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陷脉为瘘”句读一见

2008-05-16 08:17 楼主
《素问》“陷脉为瘘”句读一见【原创】


却波渔翁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一段经文,诸家句读有异,如: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南京中医学院)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北京中医学院王洪图等)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天津中医学院郭霭春)
渔翁曰:南京版句读在“陷脉为瘘”一句这儿“犹疑”了,采取了不前不后的立场,而其余两家则毫不犹豫把此四字读入下句。
渔以为:这就牵扯到“大偻”究竟是个什么病的问题。部位上讲,脊椎疾患无疑,现代有中医名家把它与“强直性脊椎炎”对号。但如果是脊椎结核病呢?如是,这个病倒是有“陷脉为瘘”的可能。
在《中医五绝网 中医中药 中医词典一栏,有这样的解释: 背伛偻
病证名。曲背俯身,部分脊椎突出,按之高耸之证。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又名大偻、背偻、俗称“驼背”。属督脉病变,因督脉亏虚,精髓不充,或湿邪伤于督脉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背伛偻;年老伛偻者甚多,皆督脉虚而精髓不充之故,此当用补肾益髓之剂;若少壮之人;忽患伛偻,并足挛,脉沉弦而细;皆中湿故也,宜煨肾散。”亦可因体虚感受风寒所致。参见大偻、背偻条。见于胸椎结核、先天性胸椎后突畸形、类风湿性脊柱炎。
胸椎结核-“陷脉为瘘”。看来,注医经也应结合临床,就不至于或疑虑,或主观,纸上谈经了。臆见如上,求正高明。
讨论的主题是:如果“大偻”有可能发展成“瘘”,那么,本句的句读以南京本接近原意,北京、天津本未能识得经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05-16 08:17 2楼
《素问》“陷脉为瘘”句读一见【原创】


却波渔翁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一段经文,诸家句读有异,如: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南京中医学院)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北京中医学院王洪图等)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天津中医学院郭霭春)
渔翁曰:南京版句读在“陷脉为瘘”一句这儿“犹疑”了,采取了不前不后的立场,而其余两家则毫不犹豫把此四字读入下句。
渔以为:这就牵扯到“大偻”究竟是个什么病的问题。部位上讲,脊椎疾患无疑,现代有中医名家把它与“强直性脊椎炎”对号。但如果是脊椎结核病呢?如是,这个病倒是有“陷脉为瘘”的可能。
在《中医五绝网 中医中药 中医词典一栏,有这样的解释: 背伛偻
病证名。曲背俯身,部分脊椎突出,按之高耸之证。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又名大偻、背偻、俗称“驼背”。属督脉病变,因督脉亏虚,精髓不充,或湿邪伤于督脉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背伛偻;年老伛偻者甚多,皆督脉虚而精髓不充之故,此当用补肾益髓之剂;若少壮之人;忽患伛偻,并足挛,脉沉弦而细;皆中湿故也,宜煨肾散。”亦可因体虚感受风寒所致。参见大偻、背偻条。见于胸椎结核、先天性胸椎后突畸形、类风湿性脊柱炎。
胸椎结核-“陷脉为瘘”。看来,注医经也应结合临床,就不至于或疑虑,或主观,纸上谈经了。臆见如上,求正高明。
讨论的主题是:如果“大偻”有可能发展成“瘘”,那么,本句的句读以南京本接近原意,北京、天津本未能识得经义。
2008-05-16 13:14 3楼
陷脉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2008-05-16 20:32 4楼
陷有“塌入”义。郭霭春老云:陷脉,即寒气陷入脉中。
2008-05-16 20:41 5楼
那此句中的“脉”的所指是否与我们平时所谓的“把脉”里的脉不同?
2008-05-17 08:21 6楼
泛指吧,包括。
2008-05-17 13:19 7楼
如果“大偻”有可能发展成“瘘”,‘脉陷’或指脉相由实转虚?还是“寒气陷入脉中”?
2008-05-18 18:14 8楼
陷脉,感觉是后一种。
2008-05-18 18:57 9楼
张景岳:陷脉,寒气自经络而陷入脉中矣。
2010-09-27 22:15 10楼
身体的闭合都为阳气所主,如《内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肥腠理,充皮肤,司开合。”因阳气之虚弱,身体的闭合和开发功能都出了问题,故寒邪入侵,皮毛当闭合而抗之,却无力如此,以至寒邪长驱直入,直犯一身阳气之总督,则发为大偻;如果营血亏虚,寒邪陷入脉中,留而不去,初则为痛为痹,久则气血凝滞,留而为水为痰为腐浊之类,其发则为瘘。

综上所述,我以为此句,虽然都着眼阳气虚衰,但是因为个体的差异,邪气必因其虚而攻之,故有种种差异,所以俺也同意南京版的句读法。一点看法,仅为探讨,还请渔翁老师指点。
2010-10-31 13:32 11楼
請問此證, 治如何? 可否在臨床療效上, 反思其脈證所屬.
⬅ 常习妇科五家案 老茶馆 白癜风治验一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