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科研问题

2012-02-13 10:00 楼主
来源:老式中医 一源的BLOG 作者:向天清

中医的科研是随着多学科、多学派一起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方面是要确立方向;另一方面是要在认识和方法上有统一部署和指示。有了这些统领才能真正在科研道路上迈向新的台阶和跨进新的领域。而避免陷入路子越走越窄的境地。
首先是确立中医基础理论的统帅战略地位,有了这一起点,在认识和方法上就有了统一,整体的计划和步骤。围绕其和谐发展,对锁定中医自身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目标和方向也就自然明晰。
我们就依照前面已经提出的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拿来应用。讨论应用之前先来对目前的现状稍作分析。
中医的科研问题是其学科发展和提高上至关重要的课题。一直以来都是以实验分析研究为主,基础理论研究处于非常弱势的状态,几近于可有可无。正因为如此,中医学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有大的发展,致使在战略指导上缺乏引领的依据和启动的平台,关键在于没有稳固扎实的基础理论根基。
纵观整个科学发展史来看,尤其是现代科学,每一学科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在启动之前已有一项或多项连续或单独的原理,公理或定律等被发现。由此作为起点和平台,前瞻性地为整个学科发展助力。形成快速发展的根基。实际上也就是确立一个关键性的基础理论依据的论点,下一步就是根据各种实际需要围绕其立论来进行佐证其可信度,可检验性,以及证明的程度……等等。这也就是为何需要明理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到中医学,再来看历代的几大流派形成的根源和依据无不如此:滋阴学说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火神中医的“有阳则生,无阳则死”……等等。
从以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中医学要想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就务必需在基础理论方面做出一些必要的调整或补充,在不伤害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思想体系来包容和涵盖原有的内容。并能对未来做出一些前瞻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这将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很久以来,中医临床验案的数量只是在总量上的不断累加,但在实质上并未有大的突破,历代丰富的医案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笔者十多年的思索和近年来的寻访和考察,其初衷和目的就是在尝试建立一套这样能够统一的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就目前而言,这一思想新体系的主体和框架已经建立,也已基本成熟。
再接着前面关于基础理论应用的话题。首先是拨开原有的重重迷雾,在比较笼统和模糊,以及比较乱噪的基础上展开大规模清理,建立一个平台或场地,揳上一个橛(楔)子,以此为核(轴)心,围绕其上下,左右,前后转动,其方式快慢,幅度的一系列组合就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立体生态园地。
这一平台就是一个规则,橛子就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气动力,活动的规律就是基本原理-旋转统一,其快慢速度就是基本定律-加强和减弱以促其旋转统一。由此带上幅度就形成了一个基本模型-旋转开放的圆体,其方式就构成了一个独具一格的方法论。这一整个过程阐明了一个重大的命题- 中医学是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也就形成了一个从确立起源到发展到各个支流的系统整体;以及构成了一个基础理论思想方法的科学新体系。并且不单单仅限于中医学科的应用,从目前的初步探索情况来看,其他学科也同样适用。
在此基础上,要想发挥经典中医学机制的临诊技术,可以在一针(烧山火,透天凉等技法)二灸(特别是用于急救的大灸)三用药(即大剂量破格急救和丹药)方面,理应加大投入应诊的病证范围和数量,以此来丰富和收集,总结,以提高和挖掘中医药宝库的资源,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另一重要的方面就是中西医结合问题。关于怎样结合在方法论一文中已有叙述,这里不再展开。仅就结合的基本层次和步骤作一简要的论述。
