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的医理

2010-02-08 21:53 楼主
谚语中的中医道理

谚云:“血从心出,病从口入。”“不干不净,吃了生病,千千净净,吃了太平。”中医认为:胃有受纳、腐熟水谷的作用,五脏六腑的强弱与胃之盛衰成正比一胃为水谷之海,而人生存以水谷为根。若肠胃为饮食所伤,易造成脘腹胀满疼痛、厌食、肠垢、痢疾等疾病。人体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源缺乏,正气就不足,使诸病蜂起,从而影响人的健康。谚语说得好:“臭鱼烂虾,得病冤家。”“细嚼慢咽,不伤脾胃。”“每餐八成饱,保你身体好。”

谚云:“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萝卜保平安。”这条谚语说的鱼肉虽好,但存偏性。中医认为:“食物偏性易导致疾病发生,使人中焦壅热,久则积郁生火。”“诸鱼,皆能动风生火,不独鲤也。”肉(指猪肉)虽有润肠生津之利,但其味厚滋腻,多食使脾运无力,为滋腻所困,必然运化失司。在病理情况下,表邪初犯,易致邪恋,缠绵难尽,痰则生矣。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不可少的。谚语说得好:“三天不吃青,心里冒火星。”

这些谚语中内涵很多,它告诫人们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不可暴饮暴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口语中的中医道理

在口语中,常听人说:“你心里想说什么,你就说吧。”“你说的是心里话吗?”这说明语言的产生与心脏有密切联系。心是五脏之首,具有主血藏神的功能。中医认为:以人的面色荣枯和语言的表达,可以看出心脏功能的盛衰。这是由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当心脏功能正常,通过语言表达的思维活动就合乎逻辑。而心脏在病变时,则血热扰心,人就可能出现舌强语塞、谵妄、昏迷、不省人事。从病理看,也佐证了语言与心脏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听到对某个人的评价时,说:“胆大心细”,“胆大妄为”,“气壮如牛”,“胆小如鼠”等等。胆为六腑之一,由于胆不接受水谷或糟粕,而贮藏胆汁,有异于其他五腑,故又属“奇恒之府”。胆附属于肝,肝胆二经为表里之经。中医认为:肝具有疏泄和调节情志的功能。肝气条达、气机通畅与否对情感影响颇大,而胆之盛衰,也影响着情感的活动。一般来说,胆气强盛,其人勇猛胆大,反之则怯弱胆小。

成语中的中医道理

流行在人们口头的成语,有的直接或间接都来自于中医学。若抛开成语表达意思,仅从表面来看,涉及中医方面的成语更是丰富多彩。在《汉语成语大辞典》中,“病人膏盲”、“不洽之症”、“对症下药”、“附赘悬疣”、“附骨之瘟”、“痰迷心窍”、“如法炮制”等就是中医的术语概念。如说病因的有“风吹雨打”、“积劳成疾”、“歪风邪气”、“悲喜交集”、“乐极生悲”等;论八纲的有“表里如一”、“虚有其表”、“阳奉阴违”等;话疾病的有“疥癣之疾”、“手足胼胝”、“丧心病狂”、“回光返照”等;说五脏的有“肝胆相照”、“沁人心脾”等;说五官的有“耳聪目明”;五行的有:“木本水源”、“相生相克”;五味的有“含辛茹苦”;中药有“姜桂之性”、“气味相投”;治疗则有“以毒攻毒”;养生有“怡淡寡欲”、“颐神养性”;精气神的有“精神抖擞”、“神清气爽“等。以上成语无一不与中医理论有关,真可谓洋洋大观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男人也要睡美容觉 看起来更年轻 老茶馆 苏东坡妙联对名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