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细子”考

2012-01-06 11:45 楼主
关键词:《灵枢》 细子 考释

《灵枢》中“细子”凡七见,皆是雷公向黄帝请教时的自称。如《经脉第十》:“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禁服第四十八》:“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通于九针六十篇……。”“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雷公再拜而起曰:……细子愿以受盟。”对于“细子”,一般笼统地释为“小子”,那么究竟何谓“小子”,有何蕴意呢?以下略为之考述。

《易经》之中以“大”称阳、以“小”称阴。如“泰”卦卦象坤外乾内、坤上乾下,卦辞曰:“小往大来。”而“否”卦卦象正好与“泰”卦正相反,而卦辞曰:“大往小来。”其中所说的“往”指由内而外,“来”则指由外而内。“坤”为三阴爻,象征至阴;“乾”为三阳爻,象征至阳。由“泰”卦卦辞“小往大来”、“否”卦卦辞“大往小来”可证,《易经》中的“大”就是指“阳”,而“小”就是指“阴”。

《老子》一书的思想受到《易经》的影响,其在《易经•复》卦卦辞“反复其道”之“道”的基础上将其升格为宇宙的本体[1],并且将“道”的本质属性规定为阴性的[2],同时也以“小”称“道”。如《老子》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其中的“朴”是“道”的一种比喻和别称,说“朴小”也就是说“道小”。又如《老子》第十六章中云:“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其中的“常”就是指“常道”、“道”;五十二章中云:“见小曰明。”参互十六章、五十二章之义,也不难得出:“小”就是指“道”。《老子》六十七章又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尊我为大,这是与“道”不符的。正因为尊大,所以不符合“道”。如果要符合“道”,那永远是细小的东西。这个“细小”的东西无疑就是“道”。又如《老子》六十三章中云:“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真大。”这其中的“大小”之“大”、“多少”之“多”皆是意动用法,“大小多少”即是“以小为大,以少为多”的意思。而“小”与“细”同义,皆与“大”为对文,“小”之所指无疑也即“细”之所指。“小”、“细”同义,“小”指“道”,则“细”也是指“道”。之所以要“大小多少”、“为大于其细”、“大事必作于细”,是因为“小”、“细”是“大”的根本,“大”根源于“小”、“细”,犹如“道”是万物的根本,而万物根源于“道”,正如《老子》三十四章中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如上所考,“细”、“小”同义,皆是“道”的代称。如此,“细子”也就是“道子”、“道徒”之义。众所公认,《黄帝内经》受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灵枢》中雷公自称“细子”也是《内经》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一个例证。“细”、“小”同义,“细子”的确也可以解释为“小子”,只是笼统地将“细子”释为“小子”者,恐怕并不知其中所蕴含和反映的道家思想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臧守虎 试论《老子》之“道”源于《易经》[A] 见:王新陆.中医文化论丛[C] 济南:齐鲁出版社,2005:133

2.臧守虎 《易经》、《老子》之“道”的比较[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0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清营汤功能之我见 老茶馆 中医心理健康观刍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