根据笔者的初步研究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和发展的阶段:
一,在没有明确的统一理论支持和参照系,盲目地进行机械的中西医配合应用,仅限于技术和药物方面,谈不上是融合与结合,目前基本如此;
二,在明确整体概念的目标后,从两者的配合到结合,能够比较合理的应用,趋利弊害,减少和避免一些毒副作用的发生;
三,在明确的整体恒动目标为观念的平台上,能够辩证、合理、充分地发挥各项现有医疗资源,避免人为的医源性和药源性危害发生,从而由结合上升到融合。
从以上可以看出,现有的中西医结合仅仅只是最为初级的阶段--简单的配合应用。在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的基础上,将会平稳地过渡到第二阶段的结合应用。对于第三阶段的融合来讲,只有在遵循宇宙自然宏观规律的前提下,对物质结构和微观的现代研究才有更深的意义和作用价值才达最终的预期目的。中西医结合的实际操作和临床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是人类新医药学的建立之时。
此外中医学还有一个与其它单一学科不同的特殊情况就是:其基础理论的一旦确立,尤其是在早期,同时就具有理论和假说的双重性质。也就是说其描述性和阐明性是共存的。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描述性是从宏观角度带有粗线条的特征,而阐述性的是从微观或者将是从具体的角度说明,带有更加细分和针对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中医学的假说只要能够确立,可以圆满而无矛盾地对所有已经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解释,并能清晰明确和前瞻性地对现有疑难重大问题做出具有指导性的预言,即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其理论性就已基本形成。这也就是中医假说与理论双重性并存的客观表现。另一方面从本篇的论述来讲,中医学是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性科学。前面讲了,通过任何一个或几个单一学科都是不能完全来证明和解释中医学。由此,中医学自古以来的取类比象,司外揣内和引用多学科择善而从之的方法已经比较相对完美和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从此处来讲又说明了中医学理论的描述性只要能够说明问题,而其阐明性理论的性质也就已经形成,无需再过多地进行重复。只是在某些方面有必要从细节上对其进行细化一些叙述即可。随着应用的发展,阐明性内容的不断增加,其描述性也就逐渐在阶段中被淡化。这也就如同一座大厦整体的地基和框架已经浇铸完毕,剩下的仅是各个楼层的装潢和修饰,以及卫生打扫的问题。如果过多地在描述和阐明这些问题上争论,本身已经偏离了事物的发展本质和发展主题。真正的关键在于是如何去明晰和揭示其本体,以及是否能更加符合客观存在和应用操作的实际。
顺便谈一下药品,医品和人品的问题。
在中药世界里,各种作用的药物呈现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的特色。仅从药性来讲升降沉浮,有性烈和性缓的区别;从药味来讲五味俱全---酸甜苦辣咸;从质地来讲:有质地细密和质地结构疏松之别。从归经功能上:有作用单一和相对综合的差异,顾及的层面和深度以及力量的大小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配伍组合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起的作用因其变动而各不相同。
因此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就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有些药物在功能上相对综合或全面,或在某些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即所谓的毒药。这些药品也往往易被许多医家误解或不能轻易驾驭而搁置尘封。就拿附子一味来说明之,其归经上穿透内外上下十二经脉,无所不达的特性,急剧回阳的独特作用。却让历代无数医家望而却步,以至于视之如虎狼蛇蝎,置之不理,远远避弃。
由药品归类中的特性及组合形成三种风格,激烈、缓慢、平和。有的医家善于应用烈性药品而成其风格。大多是趋于适用缓性或三种综合;更多的是善于缓慢和平和交叉应用。烈性少用或几乎不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已成为当今医界的主流思想。也是自古以来的“攻病为拙,养病为巧”的延续。同时也是目前医界的客观写照。
由药品到人品,从社会现实的例子也可以来说明这一问题。一方面取决于自身,另一方面也在于环境。药物和人同样如此。
