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山脚下的乡村医生

2012-02-08 11:30 楼主
又是一天清晨,重庆市武隆县羊角镇鹅岭村,白马山脚下一间仅有20多个平方米的卫生室的灯像往常一样亮了。药房里,拄着拐杖、穿着白大褂的杜应怀开始忙进忙出。杜应怀在白马山上行医46年,如今,这间只有3个床位、一个医生的卫生室,承担起了鹅岭村方圆7公里1476人的日常医疗。

鹅岭村人眼中的“健康守护神”

走进卫生室,浓郁的中草药味扑鼻而来。

“别小看这些药,它们是宝。”指着各种中草药,杜应怀说,这里的中草药起码数百种,有些是自己去山上采回来的。

18岁那年,杜应怀踏上了行医之路。1965年至今,46年间,一根木棍,一身蓝布衣,一个黑褐色的破旧药箱,是杜应怀走家串户的所有行头。药箱上鲜艳的红“十”字,如一面红旗,支撑、鼓励着杜应怀。

杜应怀,一个鹅岭村人闭着眼睛也能想起模样的乡村医生,村民们无论是大病还是小恙,随喊随到,在鹅岭村人心中,杜应怀是“健康守护神”。

风雨无阻 救人如救火

2008年的一个冬夜,是杜应怀46年“赤脚医生”生涯中的一缩影。

当夜,窗外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地发抖。劳累一天的村民已进入梦乡,杜应怀也上床休息了。

“咚咚咚!”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整个山村的宁静。“谁呀,来了来了。”没等外面的人出声,杜应怀连忙披衣起床。门刚开了一条缝,“扑通”一声,微弱灯光下,一个人扑进屋内,栽倒在地。定睛一看,是村民周中伦。

“杜……杜医生,我老婆吐血吐得厉害,你去看看吧!”周中伦的妻子王远芳患有结核病,杜应怀为其治病已有半年。

抓起一只手电筒,杜应怀挎着药箱,立即出门。周中伦的家在10公里外,沿途是山路,狭窄、陡峭,即使是白天,行走也得十分小心,否则极有可能坠入悬崖。

平时需要90分钟才能到达的路程,当晚,只用了50分钟就到达。

回忆起当夜的情形,杜应怀至今还有点害怕。

赶到周中伦家时,王远芳已奄奄一息,床上血迹斑斑。杜应怀立即给王远芳做检查,发现患者喉咙被凝结的血块堵住。须马上疏通,但没有吸痰器,怎么办?杜应怀当机立断,吩咐周中伦拿来一根筷子,撬开王远芳嘴巴,伸出手指给病人掏喉咙。血块终于被清除,病人转危为安。

自垫药费情系贫困患者

2006年,为了方便村民看病,杜应怀拿出自己仅有的3万元积蓄,在海拔1400多米的半山腰,盖起了这间鹅岭村卫生室。

不仅如此,杜应怀还自垫药费,给贫困村民治病。

杜应怀是周中伦夫妻两人的救命恩人。20年前,周中伦患上肺结核,在医院用尽一切办法也不见好转。回到村里,杜应怀认为中药治疗还有希望。但是,久病致贫的周中伦已无力承担医疗费了,准备放弃治疗。

“没钱也得救人。”收入微薄的杜应怀,自垫药费,用时7个月,治好了周中伦的病。

杜应怀每年接诊病人3000余人次,46年来,服务村民上10万人次。如今,曾经满头黑发的杜应怀已满头白发。

春去秋来,无论风霜雨雪,还是酷暑严寒,一只破旧的药箱伴随着杜应怀,走遍了鹅岭村家家户户,踏遍了白马山深沟险壑,托起了广大村民的健康。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苍耳子散治鼻渊 老茶馆 脂肪液化试试局部外敷白糖加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