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南孙验案(带下案)

2011-12-15 17:33 楼主
洪××,39岁,已婚,营业员。

初诊:1992年4月9日。经期白崩近1年。从1991年5月起每至经期带下如崩,所下之带质稀如水无臭味,且与经血不混杂,甚时1日须换2~3次内裤,经量中等,6天经净则白崩亦同时而止。经后则觉头晕心慌,肢软乏力,工作以站立为主。生育1胎,8年前人流1次并放置宫内节育环,平素无带多之象。曾在妇产科医院检查,诊断性刮宫及病理报告均未见异常,予取出节育环,取环后2月白崩自止,第3个月又症起如故。末次月经4月1日,适值经后,脉沉细小,舌质暗,苔薄少津。脾肾气虚,带脉失司。治宜健脾益肾,托固带脉。

党参15g 炙黄芪15g 煅龙骨、煅牡蛎(各)20g 熟附子9g 补骨脂9g 鹿角片9g 煨肉果12g 覆盆子12g 煨金樱子12g 芡实须、莲子须(各)12g7帖

二诊:4月30日。经期带下如崩,经上方调治后,4月27日经转,白崩大减,仅在经水将净时见少量带下,经量中等且畅,伴小腹隐痛,神疲嗜睡,药后觉口干。脉细小软,舌质暗,苔薄。仍属肾弱,肝统失司,带脉固摄乏力。再宜补肾健脾,托固带脉。

党参12g 炙黄芪12g 淮山药12g 补骨脂12g 煨肉果12g 芡实须、莲子须(各)12g 菟丝子12g 覆盆子12g 金樱子12g 煅龙牡(各)30g 白果(打)7只12帖

半年后随访,白崩基本见止,至93年初因劳累经行时症情反复,但量较为少,仍予前法投治,后未再反复。

按:白崩为临床并非常见之症,而于经期伴随而下者更少见。古医籍中对此症记载亦不多,《诸病源候论》云:“白崩者,是劳伤胞络,而气极所为。”本证为带下病之甚者。患者带下如崩,质清稀如水无臭味,经后头晕心慌、肢软乏力,脉象沉细少,是脾肾不足,阳气虚衰,致带脉不固。盖脾气主升,肾主闭藏,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湿,致使水湿内留,肾气虚则封藏失司,不能固气摄精而下泄,是以治予温脾益肾,补气固托,一投即中,获效甚捷。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2-15 17:36 2楼
张××,51岁,已婚。

初诊:1993年3月3日。正产2胎,人流1次,形体健硕。七七之年绝经,于停经前一度经乱,曾因经淋不止诊刮、取环,术后休息1周,事后病理报告提示为妊娠。停经2年来带下绵绵不绝,色白质稀如水,伴小腹作胀及酸楚,口干唇红,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沉细。证属肝热素盛。肾气虚弱,带脉失司,治宜清肝益肾,约束带脉。

生地12g 侧柏叶12g 地榆12g 椿根皮12g 淮山药12g 白头翁12g 芡实须、莲子须(各)9g 玉米须20g 金樱子12g 钩藤12g(后入) 夏枯草12g7帖

二诊:3月10日。药后带下遂止,大便干结,鼻中干燥,口苦且渴。舌质红,苔薄少津,脉沉细。证属肝肾阴虚,带脉失司。治宜清肝益肾固带。

生地15g 白芍9g 淡黄芩6g 知母12g 川柏9g 地榆12g 侧柏12g 白头翁12g 杜仲12g 桑寄生12g 太子参15g12帖

三诊:3月24日。带下之症已瘥,诸证亦平,仍如前法调治以资巩固。

按:任脉损伤,带脉始病。患者体质素健,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出现经乱,漏下日久不止,经诊刮方知为胎漏所致,术后未得适当将养,肝肾耗损,湿热之邪入侵,客于胞宫胞络,带脉不固,故带下绵绵不绝,伴小腹酸胀。口干唇红、舌质红、苔薄黄少津示肝热偏盛。立清肝益肾,约束带脉法调治,用生地、淮山药、地榆、侧柏、钩藤、夏枯草清肝热,滋肾水;椿根皮、芡实须莲子须、金樱子、白头翁固涩带脉,7帖症平,再12帖巩固,以滋养肝肾调治善后。
⬅ 嘴角疮 老茶馆 朱南孙验案(妊娠恶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