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待完善 用药局限大报销难

2010-03-15 17:52 楼主
昨天上午9点,77岁的孟振华老人用轮椅推着老伴,来到海淀区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身体康复训练。孟老在作业疗法诊室做手部稳定性恢复,老伴在对面的物理疗法诊室做下肢行走训练。才3个月时间,孟老的右手已经由此前握笔都掉恢复到可以拿毛笔练习书法。

据了解,经过近几年的规范化改造,本市已成立3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2928个村卫生站,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针对老年病等开展集中康复治疗。

■现状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从前,是有什么病找什么科大夫看,现在,医生、护士免费上门检查身体状况,告诉你哪哪该预防了,自个儿心里有谱多了。”家住西城真武庙社区的王大妈在中心全科医生的指导下,近两年,高血压和腰腿疼病情稳定了许多。

据了解,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中心副主任丁静告诉记者,1995年,复兴医院就率先开始尝试三级医院下社区,1996年,第一个社区医疗服务站成立。将三级医院的高精尖端医疗技术合理应用到对社区居民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之中。“对于全科医学在社区的探索,那时候算得上是雏形。”

现在,中心已为辖区内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每个社区都配备有对口负责的医师、护士,居民有需求可随时拨打电话得到上门服务。

中医按体质指导治疗

“您经常觉得上火、头痛、失眠,与您是偏阳体质有关,你平时得多吃清淡食物,饮食调节对您身体更好。”47岁的张阿姨告诉记者,从前只知道哪里有点不舒服就上医院开药,在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能够根据个人体质,教你如何保健调养。“看来这病不能光靠吃药,多预防很重要。”

据了解,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制前为海淀中医医院,属一级医院。2001年整体转制后,发挥中医特色,开始承担更多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中心负责人骞芳告诉记者,由于辖区居民上班族较多,按体质指导居民进行调节的中医疗法尚在试验阶段。许多居民依托药的观念较重,对这种饮食、运动治疗的方法并不十分接受,“中医更多讲究的是调养,健康的时候多注意保健,病也就没那么多了。”

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

外语听说营、乒乓球比赛、卡拉OK……在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室,这是精神病患者几乎每周都会开展的活动。

参加活动的这些精神病患者都是辖区居民,中心负责人彭大力介绍说,鉴于精神病患者大多内心自闭不愿出门,中心采用这种方式让他们走出家门,发掘他们各自的长处,“给大家教英语的老师就是其中的患者。”

彭大力告诉记者,去年6月,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选定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城市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试点站,并下派专业医师进行指导。

据了解,海淀区现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共有370人,目前接受社区活动治疗的近30名患者是病情较稳定的一部分。经过半年尝试,这种社区精神康复既能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又能为政府节省费用的效果逐步凸显。

■困境

档案信息化程度低

在对海淀区的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访中,各中心负责人几乎都对目前建立的健康档案喜忧参半。

骞芳告诉记者,2009年,医院对居民完成了健康档案的建立,但医生在日常给居民看病时所用软件无法与健康档案软件相连接,“看完病后,再打开档案录入居民看病记录,工作效率很低。”

海淀区医管中心负责人刘颖说,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从长远看是件非常有利的事,但目前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这项工作很难见成效。此外,在社区医疗卫生方面还缺乏科学的统计分析,收集了大量信息,却没有专业人员对这些信息加以研究,从而得出针对某一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科学结论和保健方案。

用药局限大报销难

家住万寿路的刘阿姨有腰腿痛的毛病,一直靠药物在稳定,每次都是女儿从天坛医院开药拿回来。听邻居介绍后,刘阿姨想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却被告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这种药,即便进了这种药,刘阿姨也享受不了医保报销。

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居民与刘阿姨有相同的经历,原本是就近就医,可买药还是要去离家较远的三级医院。

彭大力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用的都是政府统一采购零差率药品,所以居民会感觉便宜,但同时,药品种类受到一定限制。“时间久了,可能很多居民就不得不舍近求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承担的职能也就渐渐架空。”

医务人员水平有限

细心的居民会发现,经过规范化改造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从前外观上更新了,也引进了不少新设备,但医务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尚待提高。

彭大力介绍说,整个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仅30多名,所有医务人员总共100多名,但是要负责万寿路街道下辖的7万多名居民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

对此,丁静表示,现在一级医院在大力推广全科医师,但是全科医师的职责范围却没有一个很好的界定,比如录入病人资料,上门做基础体检,是否可以由专门的人员负责,让全科医师从繁琐的事务中脱离出来,在学科建设本身多花精力去研究,提升职业水平上多下工夫,“这样的社区医疗队伍才足以让百姓信赖。”

■解决

医学专业人才依赖高校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卫生局基层卫生处副处长孙力光。他介绍,200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针对社区卫生开始整体配套改革,目前正在对凸显的问题逐一解决、完善。

两年内完成信息化推广

孙力光说,2006年社区医疗机构就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但随着社区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内涵不断丰富、社区卫生政策的不断出台,原有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已经无法适应实际需求。

2008年,市卫生局通过公开招标开发了新社区卫生信息系统,2009年开始在朝阳、西城、顺义等三个区县的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了试点。现在,这项新信息系统预计两年内在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推广。今后,还将争取与大医院以及体检机构的信息系统相连通。

扩大零差率药品范围

为缓解居民看病贵的问题,政府统一采购药品,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最初公布的零差率药品品种有312个,2008年底增加到328种。

孙力光说,按照新医改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设计和我市的实际,预计今年社区卫生机构的零差率药品种类有望增加,并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在基层卫生机构统一实施。与此同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针对社区卫生机构药品报销问题上也会有所调整,取消一些限制。

专业人才缺口待解决

社区卫生改革以来,社区医务人员短缺的现象日益明显。2006年开始,本市采用“四个一批”的方法初见成效,即培养一批现有人员成为社区卫生医务工作者;让大医院对口支援部分中级以上医生到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返聘一批二、三级医院退休的医生;招聘部分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孙力光同时表示,人才问题上,现在高等院校的全科医学、预防保健等专业缺乏,培养的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员较少,所以高校如果能从源头上加大培养力度,对社区医疗卫生的发展也将有极大促进作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卫生部负责人:药事服务费将由医保“埋单” 老茶馆 医疗改革见成效 看病不再既难又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