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出台 民间资本磨刀霍霍向民营医院

2010-03-29 17:51 楼主
随着这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有关民间资本进驻医疗产业的图景开始逐渐明晰,民营医院发展的春天是否即将到来?

在今年2月份颁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已经明确了此次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完善政策体系,为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促进不同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其后,农工党也在“两会”提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有关问题的建议》中建议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加医疗卫生筹资渠道,尽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随着这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有关民间资本进驻医疗产业的图景开始逐渐明晰,民营医院发展的春天是否即将到来?

利好政策硬着陆

“与多年前的民营医院发展峰会不同,这次有大变动了。”一位多年从事民营医院运营管理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虽然一直以来,医疗行业“不差钱”。但由于医疗行业具有独特性,即使在政策上没有明确限制,不少对医疗行业虎视眈眈的社会资本也谨慎地持币观望。如今进一步降低行业门槛,让众多社会资本似乎看到了进入医疗行业的新机遇。

“‘一视同仁’让人充满遐想。”长沙东西现代医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牧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新医改明确了“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这正是民营医院多年来所盼望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了“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概念,就是说,如果民营医院经营管理得好,有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政府就可以购买其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反过来说,公立医院如果不能提供比民营医院更好的服务,就可能在竞争中败北。

虽然业界都对这些政策有着良好的憧憬,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些政策由于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只能硬着陆,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以上政策肯定是利好,但关键是如何落实。”广州华美医学美容整形医院副总经理何健表示,比如税收、人才等方面都还没有相关文件进行阐述。就人才来说,由于民营医院不能评定职称,使得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来民营医院工作。虽然现在放开了医生多点执业的限制,但是细则还没有出台,相关手续不知道到哪些部门办理、按照什么程序办理。

持相同意见的还有广州新时代医院院长蔡方明,他说,政策的落实最终还要看各级政府的执行力,能否让民营医院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发展。比如说营利性医疗机构3年免营业税期过去后,民营医院如不能再得到更好的政策支持,增加的费用也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民营医院资深经理人宋军表示,只要这些政策落实好,都是利好;但如果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文件,就难说利好。

各路资本虎视眈眈

虽然有关大力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院的细则还未出台,而且医保政策、税收政策依然向公立医院倾斜,但这丝毫阻挡不了各路资本进军医疗行业的热情。

作为民营医疗行业的资深人士,宋军在采访中向记者透露,他接触的很多投资人都有意向医疗机构发展,但苦于难以办理医疗营业执照,都在等待合适的机会。如果这些鼓励政策能落实,社会资本投资医院肯定不止成倍增长。

从宏观层面来讲,医疗行业肯定是朝阳产业,这是吸引社会资本的前提。但是,如果这个市场是垄断的或充满风险的,资本仍然对这个市场呈观望的态度,早就有国际学者认为,中国的医疗市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出现井喷的现象,市场会快速放大。

刘牧樵分析说,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法律环境,社会资本不会轻举妄动。

据了解,投资民营医院的社会资本来源也是多方面的,它们就在等待市场放开的机遇。何健说,只要政策允许,很多外资和内资都会往里投,这些资本有最初的民营医院沉淀下来的资本,还有从传统行业转战医疗行业“蓝海”的资本。那么,与医院直接相关的药企会不会大规模进军医院领域呢?何健认为,由于药企对医院管理不熟悉,药企投资医院的不多。

说到药企投资医院未来会不会有比较大的增长,蔡方明认为,目前来说这不是主流。他分析说:“虽然现在都说药价高,但是对药企来说,他们的利润也是很低的。药价高主要就是药品流通环节多,各个环节都在加价,到了终端,价格至少提高了5倍。在这样的情况下,把仅有的利润投资到自己原本不熟悉的医院,相信药企也承受不起,所以,药企办医院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事实上,药企投资医疗机构也是其打造大健康产业链的方向之一,上海绿谷、三九等不少企业都在办医院。但现实与理想还是有差距的,当初抱着为中国卫生事业做公益的东洋之花老板方宜新,在2002年拿出1.5亿元创办了当时江苏省最大的一家综合性民营医院——瑞慈医院。而如今他却开始后悔办了医院。在累计向瑞慈医院投入6亿多元而至今每年亏损1000万元之后,方宜新对7年来自筹资金的压力以及无法与公立医院公平竞争的环境感到无奈。

在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市场下,业内人士更倾向于办民营专科医院。除了从风险管理上考虑以外,专科医院还有机制灵活、文化多元化、务实、总体成本低等优势。但公立医院在人才、规范管理、对政策的把握上比民营医院都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宋军建议民营医院要发挥特长,在专科上做文章,专业、专注于某一领域,避免全面开花。

其实,卫生主管部门一早就开始了相关动作。江苏、贵州、广东等地都纷纷出台促进民营医院健康有序发展的文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院,尽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办医疗执照难这个关键问题表示,广东在这方面一直是放开的,关键是看进入方够不够条件。

如果这些关键节点能够畅通,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将达到新的水平。

带动产业技术进步

民营医院之所以一直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除了人才、政策、竞争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外,就医院本身来说,民营医院的公益性一直被外界质疑,认为民营医院是唯利是图,对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不能发挥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医院是以公益性为目的,而民营医院是以营利为目的,是市场化的行为,政府不应该放得太开。他还认为,目前政府的有关鼓励政策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但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

对于民营医院公益性弱的说法,业内人士直呼业外人士不了解情况。虽然早期有部分民营医疗机构打着医院的旗号坑骗患者,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民营医院都是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运作的。

宋军认为,根本问题是民营医院的定位,医院的利益点在哪里?是认为企业的利益就是百姓的利益,还是以损害百姓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为归宿呢?显然,企业的社会性就决定了企业必须与百姓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否则无法发展壮大。何健表示,民营医院的属性与公益性是不矛盾的。

事实上,由于我国特殊的医疗环境,在公立医院由于缺乏投入不得不“唯利是图”时,民营医院由于本身是以营利为主,不可避免把追逐利润作为其主要目标。刘牧樵认为,公益性是所有性质医院所具有的共同特性,是所有医院生存的基础。当然,如果营利性医院把公益性放在首位的话,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印度阿拉文眼科医院就是通过为47%的病人支付所有费用,18%的病人只需支付生产成本2/3的费用的公益性服务赢得口碑,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眼科医院。

像印度阿拉文眼科医院这样的私营医院,除了可以在医疗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外,对于整个医药产业而言,也有其独特的作用。目前,民营医院主要以专科医院为主,它的发展首先带动了专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宋军说,激光技术就是由民营医院带头使用,公立医院才跟着上马的,还有一些专科药,比如抗菌类药,在专科医院的临床使用中也得到不断改进。

蔡方明表示,民营医院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会更大。因为民营医院的药品是不能报销的,但手术治疗,民营医院按照有关规定是可以自主定价的,民营医院要打好手术技术牌,就需要很多的医疗设备,比如目前的抽脂手术,涉及的设备是非常多的,而这些医疗器械的水平是公立院无法比拟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国“老年医疗”遇挑战 与发达国家相差数十年 老茶馆 4岁男孩患罕见病赴京求医 腹如篮球下身肿胀(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