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医变与不变的认识

2012-04-24 18:32 楼主
回复 1# 半月谈

我对中医变与不变的认识
中医既在变——从表面上看,它正在变质即“西化”,但从根本上说,它又没有变。作为天地之道的中医,作为“道法自然”的中医,它是永存的,它变不了。因此,要想在中医理论上取得所谓“质的突破”,那只能是妄想。
请大家不妨多思考一下马有度老先生说的一句话:“名老中医在消亡,中年中医很迷茫,年轻中医要改行。”——说得多么生动,多么实际,老、中、青三代中医都在变,这就是目前国内中医的现状。其中的三个关键词:消亡、迷茫、改行,是有点令人悲观和沮丧。
加拿大著名中医学者胡碧玲女士也说过,照现状发展下去中医会死。——依我看,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至少这是一个外国人为中医敲响了警钟!她还认为“中医的传承面临巨大的问题”,“有很多学中医的都改学西医了”——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她又说,“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误区,是完全的西化”;她“对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中国中医界成为主流感到很遗憾”。这些话可谓忠言逆耳。另外,她还介绍说"中医在国外发展得非常好”。——为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其原因有两条:其一,它们都是以中医个体诊所的模式出现(而不是医院);其二,它没有搞所谓的中西医结合。
胡碧玲女士最后还说:“中医在中国没有发展的土壤”。——是不是这样呢?我不能妄下结论。但我们可以看出,她这个话说得相当尖锐,甚至有些难听,也许确实值得我们的一些中医药管理人士认真思考。虽然如此,我还是认为,对于中医的前景,我们不要悲观,不要沮丧,要看到生机和希望。寿人功德自绵绵的中医,自有人传承,自有人护卫,自有人发扬光大。一个“道经千载益光辉”的医学,从来不缺乏信奉者、践行者、拥护者,而“后继乏人乏术”的现象终将得到改观。我们的中医药论坛上不是就活跃着一大批铁杆中医吗?民间的中医药爱好者和自学者不是也不少么?
祝世讷教授说,现在“有大量的难病、新病和各种医学难题需要中医给出自己的‘解’,中医理论发展的前景不可限量。”但是,我认为,它一定要有
适合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一定要摆脱目前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从属和配角地位,一定要摆脱西医思维对它的束缚和干扰,一定要在学术领域自由和自主地发展,而不应当受制于行政命令,也一定要改变目前错误的“以西解中”、“以西化中”的研究方式和临床“结合”方式。现在对中医人来说,很重要的就是要增厚和扩大中医的“土壤”,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和文明的建设,纠正在中医临床、教育和科研方面所存在的种种失误,防止科学主义的继续泛滥和对中医的侵蚀即和平演变。
总之,中医要变,要进步,这是肯定的,自然的;但它又不能变,也不会变——这是指它的理论内核、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中医从来没有“坐拥祖产,长期休眠”,只不过它还在为避免另外一种“消亡”的趋势而继续努力地斗争着。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4-24 19:47 2楼
说的好。赞
2012-04-24 22:00 3楼
中医是什么?只是一种解决医疗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目的是解决民众健康问题。其存在和消亡是由是否能够完成这个目的而存在的。有意义,就存在;无意义,则消亡。
做中医的就要求人家无原则的相信中医,做西医的对不符合自己思维模式的东西大加鞭笞!试问:是谁给了你这种权利可以漠视病人的需求?
职业医师,其工作的终极目的是使用各种方法使病人远离疾病的困扰。中医西医,实践最重要。那些担心中医灭亡的人,是因为没有西医的手段可以获利,所以把捍卫中医做成了金字招牌;那些攻击中医的人有一部分是从来对自己的东西没有自信,亦没有耐心,自己没有价值标准,还固执的把自己看成一棵参天巨葱的人。
作为医师,抛开不合理的行政约束,我们没有资格执拗于自己的想法。凭什么让中医凌驾于病人的利益之上?凭什么不根据病人的需求改进西医?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至唐,方兴盛。就是因为六祖慧能将庄老之学改造了原生态的佛教。西医进入中国不过一二百年,其水土不服的表现愈发明显。专业上缺乏逻辑,诊疗上缺乏人性,其改造已是必然。
你们连问题在哪都不知道,拿着老外的牙慧当成小李飞刀到处伤人,网站,可以成为思维高级点的平台吗?满足不了民众的东西,无论任何,必将消亡!!
2012-04-24 22:37 4楼
中医不会消亡,中医的是国人的生活习惯沿袭的总结精华所在。
⬅ 男女生理功能有别,相同症状的治则各异 老茶馆 薛东庆临证简案之乳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