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量变化的不同作用

2010-03-15 10:36 楼主
用药剂量之巧,应守“三因制宜”的法则,根据个体情况,病邪轻重,标本缓急,病程始末的特殊性能,来把握剂量,当轻就轻,当重就重。补偏救弊,各适其宜。如此才合乎辨证论值得客观规律。医学评论家日本·杜边熙氏说:“汉方之秘,不可告人者,即在剂量。
例如:
桑叶:小剂量(10g)发汗;大剂量(20~30g)止汗
枳实:小剂量(10g)降气;大剂量(20g)升气
鹿茸:小剂量有增强心肌收缩作用;大剂量反而抑制心肌的收缩。
黄精:升高血压剂量要大(稳压汤用至30~40g)
玉竹:强心剂量要小(10—20g),过大反而引起期外收缩。
川芎:小剂量(5—8g)有活瘀止血作用,大剂量(15~20g)作用相反,可使子宫平滑肌麻痹,停止收缩。
黄芪:利尿作用15g左右;lOg以下无利尿作用,30g反而使尿量减少;补益作用20~40g左右,但只限于配对复方(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之类),其它处方12~15g足够。
桂枝:3~5g有补血作用(升高血色素),10g有通阳化饮作用(常配茯苓);15g以上有温经通络作用(常配制川乌)。
益母草:用作养血,6g左右;止血在10g左右;用作活血,15g左右;用作抗肾炎、利尿、降压、消肿、消除蛋白尿,鲜品180—240g,干品50~120g。
三七粉:小剂量(3—5g)止血(云南白药);中剂量(8~lOg)活血(三七片);大剂量(10~15g)破血(扩张血管而影响凝血)。
鸡血藤:用作补血,lOg左右;用作活血15g左右;化瘀、定痛、通经、达痹30g左右:
附片:用作温补行经,6g左右;温阳涤饮12g左右;祛寒定痛15g左右。
大黄:健胃助纳5g;凉血止血10g;清热通便12~15g;逐痰降火15—20—30g。
石菖蒲:量轻(6~8g)宁心通脉(养心);量大(12g以上)反导心气(伤正)。
用药剂量之技巧,范围甚广,还要根据药物本身固有的性能来决定。一般花叶类剂量要轻,介石类剂量要重;芳香类剂量要轻,木实类剂量要重。上述是根据实验提示,临床观察和心得所及,仅举数例,以示一斑。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3-15 11:19 2楼
好经验,应当掌握。收藏。
2010-03-24 21:51 3楼
学习老师的经验,谢谢了!
2010-03-30 10:29 4楼
多以量为不传之密,值得学习
2010-03-30 21:41 5楼
早一周前威信2,我说不定哪天又成1果然今天又成了1
2010-04-04 18:48 6楼
经验很宝贵
学习了
⬅ 你知道发物是什么吗? 老茶馆 如意金黄散的 11 种新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