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针灸经络、中医理论及气功之谜(二十二)--商振德教授

2012-01-17 09:37 楼主
中医五赃中的肺

中医所讲的肺属于五脏之最高处,称为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已被邪侵,又称娇赃。为气之主,在体和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它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可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是体内外气体交换和水液代谢谢的主要脏器。同样,中医所讲的肺和西医所讲呼吸系统中的肺脏不是一个概念。

肺主气,可呼吸: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主呼吸之气与西医所讲的呼吸系统中的气体交换是一码事,即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所需的O2,排出代谢谢过程中产生的CO2.这一气体交换过程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一旦这种气体交换停止,生命便将结束。所以,西医呼吸系统中的气体交换过程只是中医所讲肺功能的一部分。

肺主一身之气中的气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通过呼吸功能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血液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二是指肺组织每一次呼吸过程产生的生物电能,通过每一次呼吸运动将肺“气”传递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肺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实质是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和末端肺泡,是气体交换部位。间质为包裹肺泡和各级支气管的结缔组织和血管、神经等。支气管从肺门入肺后形成一系列分支,形状象倒置的树。从支气管到肺泡有24级分支。支气管1~4级分支为叶支气管,右肺3支,左肺2支。叶支气管分支为段支气管,左右各10支。段支气管再进行多级分支成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最后形成终末细支气管。每一个终末细支气管再与肺泡相连,形成很多肺小叶。肺泡是支气管的终末部分,成人肺泡约有3~4亿个,肺泡内径平均200~250μm。全肺肺泡总面积为80~100m2左右,有半个篮球场大小。每一次呼吸肺泡细胞都有生物电的释放,释放出来的生物电能通过各级支气管外的结缔组织传递,最后传递到肺门处,肺门是支气管,肺动、静脉等血管,淋巴管,神经进出肺之处,这些进出肺门的结构将肺与纵隔连接在一起,并由丰富的结缔组织包裹,统称为肺根。双肺组织通过每次呼吸产生的生物电能传递到肺根后,进入纵隔,向上通过气管与食道并行上传到喉,下传到膈并通过膈继续下传到腹腔脏器。这是肺与外界进行生物电联系的途径之一。

肺的表面被胸膜组织包裹,胸膜被覆于肺的部分并陷入到肺叶间,称脏胸膜;被覆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及纵隔侧面的称为壁胸膜。胸膜按其所在部位分4部分,胸膜顶,形成穹窿壮圆顶,突出胸廓上口,至颈根处。 膈胸膜,覆盖在膈的上面;纵隔胸膜,衬覆在纵隔两侧;肋胸膜,衬贴于肋骨及肋间肌内面。所以,肺脏与外界还可以通过胸膜与肺外组织器官发生生物电联系,一是通过胸膜顶将生物电传递到颈根处,二是通过膈胸膜将生物电传递到腹腔脏器,三是通过纵隔胸膜将生物电传递到纵隔,通过纵隔上下传递,四是通过肋胸膜将生物电传递到胸壁体表。

在人体内肺组织也是一个产生生物电的大户。双肺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通过多条途径传导,将每一次呼吸产生的生物电能源源不断的向全身传递,向上传递到头面部,向下传递到各各脏腑,向外传递到体表,调节各脏腑及全身生物电平衡,增加各脏腑及全身组织细胞外基质的“阳气”,提高全身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中医所讲肺对全身气机有调理作用,气机就是指“气”的运动变化,它以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双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即升、降、出、入运动来调节全身之气。

对于肺换气和肺组织产生生物电能而言,浅而快的呼吸是不利的,深而慢的呼吸是必要的。它可以增加肺泡通气量,同时也会增加呼吸做功,增加做功的同时,就会使参加肺通气的肺泡数增加,产生的生物电能就多,这一点从气功锻炼中的调息过程表现最为明显。

