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中医妇科主要文献评述

2010-02-22 20:26 楼主
近百年中医妇科文献内容,主要见于一些妇科专著、论文及综合性医籍中。笔者在编写《中医文献学•民国至现代的中医妇科文献》中,经查考大量资料后,初步统计:近百年中医妇科著作有240余部,其中民国时期(1912~1949年)60余部,现代(截至1999年)约180余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约4000余篇(包括中西医结合)。本着从理论价值和临床实用的角度出发,笔者对近百年中医妇科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研究,但难免有不足之处,恳望同道指正。

1民国时期中医妇科文献

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发展滞缓,有影响的专著不多,较有造诣和代表性的当数张山雷的《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其他如严鸿志所辑《女科精华》、《女科证治约旨》和《女科医案选粹》,恽铁樵的《妇科大略》,时逸人编著的《中国妇科病学》,杨志一所著的《妇科经验良方》等及张锡纯的综合性医书《医学衷中参西录》,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资参考。现将此期有影响的妇科文献研究如下:

1.1《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专论妇科,提倡养肝肾、行气血
《女科辑要》,为清代沈又彭(字尧封)选集诸家妇科医论,参合己见编辑而成,后经徐政杰补注,王孟英加按刊出。张山雷喜其选论简要,“寥寥数十页,精当处勘透隐微,切中肯綮,多发前人所未发”,王孟英所加按语,“更能刻进一层,洞见症结”,因而详加笺正,用作授课教本。但张氏的笺正,并非单纯对原文的阐释,而是多加驳辨,借题发挥,阐述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加以注释及引申其义,故曰笺正。全书分上卷31节,论经病、带下、求子、胎前诸病等;下卷51节,论临产、产后诸病及妇人各种杂证。逐条阐释,或为驳正,反复剖析,不厌其详。强调辨证论治,反对固执不变。学术上主张“妇女以血言”,“血虚者,即是肝肾阴液之虚”。提倡滋肝肾,补气血。补气注重行气,补血强调滋阴的治疗学思想。例如:书中“经后腹痛,气血俱虚,宜八珍汤”条下,笺正曰:“经后腹痛,谓为气血俱虚,似矣。然所谓血虚者,即是肝肾阴液之虚,岂四物汤方所能了事。且阴虚于下者不宜升,川芎尚须慎用。但借以行气中之滞,少许佐使……若谓腹痛是气虚,则大气壅滞而不利,所以结痛,宜用香附、乌药、青皮、大腹之类,使之流动吹嘘,对助运化。”其认为一贯煎方“对女科血枯者,尤其针对”。又如:“月事不来”条下,笺正曰:“血不足而月事不至……是血少而肝络不疏,宜滋养肝肾真阴,兼之宣络以疏达气滞。”张氏对于方药的使用,具有独到的见解。如治妇女血证,医家多用胶艾汤、奇效四物汤,但因该二方皆有当归,在血崩奇效四物汤条下,笺正指出:“当归一药,富有脂液,气味俱厚,向来视为补血要剂,固亦未可厚非,在阳气不足之体,血行不及,得此温和流动之品,助其遄行,未尝非活血益血之良药,惟其气最雄,走而不守,苟其阴不涵阳而为失血,则辛温助动,实为大禁。”反对世俗谓“当归补血,归其所归”之空谈。由此可见,张氏学术深湛,观事缜密,所作笺正独到,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成于1922年,初版首行及书口题作“女科学讲义”。

1.2《医学衷中参西录》内设妇科,重视理脾胃、行气血
此书虽非妇科专著,却内设“妇女科”和“女科方”,记载许多有价值的女科资料。虽论述病证不多,但理论和遣方用药都很有特色。学术上重视调理脾胃,理气行气和活血化瘀。妇科临床常用名方“安冲汤”、“固冲汤”、“温中汤”、“寿胎丸”等即出自该书。如治室女闭经,用山药粥送服水蛭,扶正抑邪并举;治血瘀气滞之月经不调及不孕等,善用三棱、莪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例如在理冲汤条下指出:“从来医者调气行血,习用香附,而不习用三棱、莪术。……三棱、莪术之良能,非二药之性烈于香附也。愚精心考验多年,……若论耗散气血,香附尤甚于三棱、莪术。若论消磨症瘕,十倍香附亦不及三棱、莪术也。”可见其用药颇有经验和新意。

2现代中妇科文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医事业的繁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妇科文献大量涌现。一方面,各地名老中医的妇科学术理论及临床经验得到总结,出版了妇科理论和临床专著专集;另一方面,对历代妇科文献整理研究、编著高等中医院校使用的中医妇科学教材及公开发表大量的妇科学术论文,为中医妇科学的继承与发扬开创了新的局面。

此期中医妇科文献大致可分四类:一是名老中医的专著专集,例如钱伯煊的《女科证治》和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整理的《钱伯煊妇科医案》,朱南孙等整理的《朱小南妇科经验选》,北京中医医院等整理的《刘奉五妇科经验》,广州中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编的《罗元恺医著选》和罗颂平等整理的《罗元恺女科述要》,哈荔田的《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班秀文的《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等。这类著作约有10余家,20余种,主要总结个人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如钱伯煊之善用古方化裁,朱小南之重视理肝,刘奉五之治肝八法,罗元恺之善调脾肾,哈荔田对气分药之运用,裘笑梅中西结合,调理脾肾,班秀文灵活运用经方等,均具特色,各有千秋,为现代中医妇科之精华。此外,还有一些荟萃性的著作,如吴大真等主编的《现代名中医妇科绝技》等。二是临床实用性著作及教材类著作,这类文献数量较多,内容大多融汇古今,兼采各家,并结合一些现代医学知识,例如各版《中医妇科学》统编教材,上海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编写的《中医妇科临床手册》,陆德铭主编的《实用中医乳房病学》等。还有一些妇科治方的汇编,如胡国华等编的《新编妇人大全良方》等。三是对古代文献的整理、校注、汇编、研究类著作,例如何时希的《女科三书评按》和《珍本女科医书辑佚八种》,黄绳武的《傅青主女科评注》,牛兵占主编的《中医妇科名著集成》等。四是众多的妇科专题论文,此类文献丰富,涉及的范围有:中医妇科的现状概况、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妇科经病、崩漏、带下、不孕、杂病、临床经验、方药运用、医案医话、教育书评等。限于篇幅,笔者仅从这四类文献中摘取有代表性的简介如下:

2.1《女科三书评按》和《珍本女科医书辑佚八种》旁征博引,资料珍贵
《女科三书评按》是何时希对唐•昝殷《经效产宝》,宋•朱瑞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和清•萧赓六《女科经论》三部妇产科古籍的评按。何氏评按特点有三:一是何氏熟谙医理,精于内科,认为妇科许多疾患医理同于内科,故每借鉴内科来开扩妇科思路;二是何氏评按中对方剂的配伍组合有很多精深的理解;三是何氏长于文献考证(曾著《女科书籍解题》、《存佚女科书目录》等),对评按的三部医籍及书中涉及部分文献所作考略,多详实有据。总而言之,何氏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对原著内容既有阐释赞赏,也有驳难批评,旁征博引,自成一家之说。
《珍本女科医书辑佚八种》是何时希从20余种文献中辑佚的7种妇科文献,加上23种其他医书的零星佚文,合编为《女科医书佚文丛钞》,计作8种。作者在每种书前均撰有对该书的考略,书中时有按语,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检阅。本书所辑8种医书,自隋、唐、宋以迄明清,大多在国内已经散佚不全,或残缺不全。其中隋人《产经》,唐•张杰《子母秘录》,杨归厚《产乳集验方》,宋人《产书》和杨康侯《万全护命方》均为失传已久的妇科著作,《产育保庆集》和《便产须知》则仅有残本或内容不完整的辑佚本,故本书所辑资料甚为珍贵,对祖国医学失传珍本的保存,起了较大的作用。辑录之书,较有价值。

2.2《中医妇科临床手册》酌采古今,切合实用
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介绍妇科基础理论和证治概要,各论介绍月经、带下、胎前、产后、肿瘤、计划生育等妇科常见病的辨证施治,以中医病证名为主,也结合一些必要的现代医学病名,如“子宫内膜移位”、“滴虫性**炎”等。参加本书编写的沈仲理、朱南孙、庞泮池、王大增等均为上海中医妇科名医,故书中汇聚了他们的临床经验,又酌采古今名著、名家及民间的经验效方,切合临床实用。

2.3《中医妇科名著集成》汇集整理,概括全貌
本书为《历代中医名著文库》之一,上自唐代成书刊行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经效产宝》始,下迄清末之《女科秘诀大全》,共收录历代有代表性且有重要学术和文献价值的妇科专著20余种,计有《经效产宝》、《女科百问》、《妇人大全良方》、《万氏妇人科》、《宋氏妇科秘书》、《济阴纲目》、《傅青主女科》、《女科正宗》、《女科经纶》、《达生编》、《产宝》、《妇科玉尺》、《胎产秘书》、《胎产新书》、《产孕集》、《竹林寺女科秘方》、《女科要旨》、《沈氏女科辑要》、《胎产指南》和《女科秘诀大全》。该著撰有前言,略论中医妇科发展简史。每书前有点校说明,记叙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提要、版本流传及点校方法等,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加以简要学术评价。书后附有“未收名著提要”,如《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女科证治准绳》、《妇人规》、《胎产心法》、《妇科心法要诀》、《女科切要》共8种,可引导读者了解和利用更多的妇科古籍。本书兼综各家,以采摭汇编为主要特点,溯本求源,纲举目张。阅读该书,可概览历代妇科主要名著,为学习妇科古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故此书为集妇科学之大成之作,起到了全面整理妇科学说的作用,是一本优秀的妇科文献汇编。

2.4妇科专题论文,体现成果,反映进展
学术论文是现代中医妇科文献一个重要的部分。从研究角度而言,一是古医籍及老中医经验的研究;二是临床研究;三是实验研究。例如陆文彬整理了《女科要旨》学术经验,归结为调经重脾胃,妊娠主安胎,产后法仲景的理论观点及用药特点。罗元恺和张琪对《内经》、《金匮要略》妇产科内容及临床应用分别作了阐释。马大正还整理总结了张从正对经带胎产的临诊特色。临床对妇科疾病每有研究及进展。例如宫颈癌方面,丁希海等自拟内服血蛊回生汤,外敷阿魏化积膏治疗中晚期宫颈癌34例,治愈(细胞学检查3次阴性,存活5年以上者)24例,占70.6%,总有效率94.1%。科研方面,例如模拟清代名医傅山妇科诊疗系统研制成功;孙宁铨等观察痛经散治疗前后血浆等标本中PGF2a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从近百年中医妇科文献的研究来看,新中国成立前的民国时期(1912~1949年),中医妇科发展滞缓,有影响的专著较少,其中以张山雷氏专论妇科较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后,妇科专著从数量和质量上皆较近代丰富充实,学术观点各异,理论体系新颖,临床经验全面。无论在理法方药方面,还是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均具特色,各有千秋,具有较高的学术和临床价值。故此期的中医妇科文献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妇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妇科方面的成就,从而促进了妇科学的繁荣,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 刘兰林 黄安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针刺内关穴治暴怒失音 老茶馆 很管用!治鼻炎小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