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用中成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011-12-09 15:03 楼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 , 是常见的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之一, 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 后期可导致肢端坏疽或溃疡, 甚至需要截趾(指)、截肢, 使患者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本病多为青壮年男性, 可有吸烟、外伤或寒冻史, 慢性发病逐渐加重过程。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发凉、皮肤苍白、动脉搏动减弱; 中期症状加重, 出现静息痛和皮肤营养障碍, 皮肤紫绀, 动脉搏动消失; 晚期发生肢端坏疽或溃疡。根据缺血程度的轻重, 临床上将脉管炎病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局部缺血期: 属早期阶段, 间歇性跛行为本期特征性症状, 患肢麻木、酸胀、发凉。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第二期营养障碍期: 该期为第一期病情加重, 出现静息痛是本期主症, 疼痛夜间剧烈, 患者抚足而坐, 不能入睡。患肢营养障碍性改变。动脉搏动消失。第三期组织坏死期: 病情至晚期, 出现肢端坏疽或溃疡, 坏疽多为干性, 局限在足趾、足部, 少数累及踝关节甚至小腿, 并发感染时坏疽转为湿性, 溃烂、流脓。可有纳少、消瘦、贫血、高热等症状。

脉管炎病在《内经》中已有记载:“发于足趾, 名脱痈”, 自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开始称之为“脱疽”。脉管炎的治疗目标为控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 有效改善动脉供血。除了要求患者绝对戒烟、进行足部运动以增加侧支循环外, 采用中医治疗有显著效果, 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液循环, 降低截肢率。

1内治法

脉络阴寒证: 主要表现为患趾(指) 喜暖怕冷, 麻木, 酸胀疼痛, 多走疼痛加剧, 稍歇痛减, 皮肤苍白, 触之发凉, 趺阳脉搏动减弱; 舌淡、苔白腻, 脉沉细。当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为治, 可选用阳和丸, 每次9g, 每日3次; 脉管炎片, 每次8片, 每日3次; 金匮肾气丸, 每次9g, 每日3次。

脉络血瘀证: 主要表现为患趾(指) 酸胀疼痛较重, 夜难入寐, 步履艰难, 患趾(指) 皮色暗红或紫暗, 下垂更甚, 皮肤发凉干燥, 肌肉萎缩, 趺阳脉搏动消失。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 脉弦涩。当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 可选用脑血康滴丸, 每次10~ 20丸, 每日3次; 三七片, 每次4片, 每日3次; 血府逐瘀口服液, 每次1支, 每日3次。

脉络瘀热证: 主要表现为静息痛, 足凉而自觉灼热感, 皮肤干燥, 汗毛脱落, 爪甲增厚变形, 肌肉萎缩, 皮色暗红, 趾(指) 干性坏疽。口干欲饮, 舌红、苔黄, 脉弦细数。当以养阴清热、活血解毒为治, 可选用复方金银花冲剂, 每次10g, 每日3次; 复方丹参片, 每次5片, 每日3次; 柴枳四逆散, 每次10g, 每日3次。

脉络热毒证: 主要表现为肢端坏疽或溃疡, 周围皮肤暗红, 皮肤溃破流脓, 腐肉不脱, 甚至扩大上攻, 腐烂筋骨。痛如火灼, 夜间剧烈, 常彻夜抱膝而坐。全身伴发热、口渴喜饮, 尿黄短赤, 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燥或腻, 脉弦数。当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治, 可选用四妙丸, 每次9g, 每日3次; 西黄丸, 每次6g, 每日2次; 银黄口服液(每次1支, 每日3次) 合三七片(每次4片, 每日3次)。

气血两虚证: 主要表现病程日久, 坏死组织脱落后或截肢术后创面久不愈合, 肉芽淡而不鲜, 全身倦怠乏力, 面色无华, 形体消瘦, 舌淡, 脉细无力。当以益气养血为治, 可选用八珍口服液, 每次1支, 每日3次; 十全大补丸, 每次9g, 每日3次; 八珍益母丸, 每次9g, 每日3次。

2外治法

新癀片: 取本品8~ 12片研为细末, 用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状外敷患处, 敷料包扎, 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 连续使用1~ 2周。可清热解毒, 通络止痛。

云南白药粉剂: 取本品适量, 加蒲黄粉少许, 用清水适量调匀, 外敷患处, 敷料包扎, 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 连续使用1~2周。可清热解毒, 通络止痛。

正骨水: 将本品适量倒入热水盆中洗浴, 每日1~ 2次, 并用热毛巾湿敷至膝关节上下, 每次10~ 30m in。可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独活止痛搽剂: 局部常规清洗后, 取本品适量外搽疼痛处, 并用热毛巾湿热敷, 每日2~ 3次, 每次10~ 20m in。可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2-18 06:28 2楼
听说中医治这个病有一套,不知道疗效如何?
⬅ 当归拈痛汤 湿热疼肿之圣方 老茶馆 咳嗽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