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2012-02-06 19:50 楼主
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李 菲 ,葛宝和
中医治病八法,即汗、吐、下、消、温、补、和、清法。临床中常以此为治病纲领,依据药物的特性,以偏纠偏,而在针灸治疗中,八法同样运用于其中,只是通过穴位的特性、针刺深浅、针刺手法以及经络辨证取穴等角度体现。
1.汗法
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针灸中的汗法可通过腧穴特性、配伍组方以及针刺手法达到解表驱邪的作用,透外在之邪,既可解表散寒又可疏解风热,《玉龙赋》 中有“泻合谷补复溜止汗,伤寒有汗,补合谷泻复溜发汗”,在针刺深浅和取穴上,《医学入门》 记载有:“汗,针合谷人二分,行九九数,搓数十次,男左搓、女右搓,得汗行泻法,汗止身温出针”;《针灸神书·琼瑶神书地部》 中也有:“先取复溜二穴,太冲二穴,外关二穴。先用气上一次,搓数十次,补七次,又搓数十次,有补三次。汗微出,极重搓数十次,有用气上一次,⋯⋯又用复溜,气下重按一次。”外感病症,初起外感症状,浅刺取其皮气,使邪有出路,外透其邪,临床常用取穴为大椎、外关、风池、列缺、合谷。风寒者加用风门、肺俞,并可配用烧山火手法,使其产生热感发汗;风热者加曲池、尺泽等,则可在大椎穴处点刺放血或是行透天凉手法清透表热。
2.吐法
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适用于胸脘胀闷不适、宿食壅阻胃脘、中风痰阻等。在《医学人门》记载:“吐,针内关人三分,先补六次,泻三次,行子午捣臼法三次,提气上行,又推战一次,病人多呼几次,即吐”;《针灸神书-琼瑶神书地部》中有:“先取曲池二穴、内关二穴。先用气上一穴,补三次,顺摇摇十七次,循三次,用搓数次,气上一次,横摇血逆逆,多循循,七七遭”。即多以穴位与手法相合并结合呼吸等,针灸取穴为内关、中脘、气海。而探吐之法易耗伤脾胃之气,故应取用中脘补益胃气,气海调节气机。现在临床中较少使用。
3.下法
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素问·针解》中有:“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病证有实虚之分,实证常用泻火通便、清肠导滞,虚者补虚通便、健脾通便等。常用穴位有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泻火者可加用支沟、天枢等行提插泻法,寒结于内可用灸法;补虚者加用气海行补法。
4. 温法
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因寒邪停滞部位不同,又可有温中祛寒、温经散寒、温补元阳等。另因寒证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常会与阳虚并存,有时临床中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针灸中常用温补穴位如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行提插补法,有时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加用灸法,如病人长年哮喘病史,冬季加重,夏季明显缓解,则可通过单用背俞穴温和灸祛除里寒、温补肺肾之气。温通之法的应用又如临床常见的骨痹的患者,天冷加重,遇暖则缓解,多以老人居多,久病关节变形,病邪停滞不行,瘀阻经络,多以局部取穴为主,针刺可以起到通经活络、缓急止痛作用,温针灸的效果更加显著。
5.和法
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和法贯穿在整个的中医思想,并与其他八法杂糅相用,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应用范围较广。如调和脾胃常用中脘、内关、天枢、足三里等穴,即可用于饮食壅滞、胃脘不适时,又可用于脾胃虚寒的腹泻;脾阳虚时用神阙穴隔姜灸,肾阳不足时又可神阙穴隔附子灸。当内有邪实,消导和之,用之可下,非有形之邪,用之可和;调和营卫时,针刺应注意深浅,辨证而取之,做到刺营无伤卫,刺卫无伤营;疏肝理脾时常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足三里、三阴交补法,太冲行泻法。
6.清法
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因热邪侵袭部位不同,如在气分、营分、血分、脏腑等,故针灸临床中多取用不同的热性穴位如大椎、外关、曲池等退表热,《穴性赋》中有:“合谷不但清气分,且清头面诸窍热,⋯⋯大椎陶道退热兼清热,⋯ ⋯,身热曲池有特效,其功则在清气分。”若起病较急,可选远端井穴或经验用穴点刺放血,如麦粒肿或结膜炎可以选用耳尖,或是背俞穴、厉兑点刺放血治疗。若热在脏腑时,可求脏腑诸俞穴,脏热当清,腑病当泻,常泻荥穴或是根据五腧穴五行属性泻其子进行治疗,如清肺热常用鱼际、尺泽;清神开窍可用人中、十宣行重刺激手法。
7.消法
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属体内积滞者,如饮食停滞脾胃者,可以用内关、中脘、足三里;痰湿停留者,可用丰隆、阴陵泉;瘀血阻滞可以加用天枢、血海、地机等。而属于机体皮肤或经筋邪气留滞者,多在病变局部取穴,可以使用不同的刺法如傍刺、围刺、合谷刺等,针对病位治疗。
8.补法
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治疗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针灸中常用俞募配穴,脏病多取背俞穴,腑病多取募穴、下合穴。还可使用补泻手法,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复式手法如烧山火。另外,温补阳气时可加用灸法,如温补元阳常用气海、关元、肾俞、命门,灸法可以使用隔附子灸;温补脾胃常用中脘、足三里,灸法可以使用隔姜灸。《灵枢·背腧》日:“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除此之外,针灸中也可以根据各经五腧穴的五行属性使用五行补泻,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或是根据子午流注等时问中医学来治疗,如临床中常在下午时治疗失眠效果较佳,夏季时治疗虚寒性疾病常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9.小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是关于中医治病纲领最早的记述,至清代由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较早归纳了中医治病八法,即汗、吐、下、消、温、补、和、清法。八法虽指导临床用药,同样也适用于针灸临床,通过取穴、针刺手法等相互配合来体现,但正如《医学心悟》书中提及:“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同样,在针灸取穴中辨证论治,寻求组方精妙,相合而用取其妙。针灸治疗作为中医临床中的一个特殊分支,用人体周身穴位与针刺手法相结合,通过调动患者自身气机,可使机体由失衡归于平衡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2-07 02:04 2楼
谢谢楼主分享
2012-03-11 22:05 3楼
这个非常好, 收藏了, 谢谢
⬅ 位尊更应少选医 老茶馆 慢性咽炎方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