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验案9则

2012-01-19 09:42 楼主
例一 俞,女,暴寒外束,痰饮内聚,支塞于肺,肃降失司,气喘咳嗽大发,故日夜不能平卧,形寒怯冷,纳少泛恶,苔白腻,脉浮弦而滑。拟小青龙汤加减。疏解外邪,温化痰饮。蜜炙麻黄1.2克 川桂枝2.4克 云苓9克 姜半夏6 克 五味子1.2克 淡干姜1.2克 炙苏子6克 光杏仁9克 熟附片3克 鹅管石(煅)3克 哮吼紫金丹2粒(另吞),连服两天。

二诊:服小青龙汤两剂,气喘咳嗽,日中大减,夜则依然,纳少泛恶。苔薄腻,脉弦滑,夜为阴盛之时,饮邪窃居阳位,阻塞气机,肺胃下降之令失司,再以温化饮邪,肃降肺气。川桂枝2.4克 云苓9克 姜半夏6克 橘红3克 五味子 1.2克 淡干姜 1.2克 水炙远志 1.5克 光杏仁 9克 炙苏子15克 旋覆花(包)15克 熟附片3克 鹅管石3克(煅)

三诊:气喘咳嗽,夜亦减轻,泛恶亦止,惟痰饮根株已久,一时难以骤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今拟理脾肃肺,温化痰饮。原方去旋覆花、远志M味,加生白术15克,炒补骨脂 15克。(《丁甘仁医案》)

例二季X ,女,年约30岁。咳喘,倚息不得卧,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胸闷不舒,心痛彻背。脉沉而滑,舌苔白腻,此风寒痰饮,内外搏结,肺气不得下降而成肺胀也。用小青龙汤以驱风寒,合瓜萎薤白汤以蠲痰饮。麻黄1.2克 桂枝1.2克 淡干姜1.5克 北细辛1.2克 生白芍4石克 五味子1.5克 甘草1石克 瓜萎仁9 克(杵)干薤白9克(白酒洗、捣)姜半夏9克

次诊:服后得汗,而寒热喘息俱平,惟身痛咳嗽未已,易方以桂枝汤和营卫,加干姜、五味子各1.5克,细辛0.9克以治咳。一剂效,二剂更瘥,……不复延诊,遂渐愈。
巛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袁桂生医案)

例三 俞,男,60岁,10月。脾阳虚则积湿为痰,肾阳惫则蓄水成饮。饮痰上泛,咳嗽气逆,痰味带咸,形寒畏冷, 脉象滑而无力,舌苔薄腻,体虽虚腻补难投,虑为痰饮树帜耳。 炮姜3克拌捣 炒五味子2.1克 细辛2.4克 姜夏6克 茯苓12克 炙橘红4.5克 金沸梗9克(包)煅代赭石 15克 煅灵磁石 15克 炒杜仲 12克 沉香末 1.8克(分冲)炙紫苑9克 红枣3枚
(《叶熙春医案》)

例四 邓X,女,48岁,巳婚。入院日期;1963年6月15日。 因浮肿气短半年,一周来加重而入院。于1961年工月感冒后,开始咳嗽气短,下肢逐渐浮肿,心下痞满,咳吐白痰,尿少,既往有八年慢性咳嗽史。脉弦细数,苔白唇色紫。西医诊为慢性肺心病。

辨证:心肾阳虚,水饮内停,痰湿阻遏,肺气壅塞。

治法:清宣肺金,降气化痰,温阳利湿之法。

方药:越婢合真武汤加减:生石膏12克 麻黄3克 甘草9克 云苓12克 白术9克 杭芍9克 附子6克 生姜9克 大枣(擘)5枚 车
前子15克 白茅根30克 杏仁9克上药服 3剂后,尿量增加,每日达 1500~1900毫升,下
肢浮肿明显减退。服5剂后,浮肿不显,肝大回缩,咳嗽减轻,于上方加入厚朴6克,陈皮6克,气喘亦减,仅有胸闷,故上方去白茅根、车前子、厚朴,加苏子9克,再进5剂后,症状减轻,仍咳嗽未愈,乃肺气不宣所致,故改投宽胸理气清肺之法,方用厚朴麻黄汤加减,方药如下:厚朴6克 麻黄3克 半夏9克 杏仁9克 甘草9克沙参18克 小麦30克 茯苓9克 细辛3克 五味子6克
生姜4.5克服上方后症状已大减,……病情稳定。
巛赵锡武医疗经验》)