调息 又称吐纳。是指练功时对呼吸的调整和锻炼过程。调息的锻炼有助于身体的放松和入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气功锻炼中,每一功法的锻炼都强调呼吸的作用,肺在正常通气状态下,肺泡膜的总面积达到80~100m2。气功态时的呼吸方式:吸气时缓慢、均匀,细而深长;呼气时有的细、长、慢,有的短而快速有力。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在吸气时,胸腔尽可能加大,肺容积尽可能增大,参加扩张的肺泡数量尽可能增多。肺泡被动受到机械牵拉刺激尽可能增强。这时肺泡组织由于吸气时的牵拉刺激而产生细胞膜去极化程度增强,电容放电量增多,整个肺组织放出的正电能量也明显增多。呼气时,细胞膜电位变化逐渐恢复正常,最后恢复到静息状态,准备下一次吸气开始。80~100m2大小的肺泡组织就是一个半个篮球场大小的电容器。气功态时,吸气末的肺泡面积大于80~100m2,练功者每一次呼吸运动肺组织都会产生大量的正电能量的释放。再有, 深呼吸可以增加胸腔, 腹腔的压力, 吸气时压力增强, 呼气时减低, 一增一减对胸, 腹腔各脏器起到按摩作用,通过挤压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等分子电荷外的扩散层, 调节脏腑之间生物电平衡. 所以, 即使单纯呼吸锻炼也有一定的按摩保健作用, 但不是气功锻炼. 因参与呼吸运动的呼吸肌的主次、多少和用力程度不同,呼吸运动可呈现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可以引起腹腔内的器官移位,造成腹部起伏,因此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腹式呼吸;肋间肌收缩和舒张主要表现为胸部的起伏,因此,以肋间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一般情况下,呼吸运动是腹式和胸式混合式呼吸。在进行混合式呼吸吸气末时,胸腹腔内压增高,挤压胸腹腔内各脏器及包裹它们的结缔组织包膜,使所有结缔组织内的胶原纤维和蛋白聚糖等分子外电荷扩散层受到挤压,电荷扩散层产生运动,电荷多的地方向电荷少的地方运动,以此来调节生物电的平衡。胸腹腔内各脏器组织通过反复挤压和舒张运动来调节各脏器组织之间生物电平衡。同样道理,四肢及身体各个部位保健按摩的机理与前面讲的呼吸锻炼一样,机理相同,只是部位不同,一个是外周按摩,另一个是内脏按摩。

肺的宣发和肃降:宣发即向外布散之意,也就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人体进行呼吸运动时,每个人都有一个感觉,即每一次呼气末都感觉到有一股气样物质从胸腔向体表散发开来,到达体表皮毛后终止。全身皮毛有一种极轻微的发胀和舒服感觉。特别是在深呼吸时,吸气末感觉更为明显。例如,深吸气后,将吸入肺组织内的气体慢慢呼出,人体体表就有轻度的发胀和舒服感。原因就是通过肺组织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运动,肺组织产生大量生物电能向外传递,当传递到人体表面时,皮肤阻挡生物电能向外周环境的传递,使一部分生物电能停留在皮肤内,特别是真皮层,出现阳气(正电能量的相对过剩,真皮内的各种感受器活性相对受到抑制,毛细血管相对扩张,组织间结缔组织相对膨胀,使人体体表感到有极轻度的发胀和舒适感)。皮肤组织内阳气充足对调节毛、汗腺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的营养和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肺气”足,则通过肺气的布散,散发到体表毛皮的生物电能就多,皮肤内组织结构及功能就好,皮肤致密、毛发光泽,否则皮肤憔悴、枯燥、皮肤附属器(毛、汗腺、皮脂腺及指甲等)出现萎缩和功能失常。所以,从皮肤和皮肤附属器的状态可以反映肺气的充足与否,也就反映出肺功能的好与差。

