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对六经辨证的影响

2011-12-31 09:40 楼主
《周易》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化典籍,诚如《周易·系辞传》所言:“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影响几乎遍及各个领域,被誉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活水源头和“百经之首”。从战国末期至汉代,易学的传播与汉易象数学的兴起,使正在形成体系的中医学受到莫大裨益。张仲景“六经传变”的病理学和“六经辨证”的诊断学,就与《周易》的影响息息相关。


l外感热病六经传变与泰、否二卦


近代经方大家恽铁樵在其《药庵医学丛书·伤寒论研究》中提到:“伤寒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1]《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仅仅是一种辨证方法,而是蕴涵了邪正阴阳、表里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等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大量研究表明,《周易》是中医学的理论源泉,阴阳五行学说是医易会通的最基本原理。有学者在对三阴三阳理论的形成及影响作了分析后认为,《周易》已有三阴三阳的思想,《内经》.首次将它移植于医学[2]。《素问·热论》中关于三阴三阳的表述,应该就是这种应用之一。通过对《素问·热论》中论述的热病的传变和预后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素问·热论》不仅应用了《周易》中三阴三阳的理论,而且还取法了《周易》中泰否二卦的象数理论。


首先看热病的传变过程, “伤寒一日,巨(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如果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交阴、厥阴这六经分别以六爻代之,按照外邪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的顺序排列起来,则构成了一幅“否”卦之象。“否”卦的卦辞:“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彖传》说:“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3]易经以阳为大,以阴为小,向上叫往,向下叫来,否卦三阴爻在下,三阳爻在上,故云大往小来[4]。从否卦的卦辞和《彖传》的解释来看,否卦用于说明自然界,就是“万物不通”,即生物的生命活动障碍;用于人类社会,就是“天下无邦”,即社会秩序混乱;在此说明热病的发展,外感邪气就是“小人”,而体内正气就是“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即邪气盛实而正气虚衰,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再来看热病的预后过程,“七日,巨(太)阳病衰……八日,阳明病衰……九日,少阳病衰……十日,太阴病衰……十一日,少阴病衰……十二日,厥阴病衰。”同样,我们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经分别以六爻代之,按照邪气由里出表,正气渐复的顺序排列起来,则购成了一幅“泰”卦之象。“泰”卦的卦辞:“小往大来,吉亨。”《彖传》说:“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3]泰卦三阴爻在上,三阳爻在下,故云小往大来。从泰卦的卦辞和《彖传》的解释来看,泰卦用于说明自然界,就是“天地交而万物通”,即风调雨顺,万物滋长;用于人事,就是上下沟通、关系融洽、志同道合;在这里用于说明热病的预后,则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即邪去正复,从而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中医外感热病传变之理与易理的会通,既左证了《周易》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密切联系,又为渊源于《素问·热论》的伤寒六经辨证在确立思维模式、构架理论体系等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2象数义理与六经辨证


《伤寒论》从六经辨证的框架到思想内容有诸多取法于《周易》之处。《周易》以六爻组成一卦,这六爻又分为初、二、三、四、五、上六位,从而代表事物的初生、渐盛、稍盛而惧变,再长、壮盛、盛极而变的发展过程。说明万事万物的规律就是不断的发展变化,旧的矛盾结束,新的矛盾开始。仲景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到疾病的变化同样符合这种发展规律,便用一卦六爻的概念发挥《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理论,将外感热病分为三阴三阳六个阶段:太阳病为疾病发生的初级阶段,相当卦之初位;阳明病为热盛时期,相当卦之二位;少阳病代表阳热消退阶段,相当卦之三位;太阴病代表阴证中较为轻浅的病证,相当卦之四位;少阴病为三阴之最重阶段,相当卦之五位;厥阴病表示疾病的渐复阶段,为卦之上位”[5]。当然,这种说明和概括只是常道,是一般规律。正如卦内的六爻位置可以升降变化一样,疾病的发辗转归也可能更加复杂多样。


《周易》的“时”、“位”、“势”是三个重要的概念,在《系辞传》中,类似“变通者,趣时也”,“列贵贱者存乎位”,“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等论述时位观、时势观的内容很多,在解释卦象、爻象时,是否当位,是否逢时,是判断吉凶的重要的依据。而这些观念在伤寒六经辨证中也有明确的体现。


在六经辨证体系中,定位分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体在自然环境中,是一个大的层次,而这个层次中有小层次,小层次中还有更小层次。这些大大小小的层次就是不同的“位”,而定位分析就是要弄清不同层次的病理变化及相互联系。因此,首定病在三阴三阳、在表在里,次定病在脏腑,继定病在气血。六经的表里脏腑、经络气血的定位,并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干的病理单位,而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整体。