一味药物功效再高,如果没有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条件下应用,如配伍的方式或不对症,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会带来反作用或毒副作用。人也如此,象最近的一些网络病毒制作者,其才华不在专业行家之下,但缺乏一个施展其才能的平台和环境,作为属于创造和工作精力旺盛的年龄,犹如压在瓦砾之下逢春的生命,他要顺应自然往上生发,由于条件的相对陋乏,但还是要生发,没有提供其平台,他就要创造条件,偏离了主线,却影响和打乱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局面。以至于造成了大的伤害,反而扩大了危害面。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环境能够给其提供一个适宜的窗口,有了相对合理的规则,加之整个环境中必要的正确引导,让其自由发挥,做到合情合理的发展规律,达到和谐的状态,其自身与环境融为一体,自自然然的进行下去,受益的将是共同的社会生态链。综观近年来的几次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恶性事件的引发,都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中医的科研及思路问题,关键是个立意和战略调配的统战步骤。也就如同教育所言: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还有兵家所言:兵熊一个,将熊一窝。
中医的科研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目前仅靠技术条件是难以解决的,那就是如炼丹的火候问题,完全是一种规律。顺便讲一个关于火候的故事。
在笔者的家乡——博望坡,有一种面点——锅盔。相传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作为行军的主要军粮之一,制作原料和工艺是采用当地盛产的小麦面粉和小麦秸秆作为原料烙制而成的。由于秸秆燃烧的火焰比较柔和,有别于烧和烤制。烙出的锅盔手感很硬,它可以在作战时防止箭穿而护身,但入口咀嚼后与唾液混合很快就能熔化。相当于现代的压缩饼干,很能挡饥。不能不说明在几千年前先祖高明的智慧。
象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明都是依据生活常识,顺应天地造化的自然规律,充分来为人类服务的。关于中医的炼丹和治疗措施,其直观判断火候和病情依据的感应收集都是如此。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2-13 10:01 2楼
来源:老式中医 一源的BLOG 作者:向天清

中医学的教育问题至今已存在整整半个世纪,在数量上成绩确实非常喜人,但在质量上却严重背离预期目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中医教育在起初的战略和方向上存在很大的误区。借用农业发展的一个事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国内某地盛产一种水果,品质俱佳,久负美名。改革开放之后,某国同类的果品一直想进入我国,但国人食用习惯和适中的价格是其拓展市场的最大障碍。后来国外采用向我国同类水果主产区免费赠送果苗的方式,我方欣然接受,当初几年挂果情况和果品品质也确实喜人。又过了几年人们幡然发觉,外来和当地的果品品种质量都同时严重下降。这时才醒悟:由于蜜蜂授粉导致的杂交,两个品种极度退化。随后某国再次向我国提供树苗,从最初赠送变为高价出售,并附加配送了一个锦囊(即栽培的附加条件)-就是要想保持品质,必须隔离种植,以免杂交。再来回顾中医几十年的教育,首重杂交(即结合),前期缺乏隔离,何尝不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已在《独具一格的方法论》一文里谈到,这里不再展开。
其次还有制度方面的问题。关于制度问题我们先从一则渔业故事讲起:内陆某地的一个水库生长着一种只长两寸长的鱼。但人们发现,同样的鱼离开此水库,在其它水域就可长到两斤或数斤。由此引起了鱼类学家的注意,曾召集鱼类生理,病理,饲料,水质,气象等相关专家,多次取样研究,都没有得到满意答案。后来确定某日在水库召开现场研讨会,其结果是水质专家讲水质没有问题,生理病理专家讲也未发现异常,饲料专家讲暂未发现其他营养元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在这次研讨会无果而终散会离开之时,附近一老渔翁从外地回来后听说此事,匆忙来告,一语道破天机:他讲:我们当地渔民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凡在此水库打鱼只能用两寸大网眼的渔网。主要是捉大放小,为了更好的让鱼繁殖,也永远有鱼吃。
在中医目前的教育制度下,现行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就如同是上面故事中的两寸鱼。跳出这一水库(域),就很有可能成长为一条大鱼。
