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验三则

2012-01-20 15:56 楼主
经方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经方以其“药少而精、出神入化、起死回生、效如桴鼓”而著称,笔者有幸跟随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学习,在恩师的指导下,临床常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疾病及慢性病,疗效满意,现将三则验案整理如下:

桂枝汤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病例:谢谢某,女,51岁,2004年9月初诊:一周前淋雨后,发热恶寒,头剧痛,全身酸胀疼痛,鼻流清涕。经西药治疗一周后,仍低热,且汗出恶风,动则汗出明显,头隐隐作痛,鼻流清涕,遇风寒加重,舌苔白,脉浮弱。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为:太阳表虚中风证。予以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服一剂药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又继服两剂,痊愈。

桂枝汤为《伤寒论》开篇第一方,被誉为“群方之魁”,虽寥寥几味,如方证对应,其效非凡。《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本案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初始,依据胡希恕经方理论学说,应是太阳表实证,当用麻黄汤治之,由于初始用西医疗法治疗,致使发汗太过,转变为太阳表虚证,当用桂枝汤治之。该方临床运用极为广泛,凡证见汗出、恶风、头痛、发热、脉浮缓的表现,即可用桂枝汤治之,无不效验。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病例:段某,男,5岁,2004年12月就诊。家长诉患儿自2001年春季感冒后,每逢冬春易患感冒、咳嗽难愈,近日又发咳嗽,鼻流清涕、阵发喘逆,服用阿莫西林、红霉素等抗生素,效果不佳,且增呕吐,停用西药后呕止,但咳喘仍重,痰多色白,汗出恶风,苔白,脉细缓。予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炒杏仁10克,厚朴10克,生姜12克,大枣4枚。上药一剂服用一天半,连服3剂后,咳喘减轻,又继服6剂诸症消失。

该患儿仅服3剂明显见效,诸症减轻。由此笔者想到了《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条文。患儿有汗,为太阳表虚中风证,又有咳喘之疾,当桂枝汤原方加厚朴、杏仁2味。厚朴、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定喘,证、方、药相对应。据冯老师临床经验,咳喘患者不论新久,不论是慢性气管炎、咽喉炎、还是感冒等病,如排除实热证,再审有本方证则可用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

治疗低热

病例:余某,女,21岁,身孕8月。2008年9月初诊:感冒后,低热不退两月余,且下午明显,西医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现症见:口干欲饮热水,时有口苦,食欲尚可,四肢逆冷,脉沉细,苔白微腻。因该患者为孕妇,为安全起见,笔者特电话请教冯世纶老师。老师考虑为半表半里厥阴病,建议试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处方:柴胡12克,桂枝10克,干姜6克,天花粉15克,生牡蛎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6克。服一剂药后,体温降至正常,未再服药,患者自服药后,体温一直正常,两月后产一健康男婴。

厥阴病的实质历代争论不休,现代经方大师胡希恕认为:“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是与少阳病在同一病位而阴阳相对立的一类病证,厥阴病属半表半里阴证,是以虚寒为病根,只是阴寒之极乃自虚阳上亢,为上热下寒之证,若与少阴证比较,少阴为虚之极,而厥阴为寒之极,寒极似阳,故反有热候。”依据六经辨证(实是六病),患者为半表半里厥阴病,口干欲饮热水、时而口苦、四逆为半表半里阴证,邪无直接的出路,故最易寒郁化热,呈上热下寒之证,当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之。方证对应,故疗效确切。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2-11 10:25 2楼
来源:互联网 作者:陈桂敏(河北省张家口医学院中医系)

笔者于《金匮要略》教学之余兼从临床工作,临床中常用经方治疗内、妇科疾病,结果药到辄效,现举数例如下。
1、顽固性痛经
李某,43岁,1996年3月12日初诊。自述有痛经病史,近10年来症状逐渐加重。每次月经初期,量极少,腹痛如绞,腰痛如折,伴冷汗淋漓、面色苍白、手足厥冷,上述症状持续1天左右,月经量渐增,色淡夹有瘀块,痛势始得缓解。妇科检查确诊为“了宫内膜异位症”。服用丹那A+后,痛经可暂时缓解,但药停则复作,且添月经紊乱,遂求中医治疗。刻诊:月经初潮,上症仍在,脉象沉涩无力,舌淡暗,有瘀斑,面色晦暗,口唇干燥不欲饮,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脉症合参,辨属冲任虚寒,血瘀阻滞。立法温经止痛,养血祛瘀。方用《金匮要略》温经汤加减:当归10g,党参10g,川芎10g,白芍12g,淡吴萸8g,桂枝10g,黄芪20g,艾叶10g,半夏8g,灵脂10g,生、炒蒲黄各8g,炙甘草6g。日1剂,水煎服。仅服药1剂,当晚痛经即减其大半,继服3剂,痛经乃止。嘱其下次月经来前3天开始服药至月经结束,并坚持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资巩固。4月12日月经如期来潮,未觉有痛经之苦,患者欣喜来告,并言不愿继续服药,笔者允之,嘱其视情而定。仅服药4剂,20多年痛经病疾竞获痊愈。后经随访1年余,痛经终未再作。
2、术后肠粘连
程某,女,34岁,1998年s月8日初诊。患者脐周围隐隐作痛7年余,近2年发作频繁,发时脘闷纳呆,肠鸣,腰困痛。腹诊可闻及肠鸣音,腹软,下腹部可触及剖腹产术后疤痕。舌质淡,苔白滑,大便量少,小便正常。据症可知,此属《金匮要略》痰饮病。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水饮内停肠问。治遵《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法当健脾温阳,镯饮利水。处以己椒苈黄丸合苓桂术甘汤原方,日1剂,水煎服。服药5剂,患者大便次数增至一日3次一4次,质软,腹部疼痛减轻,肠鸣音范围较前缩小。守方继服13剂后,诸症基本消失,唯腹诊时右上腹部稍有肠鸣音,故在上方基础上加大药量,并伍杜仲30g、川断30g、大枣10枚、草寇15g,诸药共为细末,做成蜜丸,调理月余告愈。随访2年,病未复作。
3、湿疹
陈某,男,41岁,1997年11月11日初诊。患者腰部、双大腿内侧出现大片暗红色丘疹,痒甚,搔之渗液,历半月余。询知,常居住潮湿。观其体形肥胖,不时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苔白腻。此乃阳虚汗出当风,湿毒内侵之湿疹。治宜解毒透疹,兼扶阳气。
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薏苡仁30g,苦参15g,蒺黎15g,土茯苓30g,紫草10g,红藤20,生附子8g生甘草10g。日1剂,头两煎内服,第三煎加水1000ml,煎煮片刻,热敷患部。服药期问忌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特别要忌茶(土茯苓内服时要忌茶,否则会导致脱发)。5剂后,疹退大半,但仍痒,又守方继服5剂后,疹消痒除,肤色如常,病获痊愈。
2012-02-20 21:47 3楼
路过!!!!!!!!!!!!
2012-03-04 20:40 4楼
一路走来一路看着揍热闹。
⬅ 犀角地黄汤合四妙丸治丹毒 老茶馆 妇科良药艾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