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尚志钧教授和他的本草人生

2012-02-06 10:05 楼主
来源:中医e百 作者:倪项根(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尚志钧教授是我国著名本草文献学家,新中国本草古籍辑复研究的奠基人。

他一生沉潜于本草文献的搜集、整理、校勘、辑复工作。风雨晨昏,心无旁骛,成为实实在在的国之重宝、学之楷模,却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的事迹和成就。

尚志钧1918年出生于全椒县东乡西观圩小庄一农民家庭,自幼喜好中医药典籍。在弱冠读经之时,已能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中医启蒙读物。上个世纪40年代起,他接受族兄尚启东老中医“医药文献整理大有可为”的建议。从此专注于本草文献研究,至今已越半个多世纪,并在本草文献研究中摸索出一套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整复的第一部本草著作是《新修本草》,初以明代《本草纲目》为底本,花了几年工夫,行将完成之时,才领悟了李时珍所引是从《证类本草》转录的资料,不是第一手资料,不能作为辑佚依据。于是断然推翻原稿。复借赴北京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药进修班之便,苦钻北京图书馆藏书,其间得以借阅赵燏黄先生本草善本藏书,并不断得到范行准先生审阅指导。最后,他接受范行准先生的建议,以卷子本为辑佚底本,再次作了大量修改与补充,直到1981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前后历时32年,稿凡三易,终于填补了本草文献辑复工作的空白,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被认为是本草文献整复中的一大成就。由于该书的巨大学术价值,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4年7月修订再版。此书获得200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今年又获得安徽图书奖一等奖。

多年来,尚老搜集阅读了大量有关书籍,不仅得见一些孤本、善本本草古籍,还手抄笔录积累了大量资料,全面系统核实了一
些文献记载,建立了本草书籍、本草人物及单味药物3个系统的卡片档案,由源及流地加以整理。作为整个本草研究的开始,他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宋以前本草,以此为突破口,上溯下引,追根问底,查清药物运用的概貌。从1962年起,尚老又着手整理《肘后方》,并于1966年基本完成。以这两条线为基础,旁征博引,上下串通,构成辑佚医药方书的一个联络网图,进入了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佳境。先后出版了许多辑本,如1981年的《新修本草》辑本,1983年的《补辑肘后方》,1985年的《名医别录》辑本,1987年的《吴普本草》,1989年的《脏腑病因条辨》、《历代中药文献精华》,1990年的《雷公炮炙论》和《濒湖炮炙法》合刊,1994年的《金陵版<本草纲目>校注》,以及《神农本草经点校》、《海药本草》、《本草图经》、《日华子本草》、《本草拾遗》、《药性论》、《神农本草经集注》、《药对》等。其中,大部分著作已由人民卫生、华夏、科技文献以及安徽科技等多家出版社出版。少数尚未正式出版的著作也正在积极谋划中。60多年来,除了“文革”十年的被迫放弃,他总共撰写并发表有相当学术分量的论文268篇,给本草文献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思路与方法。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本草古籍深深地改变了尚志钧的人生轨迹,同时,尚志钧也改变了我国本草文献研究的格局。如果没有他坚苦卓绝的努力和拼搏,钩沉辑复整理出一部又一部的本草古籍,今天医史文献学科的工作者又该从哪里入手进行研究。

在基本按历史年代顺序研究我国重要本草古籍之外,尚老还出于对古代典籍的另一种思路的研读,他充分利用自己深厚的本草基原和现代植物学分类知识,对《诗经》、《山海经》、《五十二病方》三部先秦古籍中的药用植物和药物进行了从源到流的考证,给后世学者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研究资料。

尚老不仅以他的一丝不苟和孜孜不倦影响着身边的人,还通过他的著作和论文影响着全国各地的老中青三代学人乃至海外的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的郑金生研究员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也正是通过他的穿针引线,才实现了日本茨城大学著名本草学者真柳诚教授亲自来到中国安徽芜湖当面拜访尚老,成就了当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如今,我国台湾的高校里,有关本草学课程的参考书,大部分也是出自尚老之手的。

诚如郑金生老师所言:尚老虽然身居芜湖,但受过他教诲之恩的学生却散布全国。太原的赵怀舟,合肥的任何、胡世杰,六安的陶国水等等,大约都能算是尚老的学生吧。而在我的心中,也早已把自己忝列于先生的门墙了。

此外,在年近八十的时候,先生把自己多年的养生保健的心得体会按照不同的主题写成一篇一篇的小文章,如今,这些小文章已经成为他所在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料,大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先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给人们的健康长寿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通过60余年的潜心研究所品尝的酸甜苦辣,尚志钧教授坚持认为,一个合格的本草文献研究者,知识面应广,而研究的领域必须缩小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求深入而有创见;治学态度必须十分严谨,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要急于发表仓促的论断或臆测。他认为,对本草资料要掌握得娴熟,理论基础要雄厚,临床实践要有一定根底。对尚老而言,今日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他六十余年如一日地孜孜以求,坚持学贵乎博,业贵乎专的结果。令人欣慰的是,有关尚志钧学术思想研究的课题早已通过立项,并获得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经费资助。现在此课题即将进入扫尾阶段,有望于2008年上半年以正式出版物的形式公之于众。相信,到那个时候,将会有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浩浩长江因为归入大海而生生不息。愿尚老的本草文献研究的学问之道能走进更多人的心中而化为永恒。

2008年的2月4日是这位一生特立独行、默默耕耘在本草园地的老人九十岁寿辰。老人经常说,以他现在的身体素质,如果不得癌症的话,他应该可以活到一百岁以上。我作为一个本草文献的爱好者,虔诚地为老爷子写了一首贺寿小诗,谨此来表达我对老人的无限祝福:

一路风尘一路霜,
宝刀不老竞锋芒。
寿登耄耋意何在?
本草人生诉衷肠。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药性歌括四百味》校勘一得 老茶馆 再读《本草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