这一结果的导致都是由其教育制度及方式造成的。方式的问题在《旋转统一论》中的传承一项中已经谈到,这里不再赘述。另外也可参考本篇的德政一条。
下面再来看教师的问题。教师的观念决定了学生专业思想观念的导向。半个世纪以来除早期的学院教育曾从民间召集的了一大批具有自学、师承、家传的老中医外,随后也有但数量很少。这些老中医都是具有一定特长和临床能力,传承纯正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新中国的中医教育方面作出了奠基性工作,随着他们的年老和相继去逝,师资受到西医和现代科学的影响也日趋严重。以至于目前在教学第一线,基本上都是学院毕业的,甚者都是毕业后直接教学,脱离了临床。有不少连自身都对中医都存在怀疑,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还有学生的问题。从最近的一份调查来看,现代大学生在目标的定向,社交的障碍,以及经济力量的不足上,都表现出突出的问题。中医学院的学生也不例外。关键的一点是现在的学生看起来个性很突出,但实际上是在缺乏独立思想根基的虚伪和摇摆。
另外还有一点是现有的中医教育内容和制度,使中医成为了一个成才晚熟的专业。中医在传统的传承中并非如此,以往跟师三五年就可独立应诊是很正常的。而现代学生走出校门时,在经过了多年父母供给的上学费用后,需要独立自主时,却面临的年龄,婚姻和就业的压力,至为重要的是对中医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信念危机成为其最大的障碍和难题。学校的有教无导或有教无育,如同是有种无收。
现代的招生制度与传统的培养方式相比,年龄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医最好启蒙教育应在青少年时期,即初中阶段的年龄为佳,中专毕业就可成为实用性人才。而现今中医院校招生的主要是高中毕业生,高中阶段的内容以及大学的不少课程对于中医专业同时学习来讲,基本上都是有些浪费。因此导致其学生知识结构对于学习中医很不适宜,高中阶段基本上是现代思想细化转变的分水岭。这里可以参照中医思维科学研究一条。目前的中医在教育和招生制度上,不管是中专和专科、本科生,进入学校都是一年级。基本没有中医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起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起步较晚,目标不明确,加之需要有个熟悉过程,方法又不对头,难免会走向歧路。
并且笔者还发现有个现象,学习中医大多有此情况,女生不如男生,城市学生不如农村学生,正常家庭的学生不如自身体质或亲友家人有病患的学生。还有一特点就是现代学生看似个性突出,实际上名利私心太重,难以坦诚交流。
笔者的观点是中医学教育的招生制度应从初中开始为主,避免知识和资源浪费。中医教育最好是从娃娃抓起。
另一问题是现今一直在抓的人才工程是从临床一线抽调出一些骨干,再次温习经典,跟随名师学习。这些只是权宜之计,从根本上难以为继。关键是这些人员繁忙的诊务和政务,日常的应酬,年龄不饶的规律,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植物嫁接的规律和现象来说明,选择季节和部位是很关键的。一般来讲嫁接的最好时机是在生命力旺盛的时期,还有就是在根基部位或主干为最佳环节。而现代的师承选择是中壮年,其自身的特点都已成形,其嫁接也仅仅是在整个枝干上增加了一支花色品种,整体和本质上难以得到改善,因此对整株和整个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只是局部和片面的。作为传承的一种方式未尝不可,但把这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难免偏颇。同时也造成了名老中医资源的浪费,使很多中医幼苗(青少年)失去了宝贵的跟师机会。
为避免中医高级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步竞技体育的后尘——奖项多,大众健身欠缺。最好做好大众的普及和大面人才的培养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尤其是现代教育的只重数量而缺少质量,就要采用农学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三系育种法:即在学院或在民间中医中挑选具有相对纯正思维的传统型中医人员(即纯中医)作为原种,这种类型目前已很奇缺。一方面作为保持系垂直繁育,或为种源,或为应用;其次拿出一部分与现有种源杂交,作为种源或进行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在前两种的基础上,具有充足的数量完全拿来用于实际应用,即扩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寻找和合理利用优良的种源种株是其重中之重的核心内容。
⬅ “火神”热的冷思考 老茶馆 靠几位专家能培养出中医药大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