例五 王x x,男,45岁。
外感风寒,引动痰饮,肺气不宣,咳嗽胸痛,喘息不能
平卧。舌苔薄腻,脉滑实。X线胸部透视为“渗出性胸膜炎”。
乃饮邪积于胸胁之间,证属悬饮,治拟疏风宣肺,攻逐水饮。
叶苏梗10克 甜葶苈1.5克 炙紫苑5克 苏子10克
桔梗5克 杏仁9克 竹茹10克 陈皮6克 制半夏10克
茯苓12克 吴萸1.5克 瓜萎仁10克 蛤壳30克 天将
壳10克 广郁金10克
控涎丹2克(包)
服药3剂喘平,一月后再发,原方续服又效。
巛黄一峰医案医话集》
例六 李X x,女,30岁,初诊日期:1971年12月 20日。
因渗出性胸膜炎入院,身热巳退,胸痛渐除,惟头晕,
全身乏力,月经多,夜寐不安,小便色赤,脉细数。苔薄白,
舌质红,口苦,以清余邪为治。方药:

野百合12克 党参9克 车前子6克 生地黄12克
白茅根24克 竹叶卷心9克 甘草梢6克 天麦冬各9克
大小蓟各6克3剂。
12月22日(二诊):胸透积水巳全消,小便色转黄,惬
四肢乏力,头眩、咽干唇燥,苔腻,口苦,脉微数,以益肺
清解为续,方药如下:
野百合12克 生地黄12克 苡仁12克 北沙参9克
冬瓜子12克 党参9克 白术9克 白茅根24克 茯苓12
克 天麦冬各9克 竹叶卷心9克3剂。
12月24日(三诊):小便巳清,夜寐欠安,脉细数,苔
厚见于根部,口苦。以硫清为续,方药如下:
柴胡4.5克 野百合12克 生地黄12克 白茅根24
克 焦枣仁9克 柏子仁9克 神曲9克 蕾香6克 佩兰
9克 天麦冬各9克 竹叶卷心9克4剂。
(何任:热病余邪,《新中医》4:22f 1979)
例七 董X X,女,56岁,病历号:121351。因咳嗽三
月,气短、心悸加重,于12月28日急诊入院。患者二十余
年来,经常咳嗽气喘,近五、六年来,发作频繁,甚则卧床
不起,入院前三天更加重,咳嗽气急。吐白色泡沫痰,不能
平卧,夜间阵发性咳嗽日渐加重,食欲减退,上腹部胀满,
口渴不欲饮。经西医全面检查,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皿
度心力衰竭,甲状腺腺瘤,双侧胸腔积液。脉细数无力,舌
苔薄白,质淡。
辨证:阳虚水逆,上凌心肺,心阳不振,肾不纳气,肺
气不宣。
治法:温阳行水。养心宣肺,壮元阳,消阴翳,逐留垢,
降水逆。
方药:真武、越婢、生脉加减。
黑附片9克 杭芍12克 生姜9克 大枣(擘)6枚
党参18克 麦冬12克 五味子6克 鲜白茅根60克 主
石膏15克 麻黄4.5克 甘草9克 云苓15克 白术9克
配以氧气吸入,上方服2剂后,喘咳气短悉减,睡眠好
转,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减轻,但仍胸胁满闷,前方加活血
理气镇摄之品:苏木12克,枳壳6克,龙牡各15克。入院
19天已不喘,活动如常,一般情况较好,仍有胃院作胀,头
痛,心下痞硬,改用通阳宣痹,利湿化痰之品。方药:
全瓜萎30克 薤白12克 半夏12克 云苓12克 陈
皮9克 积实6克 竹茹12克 丹参12克 杜仲12克 桑
寄生30克 牛膝1T克
后因感冒经治而愈,经西医检查肝大回缩至肋下2厘米,
心率 75次/分,律齐,心衰已控制,出院疗养。
巛赵锡武医疗经验》)
例八 张x x,男,54岁,病历号:107392。
咳喘已五年,近两周来咳嗽气短不能平卧而入院。五年
前诊为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经用中西药后心力衰竭控制。
本次入院系因感冒咳喘发作。痰多粘稠,肢肿尿少,心下痞
满,腹胀不适而急诊入院。经检查诊为慢性气管炎、阻塞性
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皿度。唇紫,苔自腻,
脉弦滑而数。
辨证:心肾阳虚,痰湿阻滞。
治法:温阳利水,蠲饮化湿。
方药:消水圣愈汤。
桂枝9克 甘草9克 麻黄4.5克 黑附片9克 知母
9克 防己 12克 生姜9克 杏仁9克 大枣(擘)6枚

