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谈【二】

2010-02-28 10:43 楼主
1967年夏,笔者下乡住乡卫生院。有人求出诊,到家见一男性青年独自一人平卧平板木条桌,闭眼不动,询之,声音极低微,説今日吐泻十余次,摸四肢冰冷,脉息微弱。那时,基层没有输液条件,只有地段以上医院才有。处方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找人去拿药。次日去复诊,説一剂就泻止下床了,一副药才一角钱,瞩再服一剂,遂康。笔者惊奇中医之余,不解其因。
以后在医院,就留意观察此类患者。同样病情,血压低,手足凉,立即输液生理盐水,见输入2500毫升以上后,肢暖厥回,睁眼语高。笔者更奇四逆汤必有补液之效,但液从何来?
后读王清任【医林改错】吐泻转筋条下説:“如见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此时无论舌干口燥,大渴饮冷,一时饮水数碗,放心用姜附回阳汤,一付可夺命。此法非浅医所能知也”。方名急救回阳汤:党参、附子、干姜、白术、甘草、桃仁、红花。解说若吐泻一见转筋、身凉、汗多,非用此方不可。莫畏病人大渴饮冷不敢用。
至今,笔者仍思考这个问题。静脉血起源于微血络【微循环】静脉端,众多血络如山间小溪,渐汇渐粗大成为静脉容量血脉,再回归中央心脏。输液是直接补入水液,四逆汤必然是调动组织液回归,即自身补液。当吐泻脱水致低血容量休克时,虽大渴饮冷,极度缺水,但组织液并非干竭而四肢皮皱如柴,仍有大量水液在脉外,只是回归乏力。四逆汤必然通过这一途径调水液入脉。
中医説脾统血,妇女崩漏时用归脾汤治之。【直指方】説:“甘草干姜汤治男女诸出血,,胃寒不能行气归元,无力收约其血”。【朱氏集验方】説:“二神汤【即本方】治吐血极妙”。
所谓脾统血,一是人体水液的时空性,水液占有空间,运化在水液中进行,可以说水液是脾主运化的场所,脾主运化正常则水液的容量与质量正常,反之,水液异常则脾运失司。二是静脉回归中央属于脾主运化的升水入脉。脾气健运,静脉血回归正常。其中包括心脏的血泵功能、静脉血管的输送能力、血络静脉端的回收水液能力、血脉中蛋白质的收水能力以及有关的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用脾统血、脾主运化的系统学、社会学专用术语作了总归纳。这是中医学比西医学的高明之处,是高级的人体科学。脾统血也可以説脾统水液。
笔者根据黄帝们的“升降出入”提出“升降宣收”四气,肝脾主升收,肺胃主宣降。所谓收,指从表向里、从下向上、从外向内。就血脉而言,肝脾收升则组织液回归静脉,下肢水液及血液回归中央。心脏性水肿时下肢极肿,乃肝脾运化上升回收乏力。至于血蛋白质低下之水肿,直接原因是肝脾回收不及,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当补肝肾及健脾。
肝脾回收也是程序,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有序进行的程序。肾藏精,主遗传主先天,精是原动力的载体,原动力又称为元气,包括总能源ATP和DNA里潜藏蛰伏的遗传信息。广言之,一切生命力都是元气。元气下根于肾,运用在肺胃。故肖京説:“胃气者元气之用也,元气者胃气之主也”。肾的DNA元气是生命的总设计师和蓝图,是肾精蛋白质和百姓细胞的决策者。肝脾也不例外,肾虚则肝脾失常。肝脾的上升回收之气是肾肺胃总元气的分支。肾属于水而性阴在地,但肾中的阳气却主上升,即黄帝们所说的“地气上为云”,肾不自升,按八卦图应该是化为肝脾上升之气,也就是肾肝脾主升,肾是上升的推动力,肝脾是上升回收的执行者。
肾助肝脾收升,当然有DNA作用,但吐泻急病,不至于DNA有变,此时的肾元气当是DNA以外的未知因素。四逆汤中的附子急温肾阳命门之火,以提肝脾阳气,干姜则有回收水液入脉之功。
张仲景在痰液清稀时,用干姜,上述前贤在吐泻失水及诸出血时用甘草干姜汤,说明干姜温补肝脾阳气,回收水液及血液,加强了肝藏血脾统血统液的功能。
以上是笔者用中医藏象理论作的分析,有待拿来式实验室证实,即“用中医来化西医”,而不是西化派的实验。所谈不确之处,望互相学习提高。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医中的“脾”脏究竟是什么? 老茶馆 关于自衄者愈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