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模糊”与“精确”——老丁说中医(42)

2012-06-09 22:35 楼主
四十二、再说“模糊”与“精确”
物质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于物质的结构。根据这一原理,为解释物质的功能和特点,科学家们便把科研的目光深入到物质内部,从结构的角度来探寻物质的功能和特点之形成原理。
然而,物质的结构具有层次性,许多功能固然可以在分子层面获得解释,但有些功能却必须深入到原子层面才能获得解释,又有些功能在原子层面仍然解释不了,需要进入原子核、电子层面……事物的客观规律,就像重重相套的迷宫,需要我们把迷宫的大门层层打开。这就是说,如果把物体的外观结构作为一级结构的话,那么分子层级的结构可称为二级结构,原子层级的结构为三级结构……正是这种结构层级,如迷宫之门,在招引着一代代科学家们去殚精竭虑。
但令人伤感的问题是:这迷宫的大门打开一层又有一层,永无尽头!
这就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思路。
这也是精确科学的思想方法。
众所周知,精确科学在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之时,总是从宏观到微观,把事物的结构层层细分,并且越分越细,直至微观粒子。并且,只要科研条件许可,即便对现已探及的微观粒子,也还要继续无穷无尽地分解分析下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任何层级的(微观)世界,都只能就本层级的客观现象作出相应层面的解答,更深层级的规律,还必须继续深入下去才能获知。
这一思想方法的不足之处也是明摆着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人类所能打开的迷宫大门的层数总是有限的,任何时候总有尚未打开的迷宫之门。既如此,精确科学的能力总是建立在相应的历史条件之上的,甚至是非常有限的。
这种短处可以说是不可回避的!
然而我们说,迷宫的重数固然无限,人类认识世界的决心也是无限的,人类的智慧则是无穷的。上述精确科学思想方法,不过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常规思路而已,它的短处并不表示人类永远束手无策。只要我们换个思路,上述精确科学思维所难以逾越的困境,或许又可被人类巧妙地越过。只是我们要说,能够越过这种障碍的,将必然是一种超常的智慧!
五行学说就是一种超常的智慧,是一种引导人们跳出常规科学思路的东方智慧——为什么只能从结构的角度来解释功能呢?为什么不可以从功能自身的角度来解释功能呢?
是的,五行学说最成功的思维方式,就是跳出了“以结构解释功能”的科学模式,创立了“以功能解释功能”的科学模式。它不再划分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而是划分一级功能和二级功能,如有必要,还可以继续划分下去。
一级功能是指事物整体的直观的功能,例如人的生命功能。
二级功能是依照五行各类原则划分出来的,共有五项,并且这五项功能之间构成生克循环机制。例如支撑人的生命功能的人体五行功能,就属于二级功能。
三级功能是针对每一个被划分出来的二级五行主体,继续依照五行各类的原则,分别划分为五项三级功能。例如,肾水功能属于人体五行功能之一,是二级功能;而依照五行各类原则,肾水功能应该还可以继续划分,由之所产生的五项功能,就属于三级功能了。只是中医学通常只用到二级功能。
……
显然,这种划分,是以五五制进行的。
与“以结构解释功能”模式相比,这种“以功能解释功能”的科学思维模式有什么相对的优势呢?
我们说,客观事物中的大量功能,都是呈现在事物外部因而容易被人们感知、把握和运用的;而结构则就不同了,特别是深入到微观世界的结构,是人们无法直观地感受、认知和把握的,它必须借助于当代科学的精密仪器设备,以及充分完备的结构理论。例如捧一杯茶的时候,我们马上就可以感受到开水的温热,但却无法感受一个个水分子在进行的热运动,两者间的认识难度,天差地别。
相对而言,一个系统之内,功能一般较多地属于宏观方面的内涵,如茶水的温度、香气、味道等等都是可以直观地感受的,所以属于宏观方面的内涵。结构则完全就是微观方面的问题了,如水分子的热运动是人难以直观感知的。以功能来解释功能,一般无需深入到事物的微观结构,所以属于“放弃微观、把握宏观”之举,属于模糊科学范畴;而以结构解释功能,则必须深入到事物的微观领域,属于精确科学的范畴。
这就是说,五行学说的思想方法,事实上就是把一级功能依照五行各类原则,划分为相互构成生克循环的五项二级功能,并通过对这五项二级功能的把握,来实现对一级功能的把握。就好比通过对构成国家的五个省的把握,来实现对国家全局的把握。可见,与阴阳学说一样,五行学说也在放弃微观、把握宏观、求得整体,也是一种模糊科学思维。
与五行学说这种功能性分类相配套的,是同样反映模糊科学思维的阴阳学说,而不是其他精确科学。就是说,模糊科学家族的学说是自成体系的,不可与精确科学去衔接。
于是我们说,阴阳五行学说是自成体系的模糊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读“争议中医药立法”有感 老茶馆 试从将息法看桂枝汤之风与候氏黑散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