服药后尿量增多,每日达1500毫升以上,最多达3300
毫升,水肿渐消,咳喘吐痰减轻。住院第十三天时,水肿显
著消退,腹水征转阴性,仅小腿微肿。改用益气养心,清肺
化痰之剂。方药:
党参15克 麦冬12克 五味子6克 杏仁9克 甘草
9克 生石膏9克 麻黄15克 小麦30克 远志a克 茯
苓12克
3剂后,咳喘虽减,但尿量显著减少,浮肿大显,又继
用消水圣愈汤并加茯苔3O审.车前子(包)30克,尿量明
显增多而浮肿消退,咳喘亦减,精神食欲均好,心率84
次/分,临床表明心衰已控制。
巛赵锡武医疗经验}))
例九 游x x,男,24岁。病历号:124832
三年来心悸气短,近七个月来症状尤甚,1964年4月
29日入院。于1960年查体时发现风湿性心脏病,当时无自
觉不适,重体力劳动后稍觉心悸,未曾治疗。1964年以来渐
觉纳差,院腹胀满,活动后心悸气短明显,同时出现下肢浮
肿。经治疗病情仍有反复发作,近因病情加重而来治疗。唇
紫,巩膜黄染,结合膜充血,经西医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
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原性肝硬化,心力
衰竭Ⅱ度,舌质暗红,面色黛黑少华,脉结代。
辨证:心肾阳衰,兼见血瘀。
治法:温肾助阳,佐以化瘀。
方药:
附子9克 杭芍 30克云苓18克 白术15克 生姜。
9克 肉桂6克(后下)沉香6克(后下) 当归12克 红
花 12克 自茅根 30克 藕节 10 枚
上药服5剂后,症状改善,尿量由 300~500毫升/日,
增到 1300~1700毫升/日。心衰情况明显好转,一般情况尚
佳,活动后未见明显心悸,无咳喘,能平卧,腹水征(-),浮
肿消失,肝回缩,说明本次心衰得以控制。心电图检查:心
房纤颤仍有,出院后继续观察。
巛赵锡武医疗经验
[评按]痰饮是体内水液代谢谢病理性产物,又是水液内
停不得输化的病证,且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
的总称,狭义者是其中类型之一。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
又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散在于胃肠者为痰饮;
饮流胁下者为悬饮;淫溢四肢肌肉者为溢饮;支撑胸肺者为
支饮。《医宗金鉴·卷二十一》认为:溢饮者,“即今之风
水、水肿病也”;关于支饮,陈修园将之与“隔上伏饮”的哮
喘视为同一类病证。所以有当参见哮喘、水气病。而痰病的
范围更为广泛,故应参见有关病证的论述。例一证属暴寒外
束,痰饮内聚。治以疏解外邪,温化痰饮之法。盖脾为生痰
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续以理脾肃肺、温化痰饮而善其后,
证治得当。例二为风寒痰饮内外搏结,小青龙汤当为主方。
若善于加减,其效倍捷。此案以小青龙汤合瓜萎、薤白、细
辛、滑石,加强涤痰蠲饮之功,效如桴应。例三证属脾肾阳
虚,痰饮上泛。《明医杂著》称“痰之本,水也,原于肾;痰
之动,湿也,主于脾”。脾阳既虚,肾阳亦衰,肾气失纳,肾
虚水泛,立方不用金匿肾气之类,恐其腻补碍邪,仍以青龙
化裁。方中二陈理脾化湿,炮姜温中,五味敛肺,细辛温肾
行水,沉香、二石镇逆纳气,其效不凡。例四诊为慢性肺心
病。症见咳嗽气短,浮肿、痞满尿少、痰白、唇紫。病属心
肾阳虚,水饮内停,痰湿阻遏,肺气壅塞,用越婢合真武汤
加减,重在温阳利湿,宣肺行水,故药后尿量大增,浮肿明
显消退,续以宽胸理气清肺之法,重在降气化痰。前人所谓
“积水成饮,饮凝成痰”。饮易行而痰难化,此案洽疗步骤,
掌握先易后难,是切合本病病理特点的。例五、六为悬饮。
饮在胁,咳吐引痛,心下痞硬,发热汗出,苔白,脉沉或弦
为其主证。例五西医诊为渗出性胸膜炎,证系饮邪积于胸胁
之间,舍十枣汤而以疏风宣肺攻逐水饮为法,方中加用控涎
丹(十枣汤去完花、大枣,加白芥子,并改为丸剂)。舍其方
而师其法,效其方而缓其势,然而祛痰逐饮之功犹佳。例六
原案以渗出性胸膜炎命题,属于中医悬饮范围。此案的特点
是病势已退而余邪未尽,何氏治以养阴、益肺、清解,邪正
兼顾,可供临证借鉴。
西医所谓心力衰竭与中医痰饮病、水气病的某些证型相
似。赵氏单纯使用中药控制心衰,法方明晰,疗效显著,颇
有心得。例七证属心阳不振,阳虚水逆,上凌心肺,肺气不
宣,选用真武汤为主,佐以“开鬼门”法,亦即宣肺、透表,
使肺气得宣,营卫因和,以求“上焦得通,戢然汗出”,重点
在于治肺。例八证属心肾阳虚,痰湿阻滞,治以温阳利水,
亦即“洁净府”法,旨在行水利尿,使之水行肿消,重点在
于治肾,方用消水圣愈汤(桂枝汤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
汤、知母,亦可酌用防己等)。例九证属心肾阳虚兼有血瘀,
故用真武汤合“去菀陈坐”法。盖因日久为陈,淤积为菀,
腐浊为坐,所谓“去菀陈坐”者,此处系指散瘕通络,活血
化瘀之意。概言之,赵氏治疗心衰,即以真武汤强心扶阳为
主,配合治水三法(即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坐),实属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桔花茶 老茶馆 春砂仁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