《伤寒论》中有以时间为辨证纲目,通过定性分析进行六经辨证。首先是根据发病的时间,判断疾病属于何经,提出“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据六经阴阳多少,深浅层次,确定各经发病的时间。如《伤寒论》指出:“太阳受病一二日发,阳明受病二三日发,少阳受病三四日发,太阴受病四五日发,少阴受病五六日发,厥阴受病六七日发。”若病经治疗或正气恢复,其所愈时间亦有规律,如六经病“欲解时”即其明例。其次,对病传时间的判定,一般是二三日当传阳明、少阳,而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但其具体传经与否,要以脉、症为据,又不可拘于时日。辨析疾病转化时间,尚可判定疾病的转归预后,如“风家表解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伤寒论》六经和《周易》的数有密切关系,《伤寒论》主要引用“天以六六为节”和“七日来复”等《易》数概念,反映《伤寒论》在六经辨证时“象以定数”、“数以征象”的特征。


仲景在《伤寒论》中,详审疾病的先兆表现,合理地判断、预测其病变趋势,审时度势,投以相应的方药,藉以控制疾病于欲发未发、欲传未传、欲变未变、欲甚未甚之际,或者据其病状而判断疾病将愈未愈之时而决定治疗宜忌。这种定势分析,正是《周易》中“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在六经辨证中的体现。


3六经传变与卦内六爻之变


《伤寒论》对《素问·热论》六经传变理论有所发展。《素问·热论》六经传变的方式大抵有两种,一是“三、二、一”传经方式;二是表里传经方式。而《伤寒论》则在六经循经传、表里传的基础上,提出了越经传、直中,以及阳经传阴经、阴经传阳经等多种传变方式。其对六经传变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很可能是受到了当时的东汉易学“阳升阴降说”、“卦变说”的启发和影响。


“阳升阴降说”、“卦变说”为东汉著名经学大师苟爽所创。[6]苟爽认为,阴阳二爻交相推移变易,所遵循的原则是阳升阴降、阳进阴退,阳由七上到九,阴由八降至六。在苟爽看来,一方面,阴阳的升降交通可以解释各卦卦象,或者可以说,卦象的变化正是阴阳升降交通的结果。另一方面,阴阳二爻的变动能引起整个卦的变化,即因爻的变动而使某一卦变成另一卦,这就是所谓“阳升阴降说”、“卦变说”。


如果把伤寒病看作一个卦象,仔细对照一下伤寒六经传变的各种方式,分析一下传变的原因和各种不同的病理表现,就会发现,不管是“病传”、“气传”,或是“因虚而传”,都不外乎正邪相争所导致的阴阳升降变化。也就是说,都是阴阳爻在升降运行。阴阳爻的升降变化可以指病位,也可以指邪正盛衰,而一旦这种爻位的升降使此卦变成了彼卦,就由“传”而及“变”,即所谓的“传变”。


4 《伤寒论》成书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周易》


汉代是易学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汉代的易学被后人称为汉易。《汉书·儒林传》说:“及秦禁学,《易》为卜筮之书,独不禁,故传受者不绝也。”这是汉易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经学,《周易》被尊为六经之首,成为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最高准则,并列为官学。在两汉,不仅儒家经师研究《周易》,还有大批思想家、学者关注、研究周易,对易学和易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至东汉末年,《易》学研究极为昌盛,仲景生当其时,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学习、研究《周易》,将易学运用于医学是完全有可能的。
从《伤寒论》的内容来分析,张仲景在撰定《伤寒论》时,应该受到了《周易》的影响。《伤寒论·自序》写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其中《阴阳大论》一书,根据推断应是《周易》之别名[5]。而其中“则思过半矣”,就来源于《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惟其时物也。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张仲景引用这句话的用意很明显,他认为《伤寒论》就如医学领域的《周易》,“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


在《伤寒论·自序》中,张仲景批评一些医家诊脉时“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这里的“五十”应该就是《周易》所谓“大衍之数”,因为切诊三部九候就是为了了解“天地之至数合于人体血气”(《素问·三部九候论》)的情况。《系辞传》说:“大衍之数五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周易》筮法开始于天地之数。所谓大衍之数,就是天地之数。至于“五十”与“五十五”之争,古往今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里不妨存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诊脉动数发息的数字源于《周易》。


总之,鉴于《伤寒论》成书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周易》内容之间的相通性,我们可以认为,《伤寒论》六经、六经辨证与《周易》的哲学原理有着必然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梁华龙.伤寒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8,120.
[2] 成肇智.内经对周易阴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见:中华医药文化论丛[C].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120.
[3]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14.105.
[4] 金景芳.周易讲座[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162.
[5] 梁华龙,田瑞曼.《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来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1):30.
[6] 张涛.秦汉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294.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五脏元真通畅”与自身调节和防病治病 老茶馆 附子溫五臟之陽,善用益之濫用誤之―朱良春用附子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