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勿令九窍闭塞治疗思想的探微

2012-01-16 11:58 楼主
仲景在《金匮》首篇就明言:“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接着提出“勿令九窍闭塞”的治疗思想,真是一语道破玄机。后世医家尊崇圣言,领悟奥义,参悟机变,在“勿令窍闭”治疗思想启迪下:如张孑和创立了“汗、吐、下法”;叶天士提出了“凡病宜通”;现代的“以通为治”等治疗法则和方法。促进了中医学术与临床发展,本文拟就“勿令窍闭”治疗思想作一探微,意在引申意义,领悟精微,拓展临床之用。
1“九窍”是机体机窍总司
藏象学说谓:五官九窍通过经络、气血内联脏腑,外通天气,把人体自身、人体与自然界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官九窍酝五脏构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调控系统。分别主司人体不同的功能和代谢谢活动。正如《灵枢脉度》日:“肺气通于鼻,肺和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内经》中多处都阐明了五官九窍与五脏这些特定联系与生理功能。仲景宗《内经》“窍”学理论之旨,提出了“勿令九窍闭塞“的治疗思想。笔者认为:仲景所言“九窍”不单是指眼、耳、鼻等狭义“九窍”,而是以“九窍”统括遍布机体上、下、内、外、经络、脏腑、四肢百骸的机窍。如:皮毛之“汗孔”、骨之“骨空”、经络之气穴、目窍之“玄府、泪窍”,《难经》谓消化系统的“七冲门”,肺之肺窍,心之心窍……等等,真谓窍中有窍。这些特殊功能的“门、孔、穴、空、关、隙、府、隧、道、焦“等窍隙组织,又有上、下、清、浊、大、小、细、微之别。它们各司其职工,随着“九窍”的开合而启闭,保持着“元真之气”升降出入的畅通协调。正如张景岳所谓:“窍为门户要会之处,所以司启闭出入也。“因此,“九窍”包涵机体所有机窍,按其功能分属于“九窍”总司。张仲景以“勿令九窍闭塞”一言而蔽之,充分体现了人体内外的整体性、联系性、协调性。
2窍闭是百病之由
凡疾病,论病机不外阴阳失调、气机失常;论病症不外虚实寒热;论病因,无论外邪入侵、或五脏功能失调均可致体内机窍壅塞,使气血、津液运行气化受阻,异化成病理产物蓄积变生百病。正如《素问•调经论》谓:“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生。“《灵枢•脉度》:“五脏失和,则七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刘河间亦谓:“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着,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所有闭塞者,不能为用也。“都提示体内机窍通畅,气血畅达,机体各部才能维持正常功能。如机窍闭塞郁结,则会导致各种病证。仲景提出“勿令九窍闭塞”治疗思想就昭示:窍闭是百病之由,是衍生百病的病理基础。
五脏失和,机窍壅塞,可从五官九窍反映出来。《灵枢•五阅五使》:“五官者,五脏之阅也。”又日:“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中常以大便、小便、汗、口、鼻、耳、胸、腹、脉象等外侯失常征象,辨知疾病的病位、病因及病证的寒热虚实,这些外在的疾病征象,究其内由就是“窍闭”。即窍的启闭出入失常。因此,窍闭是百病之由,“勿令窍闭”则“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是仲景经典的学术特点之一。
3“勿令窍闭”是治疗的重要法则
仲景在病因学上认为:“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在疾病的治疗方面提出:“人能养慎,不令邪气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的“治末病”思想,又提出“四肢缠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具体治法,这些治法的总则“勿令九窍闭塞。”仲景创立的“勿令窍闭”治疗法则,贯穿和体现在《伤寒论》、《金匮》辨治外感病、内伤病的各个方面。如太阳经证在表,治疗以解表为主,宣散的是毛窍、鼻窍、肺窍;太阳腑病蓄水证的化气利水,通利的是肾窍、膀胱窍、尿窍;太阳腑病蓄血证治以攻瘀逐血、通逐的是血脉之窍,肠腑之窍、三焦之窍、或胞脉之窍……;少阳病,仲景立小柴胡汤一方,用以和解少阳之郁,宣通清解的是肝、胆、肠、胃等内脏器官机窍;太阴病是脾胃诸窍郁闭,见“腹满而吐,食不下”,治以温中健脾和胃理中以启脾胃机窍;《金匮》中:“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其证因肾气不足致肾、膀胱机窍启闭不利,尿窍滞闭,以八味肾气丸助阳化水通窍闭;“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是仲景阐明黄疸是因脾所蕴结的湿热侵入血分,行于体表所致,其证可见“浊气下流,小便不通。”“发热烦喘,胸满口燥”、“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是“瘀热”阻塞了脾胃、肠、膀胱、心、胸、清空等机窍,创立的茵陈蒿汤,桅子大黄汤通利胃、肠大窍,“瘀热”从大、小便排泄,则其他诸窍随之而畅矣。综观之,无一不体现在“通达机窍”之中。后世总结创立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以及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实践的需要,现代增补的涩、开、镇等法,又无一不是将“勿令窍闭”法则寓意其中。并贯穿在中医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如现代的通补、通闭、通利、宣通、温通、清通、通结等治法,都是“勿令窍闭”治疗思想的具体体现。
4结语
在当前临床中,一提起“窍”,就认为是眼、耳、鼻等“九窍”,提起“开窍”、“醒窍”、“通窍”就是治疗窍闭神昏的开窍法。本文认为:“窍”是“门、孔、穴、空、关、隙、府、隧、道、焦”等窍隙组织的总括名词。“九窍”就是机体机窍总司。正如“玄府”一词一样,不单指“汗孔”,又是体内“细微机窍”总称。刘河间在《素问病机原式》中说:“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内、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成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这段至理名言是对《内经》“窍”学理论,张仲景“勿令窍闭”治疗思想其深远旨意的精辟阐述。本人经几番学习,揣摩领悟,临床应用,稍有心得:①“勿令窍闭”寓涵在临床各种治法之中。如:“八法”、宣肺平喘,养心安神,疏肝理气,健脾化湿,补肾固精,行气活血,祛痰化饮,通腑利尿,通阳化气,辛开甘降,解毒散结,开窍醒脾等等治法,无不体现出:宣窍、通窍、利窍、达窍、导窍、开窍、固窍的精髓实质。②“勿令窍闭”强调了在治疗中,应重视辛香达窍之品选用。辛香之味具有散、行、透、窜的功能特性,选用辛味以引经报使、直达病所,通达机窍。中医历代经典方剂中:如一贯煎中川栋;二陈汤之半夏、陈皮;三仁汤之厚朴、白蔻;四逆散之枳实;五苓散之桂枝;六味地黄丸之丹皮;七厘散之麝香、冰片等;八珍汤之川芎、白术;九味羌活汤之羌活、防风等;十全大补汤之肉桂等等。仲景在《伤寒论》、《金匮》中亦高频率运用辛香之“桂枝”,通过不同的配伍,具有和营、通阳、下气、行瘀、补中等“通达机窍”功能。可见辛香之品的广泛应用,足以证实仲景“勿令窍闭”治疗思想具有很宽泛的临床价值和学术意义,值得对“窍”学理论作深入的研究。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医疗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中医所占的比重 老茶馆 七年治疗口疮无门 三剂经方转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