人体汗液的分泌有两种,一是不感蒸发,也叫不显汗蒸发。这种水分蒸发不被察觉,并与汗腺活动无关。人体24小时通过不感蒸发约600~800ml. 这种蒸发就是肺气宣发将生物电能传递到皮肤,在真皮内出现正电能量的极轻度增高,引起毛孔开大,汗腺管打开,汗液流出。人体皮肤每一次呼吸过程都有极轻度汗液流出,但这种汗液流出不被感知。所以,中医所讲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是有科学道理的。肺主一身之气一是指双肺组织每一次呼吸所产生的生物电能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全身,包括皮肤;二是指双肺组织一呼一吸运动引起胸腔、腹腔内压一增一减来调节胸腹腔和体壁生物电能的运动,调节人体生物电平衡。外合皮毛是指人体皮肤内的组织细胞产生生物电能的能力弱,自身产生的生物电能不足以维持皮肤自身的功能需要,必须要有其他组织源源不断的将生物电能输送到皮肤内,而双肺组织是供应皮肤生物电能的最主要器官。肺气充足,皮肤内的生物电能就充足,皮肤自身功能就健康。

皮肤汗液分泌的另一种方式是汗腺主动分泌过程,称为可感蒸发。人体分布有两种汗腺,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分布于腋窝和阴部等处,开口于毛根附近。小汗腺见于全身皮肤。发汗过程是一种反射性活动,人体汗腺主要受交感神经胆碱能纤维支配。皮肤血液循环特点是分布到皮肤的动脉穿透隔热组织,在真皮的乳头层形成微动脉网,再通过迂回曲折的毛细血管延续为丰富的静脉网,并有大量动———静脉吻合支。在炎热夏季,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降低,皮肤小动脉舒张,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加。在寒冷季节,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增强,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下降。皮肤血流量的多少对汗液分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维持皮肤组织内的阳气(生物电能)多少对汗液分泌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皮肤血流量为汗液分泌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血流量多,汗液分泌就多,反之就少;皮肤组织内阳气多少为汗液分泌提供了功能上的保证,阳气充足,皮肤内各种组织结构正常,汗液分泌正常,反之则异常。血流量和生物电能在汗液分泌过程中是同时起作用的、不可分开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血流量增多的同时,传递到皮肤的生物电能也增加,反过来讲,生物电能增加的同时,血流量也会同时增加,因为过剩的正电能量使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供应皮肤的营养物质丰富。反之一个减少另一个也相应同步减少。

汗液中水分占99% ,固体成分占1% 。在固体成分中大部分是NaCl,也有少量的KCl和尿素等。大量出汗时,可以损失较多的NaCl。汗液不是简单的血浆分泌物,而是由汗腺主动分泌的过程,刚刚从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与血浆是等渗的。但在流经汗腺管腔时,在醛固酮的作用下,汗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被重吸收,因此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如果汗液分泌速度慢,则低渗的汗液在流经导管过程中,其水分也通过渗透而被重吸收。反之,如果汗液分泌速度高,汗液流经汗腺导管时其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被重吸收,水分重吸收也少,机体出现脱水,常表现为高渗性脱水。所以,汗液分泌过程是否正常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主要通过大脑皮层、下丘脑的高级中枢和它们所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对皮肤血管舒张和收缩来调节。例如,胆碱能系统使皮肤内血管舒张,肾上腺素能系统使皮肤血管收缩。二是皮肤内要有充足的血流量,血流量的多少决定汗液分泌多少,是汗液分泌的物质基础。三是肺阳气(正电能量)通过布散有效传递到人体体表的皮肤内,使皮肤及汗腺等具有充盛阳气,保证汗腺功能正常。阳气盛,皮肤致密、毛光泽,抵御外邪能力强,反之则弱。

