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归经源流初探

2012-02-10 09:17 楼主
来源:中医药在线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黄龙祥

腧穴归经有一个十分漫长而复杂的则演变过程。《黄帝内经》中已记有十一条经脉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并提到手足三阳经、任、督脉及冲脉等九脉脉气所发的部分腧穴。我国最早的一部针灸腧八专著《黄帝明堂经》(简称《明堂》)“共收录349穴,其中也只有叫肢肘膝以下的腧穴被归入相应经脉,其余腧穴皆按部分行排列,并仿《内经》之例,于大部分腧穴下注明“×××脉气所发”字样。到了六朝时期,《产经》一书始将四肢部所有腧穴归入相应经脉,如手阳明大肠经穴为“自商阳至臂?十四穴”,隋唐时期,腧穴归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由杨上善将《黄帝明堂经》所强349穴全部归入相应的经脉、此后王焘、王冰二人也对腧穴归经进行初步研究。我们应当消楚,将《黄帝明堂经》中头面躯干部腧穴全部归经是一项十分复杂、相当困难的工作,这是因为:①这些穴中有些并未注明。“脉气所发”之经。②这些穴中有不少系二条或二条以上脉气所发.腧穴归经,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统一。所以;杨上善、杨玄操.王焘、王冰四大名医的腧穴归经方法各不相同、例如。“龈交”穴,《明堂》未注出“脉气所发”之经。杨上善归入足阳明胃。王焘归入手阳明大肠。王冰分别归入督脉、任脉。
从三人对“龈交”穴归经的不同,可以看到归经方法是不尽相同的,杨氏将“龈交。归入胃经,是据该穴位置及胃经的循行分布,因“龈交在唇内齿上龈缝”,面胃经正好“入上齿中”故归“龈交”穴于胃经,而王焘归经方法是将《甲乙经》四肢经脉与头面躯干部相关行线拼接而成。因此,“水沟” (督脉、手阳明之会)、“兑端”。 (手阳明脉气所发)、“龈交”在同一线上,故均归入“手阳明经”、王冰归经方法与杨氏基本相似,他认为任、督脉同源,“龈交”穴正位于任、督脉的结合部,故分别归入任督二脉。顺便说一下,王冰对于某些交会穴的归经有与杨上善、王焘明显不同之处,既有些交会穴与所交会的经脉距离差不多,王氏不知究竟应将它归入何经,便分别入所交会的各经。如“颧?”穴系“手少阳、太阳之会”,王氏说“此穴中手少阳、太阳脉气惧会于中,等无优劣,故重说于此,下有者同”,于是遂将该穴分别归入“手太阳”、“手少阳”二脉中。杨上善、王焘、王冰归经方法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对于不详脉气所发的腧穴归经上,至于对交会穴的归经尽管也不尽相同,但是所注“脉气所发”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总之,隋唐医家的腧穴归经虽然有所不同,然而他们的归经方法都有其理论依据,从道理上都讲得通,至北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中腧穴的归经及其脉气所发内容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令人费解,例如“天容”穴,《内经》中属足少阳脉,如《灵枢·根结》篇云:足少阳“入于天容、光明。” 《太素》中杨上善两次注作“足少阳脉气所发,杨上善注《明堂》作“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甲乙经》、《外台》均作“手少阳脉气所发”。而《铜人经》卷上却将该穴归入手太阳小肠经,卷中也作“手太阳脉气所”,颇令人费解,杨上善明确指出“手太阳脉未至天容”。由于《铜人经》对宋以后针灸学影响极为深远,自宋以后一直至尽天的针灸书中,均将“天容” 穴下“手少阳脉气所发”改作“手太阳脉气所发“.今人也认定“天容”穴为“手太阳”经穴,对《内经》中将“天容”归足少阳脉文字,反而不可理解。
例如《甲乙经》录《灵枢》之文云“足少阳跟于窍阴,流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原书于“天容”穴下注云“疑误”,今天则径改作“天窗”,令人不可思议。
《铜人经》 将“云门”穴归于手太阴肺经,而宋以前医书皆以此穴为“足太阴脉气所发”。杨上善也将此穴属脾经,现行本《甲乙》作“太阴脉气所发”,而宋臣注《素问》引《甲乙经》仍作“足太阴脉气所发”,现行本《外台》作“手太阴脉气所发”系明人妄改,宋本《外台》仍作“足太阴脉气所发”后入之所以将“足太阴”误作“手太阴”,盖 《甲乙》中“足太阴”中“足”字先脱,后人误将上文“动脉应手”之“手”属下读作“手太阴”,这样的例子在《铜人经》中并非鲜见,而且该书卷上、中、下所载“脉气所发”内容也互有出入,宋以后针灸医籍中对于腧穴归经基本上都与《铜人经》上卷一脉相承,针灸临床强调“经络辨证”而处方选穴注重“循经取穴”,因此,对于现行十四经穴的归经进行认真的考察是很有必要的,以全面了解腧穴归经的历史演变过程。
此外,经穴的终始,古今医书也不尽致例如,《铜人经》、《圣济总录》、《难经集注》等书,胃经穴入皆终于头维穴,三焦经穴皆终于耳门穴,其中胃经止于头维穴,与《素问气府论》相合《十四经发挥》则分别改作承泣穴与丝竹空穴,后世医书多从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以痛为腧治疗经筋病 老茶馆 经外奇穴应系统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