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医特色莫夸大“坐堂”作用

2012-03-30 10:07 楼主
现在很多人说,中医院大都西化了,要发扬中医药特色不能靠中医院,应该大力发展中医坐堂。笔者不以为然,认为不能一味夸大“坐堂医”这种方式的作用。

中医坐堂的历史渊源

坐堂,是传统中医行医的特有方式。为什么说坐堂而不说坐店、坐房、坐室呢?笔者认为是想通过居处环境的阔绰来表明其诊疗水平和技术实力。

在古代,堂屋是供奉祖宗牌位、举行祭祀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因此,修建时在要求上要比其它房屋庄重、高贵和宽大。中国古代建筑学也有“以堂为尊”之说,久而久之“堂”不仅成了高大、宽敞、富丽之房的代称,也成了权威和地位的象征。所以中医坐堂的“堂”,除了字面含义外,也有自贵的意蕴。

传统中医是“医药不分家”的,“堂”既是治病场所,也是司药的地方,所以古代中医诊所和中药药店都可以“堂”命名。药店有医、医所有药,只是由于解放后,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中医“医药分家”,致使坐堂中医逐渐淡出药店。及至今日,“堂”更多的时候成了中药店的特殊名号,比如“同仁堂”、“德仁堂”。

民国时期,中医成为被取缔对象,中医坐堂的少了,走乡串村的“走方医”多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很多有名的“坐堂”老中医,对中医普遍不受重视感到愤怒;后来毛泽东的“宝库论”使中医受到重视,一些非常有名的“坐堂医”满怀豪情地走进了医院成为了“医院医”,一些以医药并行的“医堂”也因名医匮乏转而偏重卖药而变成了药堂。

坐堂可以,更应重视中医院

20个世纪80年代,衡阳会议召开后,业界普遍认为“中医的春天来到了”。其标志是,中医医院全面开建,这之后中医院成了中医行医的主要场所,中医师全面由“坐堂医”、“走方医”、“乡村医”变成了“医院医”,中医依附药店药堂行医的时代基本告一段落,这是老一辈中医家们为之奔走呼号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

没想到的是,几十年后,很多中医后生们又开始要走出中医院,回到老一辈中医家们聊以谋生的药堂里去。老一辈中医家们要走出药堂进医院,缘起于当时中医没有地位。今一辈中医要告别医院回归药堂,缘于中医的特色“无法”在医院发挥。这一进一出,着实让人感到困惑。

不过笔者想,过去功夫了得的老一辈中医家们,就是因为在药堂里尚不能很好地发展中医药,才要进医院;现在很多已经“不太纯正”的中医后生们,如果放弃中医院这块主阵地,用“半生不熟”的技法在药堂里谋求发展,效果能有多好呢?

应当说中医坐堂,是中医发展的历史产物,有其特殊的历史价值,那么,现在中医坐堂的“堂”里面都有些什么呢?据笔者了解,90%以上都是中药,余下的就是医生自备的针灸、火罐之类的医疗器具。中医坐在药堂里行医的方法和手段,难道在中医院就不能好好施展吗?

说穿了,是因为有些人认为中医院还有一些被认为“非中医”的东西,中医们坐在这里行医很容易被“非中医化”。这样一来,就给人传递出一个信号,只有使用中药和中医传统技法的才能叫中医,舍此,中医就特色不保。

但笔者以为,是否具有中医特色,在医者是否会运用中医思维、中医方法来认识、分析、诊治疾病;至于借助的工具,不必强求。难道,中医院用了CT、MRI就会影响辨证论治的效果吗?现在既然已经花大力气在全国建立了那么多中医院,为何不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发展中医药呢?

单纯中医坐堂不能满足需求

把中医院的积极作用放在一边不说,就算坐堂医可以发挥中医药特色,是否就能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呢?其实,中医坐堂只是中医行医的一种传统方式,它的局限也在于“药堂”里没有现代化的诊疗设施,没有相应的救治手段。如果中医都去坐堂了,若来了危急重症病人,若来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凭什么手段来处置危重病人呢?要知道这是需要多学科协调行动才能完成的技术活。很多急重症在服用中药的同时,还应有必要的检测手段和急救设监护施来支撑。不然的话,即使你有为病人服务的心,病人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来救治的。

因此,中医不仅要发展自己目前的特色,还应参与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医疗救治活动中去,拓展施展自我的平台;这样医生的综合医疗水平才能得到提高,而不是停留在“一根针,一把草”的水平上。我想这也许是老一辈中医家要奔出药堂走进医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总之,中医院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可以传承既有的中医院理论和技艺,又可以借鉴现代科技的诸多成果,与时俱进,开创现代中医药发展模式。“坐堂医”可以作为中医药服务的有益补充模式,让两者相互补充,共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微博·中医药 老茶馆 小青龙汤可动冲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