以及高超的医术,神奇的疗效,在浙南民间久久远播,至今不衰。他的临床诊治故事是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笑料,也是宣传中医,神化中医,夸张中医、误读中医的“科普”教材。
我小时候就从邻居张一的口中听到不少有关金慎之先生的传闻。
张一大我几岁,我们把他看做大哥哥。民国时期,张一的父亲与金慎之是莫逆之交,金医师经常出入于张家,张一耳闻目睹了金慎之一些医治的事迹,和奇妙的医案。
张一告诉我,他的一个中年王姓亲戚,消瘦清癯。这个人患胃病多年,胃痛、胃胀、嗳气、吐酸,血压又高,中西医屡治不效。有一次金慎之医师正在张家,王姓亲戚刚好也到张家来探望,经张一父亲介绍就诊于金慎之先生。先生根据患者每入睡后口角流出大量清稀涎水,有浓浓的奶腥味等特点,投《伤寒论》吴茱萸汤五帖。药后竟排出大大小小的蛔虫多条,胃痛、胃胀等症状豁然而消失,连缠绵多年的口疮竟然也一并获得痊愈。后来听说,在中药店抓药的时候,司药的老药工说方子的吴茱萸分量之重,是他一辈子所没有见过的,假如不是金慎之先生开的方子,他是不敢抓的。至于具体的用量张一也不知道。
金慎之先生的关门弟子金恒宗,是我小学的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金恒宗儒雅大方,待人真诚,在同学中有很好的口碑。他对金慎之先生的人品、学问与医术赞誉有加。我也从他的口中知道了许多金慎之先生的临床特点。
“慎之先生临证擅长温热药为一炉, ”金恒宗说:“他常用干姜,炮姜,高良姜,三姜为一方。扶中阳,祛沉寒,对于老胃病确有疗效,用量讲究分量,时用生吴茱萸六钱。”
此外,温州民间还流传着一个金慎之先生走麦城的故事。当年这件事弄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金慎之先生也被搞得土头灰脸。
据说金慎之先生喜好章草,开起方子来龙飞凤舞。抗战初期初冬的一个深夜,一个中年妇女外感风寒,高烧不退,请金慎之诊治以后,处方送到三益堂中药店里配药。方子中有桂枝尖一钱,但是由于笔划潦草难认,司药的把“尖”字误认为“六”字,就给病家六钱的桂枝。病家将药熬汤喝下后,病情未能受到有效控制,后来不幸去世。病家受人怂恿以后认为死亡的原因不是疾病发生逆转,而是桂枝超量所造成医疗事故,为此围住三益堂中药店不肯罢休,要其偿还人命。三益堂惧怕事情闹大,店主不敢开门营业。病家向法院起诉,后由商会会长出面调停,三益堂负责全部丧葬费用和一笔抚恤金,方告平息。有人给死者送了一副挽联:“慎之不慎,三益不益,只因一字糊涂,竟致捐生怨小妇;砒石活人,防风杀命,休问六钱错误,倘能起死即名医。”死者出殡时,做成两个大字牌,上面用粗黑的墨字写上“慎之不慎”与“三益不益”八个大字,分左右走在队伍的前头。金慎之先生因此受到极大的羞辱与打击。
没想到事过二十年,金慎之先生又被挂牌批斗。那时被挂牌批斗的名中医还有很多,我看了以后心情非常沉重,想不到我准备走的这一条路也是这样地充满着风险。(娄莘杉整理)

选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一书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6-23 16:41 2楼
一代良医金慎之
□吴守强

金慎之(1890—1974),名志康,字任志,一字任之,飞云林垟人,著名老中医。父亲经营中药业,伯父是一位儒医,幼时他就耳濡目染于杏林之间。
金慎之少时就读私塾,后又就读温州府中学(今温州中学)。他早年丧父,因家境贫寒,遂随族兄金晦学医,博览中医典籍。金晦又资助他就学于晚清浙南名医摇篮——利济医学堂,深得学堂创始人陈虬维新思想的教育熏陶。金慎之在学期间,过目成诵,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被视为奇才。他钻研《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以及唐、宋、金、元、明、清温热诸大家医术,精学日本汉医典籍及西医译著,并得名医肖馨山指教。28岁开始独立行医,足迹遍及浙南、闽北。1917年在平阳创办慎之学社,培养后学。1923年迁居温州。抗战期间回故乡林垟,1943年迁居瑞安城关。1955年复办中医学社,授徒十余人。旋与许达初、钱绳之、赵铸夫等成立协济联合诊所。1956年进入瑞安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1959年调到温州工农兵医院(今温医附一院)中医科担任主任,专门从事疑难病症诊治。