肃降是指清肃下行、清肃下降,内灌于五脏,使五脏之气充盈。肺气的不断下行肃降,气行则水行,才能使水道通调而下行膀胱。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人两肾的血流量约1200ml,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0%~25% ,而肾脏仅占体重的0.5% ,因此是机体供血量最丰富的器官。肾脏在尿液形成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但仅占机体基础氧耗量的10%左右,可见肾脏在产生尿液过程中,所需能量的很大部分需要生物电能的供给,化学能供给只是其中一部分。中医所讲的肾与西医的肾脏不是一个概念,中医五脏中的肾包括以下结构:(1),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织器官;(2),肾脏及包裹肾脏的肾筋膜和与肾筋膜相延续的髂腰肌筋膜及腰大肌、腰方肌等肌肉群;(3),与肾筋膜相延续的胸腰筋膜及脊柱(特别是胸腰部)和这些筋膜所包裹的肌肉群;(4),与肾脏相连接的足少阴肾经。所以,中医所讲的肾不单只肾脏,包括了肾脏、脊柱各节椎骨(特别是胸腰段各节椎骨)和连接椎骨的各个韧带、脊柱前后的所有肌肉(特别是胸腰部肌肉)。肾脏虽然是一个实质性器官,肾脏自身产生的生物电能与肝脏、肺脏心脏等脏器少得多。再加上包裹肾脏的肾筋膜、胸腰筋膜和髂腰肌筋膜等虽构成一个巨大的结缔组织筋膜网络,在这一网络中含有丰富的肌肉组织,肌肉虽然丰富,但平时这些肌肉的运动量相对四肢肌肉要少的多,它们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主要起固定和维持体位作用,自身产生生物电能要少,主要靠其他组织器官供给,肾气可以来源于周围组织器官,但肺组织是其生物电能的主要来源。双肾后面上1/3的肾后筋膜与膈下筋膜是相延续的,而且肾脏是腹膜后器官,整个腹后壁筋膜都是肾的组成部分。所以,双肺通过有节律呼吸,将产生的生物电能向下通过膈,沿着膈下筋膜传递给肾后筋膜,源源不断的传递到肾的全部组织器官。再有,双肺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还可通过胸膜向后,传递到胸、腰椎及椎旁各韧带、筋膜等结构,最后传递到整个脊柱及脊柱前后肌肉组织外的结缔组织筋膜上。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肾主纳气、肾主藏精的原因,肾主纳气和肾主藏精将肺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摄纳、储藏在肾内。通过肺气肃降,将肺气源源不断的下传到双肾,及肺阳气纳于肾,对肾气给与有力补充,肾保持良好结构和功能状态,肾脏排尿功能良好。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肺气能够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及通利小便的原因。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鼻、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为下呼吸道,肺由实质组织和间质组织组成,前者包括支气管树和肺泡;后者包括结缔组织和结缔组织包裹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结等。此外还有发音、嗅觉、协助静脉血回流入心功能。鼻既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又是嗅觉器官。鼻粘膜内有丰富神经支配,除了有敏感感觉外,还有嗅觉感受器,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鼻孔内有鼻毛和皮脂腺,鼻毛能阻挡空气中尘埃等异物,鼻固有层内有粘液腺、浆液腺和混合腺,丰富静脉丛,腺分泌物和杯状细胞分泌物共同形成一层粘液覆盖在纤毛上,对吸入空气有加湿和加温作用。双肺组织节律性呼吸产生的生物电能持续的传递到肺门部,再通过纵隔内支气管和气管外丰富结缔组织包膜将一部分生物电能沿着气管上行到喉、咽,最后到达鼻。肺气上传过程中,各级支气管、气管、咽、喉及鼻粘膜内生物电能充足,粘膜组织结构和功能良好,阳气盛,纤毛运动有力,不仅保障通气正常,还可有效排出肺和呼吸道产生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洁净。同时上传到喉鼻部的生物电能也使喉鼻阳气充足,鼻毛生长润泽、鼻粘膜腺体分泌充分、嗅细胞及各种感受器敏感,外邪不易侵袭。否则肺气不足,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出,痰液内存,声音发生变化。这就是中医所讲的开窍与鼻的原因。

