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寸口分候脏腑的理论依据实源于《易》

2012-05-03 19:57 楼主
【原创】寸口分候脏腑的理论依据实源于《易》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脉诊•寸口分候脏腑》云:“寸口分候脏腑的理论依据,诸说不一。
根据气血阴阳的理论而确定:中医学认为,右手偏旺于气,肺主气,胸中为肺的宫城,故以右寸配肺与胸中;左手偏旺于血,心主血,膻中(心包络)为心的外围,故以左寸候心与膻中;脾居中州,体虽偏左而气行于右,脾胃互为表里,故以右关配脾胃;肝主藏血,其体虽在右而气化作用实行于左,肝与胆互为表里,故以左关配肝胆;肾在腰之两旁,位居低下,故候于两尺;小腹属下,为大小肠、膀胱所居之处;而膀胱、小肠从阴配于左尺;大肠从阳配于右尺。诚如李时珍所云:‘两手六部皆肺经之脉,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为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说明寸口脉所候,为五脏六腑之气,而非其体。
根据脏腑部位所在而确定:《难经•十八难》指出:‘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这是把躯体划分为胸、膈、腹三部,由于心肺居于胸中,其位在上,故应于两寸;肝脾居于膈下,其位在中,故应于两关;两肾居于脐下,其位在下,故应于两尺。这种脏腑配属方法,实际是源于《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则。
寸口诊法的相应定位,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其中还存在着不少理论和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在临床上一般是根据《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则,即上部(寸脉)以候上(身躯上部),下(尺脉)以候下(身躯下部),来划分寸口三部所分候的脏腑(如下表):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

寸 口 寸 关 尺
左 心、膻中 肝胆、膈 肾、小腹(膀胱小肠)
右 肺、胸中 脾胃 肾、小腹(大肠)

金栋按:寸口分候脏腑的理论依据实源于《易》之后天八卦方位图(如下图)


即如清•张璐《诊宗三味•脉位》所云:“《内经》所指脏腑部位,乃是因五行之气而推。火旺于南,故心居左寸;木旺于东,故肝居左关;金旺于西,故肺居右寸;土旺于中,而寄位西南,故脾胃居于右关;水旺于北,故居两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5-04 12:28 2楼
《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则

这个应该是脉诊的基本原则 脏腑分部不应背离
⬅ 灵丹 老茶馆 今晚的菜,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