金慎之诊病胆大心细,用药药量重,疗效奇妙如神。曾以大剂白虎汤加味治愈产褥热。又擅长治疗外感、内伤诸疾,尤精脾胃病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他精通中医古籍,临床用方随手拈来,1962年被评为浙江省著名中医,编著《慎之言医》、《临床病症十七讲》、《医案举要》、《活方验案》等,另有《霍乱诊治手简》(20年代),惜未传。曾任浙江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
金慎之医术高明,辩证微妙,遇沉疴能识存亡,颇能准验。所到之处,病家争迎,患者往往起死回生。在平阳行医时,治愈知事夫人虚痨病,名噪浙南。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农村霍乱流行,他对症下药、救死扶伤,并著有《霍乱诊治手简》。三十年代一妇女婚后三四年尚未生育,经金慎之诊治,服用“五子衍宗丸”,一年后便怀孕生了一个男孩。从此在当地一传十,十传百,被称为“神医”。金慎之特别注重辩证论治、仔细用药,如用中药麻黄时,他都是在药方上注明是否去根节,因为去根节的麻黄可以发汗,不去根节的麻黄可以止汗,同一药物的不同用药部位决不能混淆。一些疑难病症一时难以医治的,他相信将来总有治愈的一天,只是当时还没有找到一物降一物的药物罢了。他行医厚古而不薄今,兼顾中西。常说:“学医之道,首重生理。生理不明,病理何知?西医精生理,中医长治疗。中西并进,方能取长补短。”在望闻问切的同时,他还采用西医的听诊器、脉搏分时计数和血液化验来诊断病人的病情,一旦确诊,即用重药医治,常能收到一般医生用同样药物而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在解放后的瑞安市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当时的瑞安人民医院院长王湘衡曾称赞他是“中医科学化的典范”。
金慎之医术精湛且性情刚介不羁,不拘小节,人称“金仙”“金癫”。“仙”者,赞其医术高明,“癫”者,言其性情狂异。在旧社会,金慎之先生对封建势力深恶痛绝,藐视权贵。当地前辈传说,金慎之少年时,有一富裕邻居办喜事,张灯结彩,大讲排场,热闹非凡。他却不以为然,竟在自家门台上挂起河泥桶当灯笼,以贬其彩。又相传有一县官母亲患病,打轿请他出诊,他竟从后门溜走,不买县官的账。1923年,温处道道尹黄庆澜之子患严重伤寒病,他每天要坐黄包车出诊,约定每次出诊费银元10元(可兑银角子115角),而黄家账房只给了100角。金慎之不满意,离开黄家后,便将这100个银角子在河里打了水漂漂,留下一段广为传诵的轶闻。
金慎之平时爱好中国古典文艺,京戏和古诗都是他的业余爱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曾做过瑞安戏班“胜阳春”的掌班人。
金慎之一生经历过清末、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的坎坷及解放后的新生,文革期间也曾身受磨难,被扣以“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但他没有离开过医师的岗位,始终处在治病救人第一线,治愈过不少疑难杂症,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事业作出了贡献。
2012-06-24 08:27 3楼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 声哑、咽痛、咳嗽一剂治愈案 老茶馆 鲁兆麟教授谈养生之针灸推拿不可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