肺主气的生成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呼吸,人体不断的从外界摄取氧,以氧化体内物质,供应能量和维持体温,同时将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保持新陈代谢谢的正常进行。在人体,呼吸的全过程是由三个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的环节组成,即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及内呼吸。外呼吸是指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通气)和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内呼吸是指组织毛细血管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以及组织细胞的生物氧化过程;而循环系统对气体的运输则将外呼吸和内呼吸衔接起来。在机体的不同功能状态下,机体对氧的需求和代谢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都可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呼吸功能必须发生适应性调节。显然,呼吸的全过程是涉及呼吸、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协调配合的生理过程。二是中医所讲的宗气生成。宗气生成是在肺的气化作用下,将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转输至肺的水固精气结合而成。宗气生成后,上聚胸中气海,下达与丹田,然后布散于全身。其实中医所讲的宗气除了指气体交换中的氧气外,更重要的是指肺组织通过有节律地、不停地一呼一吸所产生的生物电能,肺组织产生的生物电能向上、向下传递,最后布散于全身。

肺通过气体交换不但使血液获得氧,肺自身也消耗氧。精确测定肺的耗氧量是很困难的,一般认为肺耗氧量为脑皮质的32%,肝的50%。为什麽肺呼吸的耗氧量相对心、脑、肝等实质性器官要少,而肺组织又是生物电能的产生大户。原因很简单,因为呼吸肌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肺通气。呼吸机的运动为肺通气提供动力,例如膈肌是最重要的吸气肌,静息时膈肌收缩从而增加胸腔上下径,膈肌每下降1cm,胸腔容积可增大约250ml。吸气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加大,肺泡牵拉膨胀,这种膨胀是呼吸肌的机械能转化的结果,这就大大节省了肺组织的能量消耗,肺组织呼气时肺泡牵拉逐渐减弱,大量机械能转化成生物电能。也就是中医所讲的“宗气”主要物质基础。

中医所讲肺的助心行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身血脉及脉中之血要不断的朝向和汇聚于肺;二是肺主管血之清浊转化;以上二方面这就是西医所讲的呼吸的全过程。三是肺通过生成宗气助心行血。心与肺在人体内都是产生生物电能的大户,它们产生的生物电能在纵隔内交汇,交汇后心气和肺气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彼此的生物电平衡。同时,肺气对心气具有明显的补充和推动作用。这是由于肺是体内各器官中每克重组织毛细血管最丰富、毛细血管内膜面积最大的器官。每20秒钟左右全部血液都能通过肺一次。静脉血在成为动脉血进入体循环之前不仅可清除二氧化碳,而且可以清除静脉血中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肺血管内皮细胞还能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入血,以维持全身血液循环和器官功能需要。最为重要的是肺组织肺泡细胞通过每次呼吸产生并释放生物电能后,在第一时间传递给肺内极为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再通过最为丰富的毛细血管网逐级传递到肺动脉外膜,最后通过肺动脉传递给心脏。这就是中医所讲的心脏搏动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动力,心搏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而心气的盛衰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影响着心搏的强弱和节律,宗气助心行血的原因。宗气生成充沛,心气得到宗气补充,心功能强盛,血行正常。

所以,中医所讲的肺不是西医单纯的呼吸系统中的肺脏。它包括了西医呼吸通气功能和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部分功能。同时肺组织是人体内产生生物电能的大户之一,它所产生的生物电能通过肺宣发和肃降作用,将生物电能传递到全身各处,调节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物电平衡,保证它们组织结构正常并调节其功能。心与肺在生理功能上的关系极为密切,主要体现在气与血的相互依存和互根互用的关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揭开针灸经络、中医理论及气功之谜(二十一)--商振德教授 老茶馆 揭开针灸经络、中医理论及气功之谜(二十三)--商振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