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针灸老师--金伯华单穴治病

2012-03-05 23:20 楼主
金伯华,1933年出生。回族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教授、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中国针灸学会北京学会理事、针法灸法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我在金伯华老师这里学习了单穴治病和手针治痛的方法。



单穴治病



· 曲池 大肠经合穴,多气多血之穴。



位置: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或屈肘横纹头取穴。

作用:宜气行血,搜风利节。清热解表。(曲池配尺泽宣肺止咳,配眼部穴位降压通络)

主治:①胁痛,肋间神经痛

②胃腹痛,风寒走窜,急性胃绞痛。

以上二种情况,如果发病在三日内,一针下去,马上就好。

操作:令患者正坐位挺胸直背,将上肢屈肘放于桌上,取一侧曲池即可(如胁痛则取患侧)。用1.5寸毫针直刺到地部,复提至天部,天地人三次提插后,针刺方向转至肩背部,左右捻转命患者深呼吸,拇指向前捻动,使针感沿臂部向上传导,令患者咳嗽,疼痛即止,起针,让患者活动,深呼吸,直至疼痛会部消失为止。



金伯华老师的治疗经验,用此法治疗胁痛,胃绞痛等30余例,轻者1次,重者3次即愈。



机理:

①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沿上臂循行,入缺盆、络肺、通过横隔,属于大肠。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临床可治胃绞痛。

② 曲池为大肠经合穴,阳明为多血多气之经,而合又有会合之意,恰如百川归入大海,故曲池穴气血最为充盛,具有通调气血,疏经活络之功,用其治胁痛,效果颇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3-05 23:21 2楼
· 攒竹 又名始光,圆柱,夜光,光明



位置:两眉头陷中。

作用:清热祛风,活络明目利膈。醒脑开窍,活血化瘀。

主治:① 呃逆;

② 抽搐;

③ 腰痛;

④ 中风后遗症。



操作:左手食指、中指将患者眉头夹起右手持1.5寸或1寸毫针,向眉梢方向卧刺,左右攒竹取法相同,针呈交叉样,后反复提插捻转3次,每次相隔1至2分钟,每次持续时间0.5分钟,继之拇指向前捻转,留针20分钟,呃逆即止。



机理:

① 攒竹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属膀胱络肾,联系脑及体腔内其他脏腑,因此对于脑病引起的呃逆效果尤佳。

② 本穴所属之经,经巅顶入里联络脑。《针灸大成》记载此穴治“癫邪”,即可治因风邪内动之抽搐。

③ 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
2012-03-05 23:21 3楼
· 公孙



位置: 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据太白1寸。

作用:和胃降逆,理脾散寒,通络止痛。运化水湿,引血下行。

主治:①急性胃疼;

②脾虚头痛。



操作:对急性胃痛患者,,令其平卧,宽衣解带,用28号或30号1.5寸毫针,针尖向心方向直刺到地部,天地人3次提插,达到地部,用雀啄术,同时手揉按胃脘部,以使疼痛缓解,后左侧拇指向前,右侧拇指向后,留针半小时,起针后疼痛即止,对于急性胃痛一次即愈,尤以实证效果最佳,对于头痛,使用公孙宜用补法,使气至病所。



机理:

① 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的洛穴,属脾、络胃,联络脾胃表里2经,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若气滞食积,脾胃壅滞,升降失常,运化失职,而至胃痛,公孙既助胃腑疏导积滞,又助脾脏运化,脾胃调和,气机通畅,疼痛乃愈。

② 公孙是洛穴,通于冲脉,若脾虚痰湿内阻,冲气挟痰上逆而致头痛,用公孙可收到满意效果。
2012-03-05 23:21 4楼
· 太溪 肾经原穴



位置:足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取穴。与昆仑相对。

作用:滋阴退热,壮阳温肾。滋补肝肾,张筋壮骨。肾水肝木,肝肾调和,不易得病。

主治:① 咽干;

② 肾虚头痛;

③ 腰酸腿软。



操作:令患者平卧,宽衣解带,用1.5寸毫针,取双侧太溪,沿内踝骨下沿向昆仑方向直刺,从天部刺至地部,震颤,左右捻转,使患者自觉针下酸、胀、麻,留针30分钟,头痛即止。如腰酸腿软者,次日见效。

咽干者可配口条,针刺同时,不断吞咽唾液;肾虚哮喘者,可加膻中、俞府、彧中。



机理:

① 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原穴,原气输注之处既可益阴,又可补阳,阴虚者灸之可助阳以摄纳,因此太溪可用治肾虚头痛,腰酸腿软等症。

② 肾经直行之脉以肾上通肝过横隔,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因此可治疗咽喉干病症。
2012-03-05 23:22 5楼
· 足跟穴



位置:手掌大陵穴与劳宫穴连线内1/3处取穴。

作用:通络止痛。

主治:足跟痛。



操作:患者直立,左足取右,右足取左(缪刺),1.5寸毫针直刺0.5寸,上下提插,左右捻转,令患者顿足跟,每隔半分钟运针一次,直至患者足跟疼痛消失。如痛点转移到足跟外侧,针刺方向转至母趾方向提插捻转。如疼痛转向内侧,针刺方向转至向外侧提插捻转,留针20分钟,令患者往返行走,直至疼痛小时。



机理: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布于四末儿足跟痛乃足部经外络脉失养,所以用缪刺法治疗效果甚佳。
2012-03-05 23:22 6楼
翳风,是诊断和治疗面瘫的重要穴位。

膻中:冠心病3寸针向鸠尾方向平刺,鸠尾向上平刺。

癔病,泻膻中。

催乳,分向两侧斜刺,先左后右。

哮喘,点膻中。

神志病,泻大椎、陶道,刺膻中。



膝风湿性关节炎:3个穴位不能少,阳陵泉(筋会阳陵),太溪(肾经原穴),绝骨(悬钟,髓之所会)。

亚健康穴位:内关(心包洛穴),,足三里(胃合穴,多气多血),三阴交(健脾益肾平肝),中脘(任脉募穴),加灸神阙。
2012-03-06 19:35 7楼
学习,谢谢分享。
2012-03-06 20:56 8楼
金伯华教授也是我的老师,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学习时,金教授的经验,使我受益匪浅啊。
2012-03-17 00:06 9楼
功德无量,,,,,谢谢,,,
2012-04-12 13:27 10楼
我也想到他学习,请问他传授吗?
⬅ 网友博文:青州行记 (ZL853的空间) 老茶馆 升带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