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医与信息

2011-12-05 08:12 楼主
关键词:信息。
人类利用信息的历史可追朔到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可是真正认识信息,科学的利用信息,并使信息发展成一门横断学科,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信息论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以来,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它已经在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物理学,地理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经济学,军事学以及文敎卫生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它不但为许多学科的发展,而且也为中医学的发展,为中医学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以及其它学科研究中医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同时中医学的发展也为信息论,信息科学提供了一个实际的典范。
信息论作为新兴的横断学科,新型的综合性的基础理论,被介绍到中医学之后,令人惊奇地发现,在中医学里,早已有朴素的信息思想,在中医的书藉中虽然找不到信息论之词,但究其思想体系却是相通的。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这段经文要求医生通过四诊等手段,诊察疾病显现在人体各方面的症状和体征,了解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正确认识疾病信息。
《灵枢•脉度篇》也说“五脏常阅于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知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这就是说,在生理上,由于五官七窍皆秉气于五脏,因此,五脏的荣华可分别显露在五官七窍的不同部位,在病理上,五脏发生疾病,也将分别反映在相应的官窍上来,这种根据现象(也可以说根据信息)来观察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有机联系的观点和现代信息论的思想又是何等的相似。总而言之,中医的自然观、生理观、病理观、诊疗观等一系列基本观点,处处闪跃着信息论的思想和方法。闪跃着与信息论同时代产生的控制论,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按照祖国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与论述,绝大部份属于生命活动方面的信息。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不论是东方医学,还是西方医学,他们都要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由于人体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物质又是以永恒的运动形式存在的,因此,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必定要发放信息。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物质既是信源,又是信息的载体。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信息,更没有不发信息的物质,既然物质在运动时,无时不发放信息,那么,人体生命活动也就无时不发放信息,有人称这种信息为“人体生命信息”。因为有了物质活动信息的客观存在,人类才有可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时,认识自己,并把人的生命信息和其它信息区别开来。
就人类机体活动所产生的生命信息来看,无非包括两种生命活动信息。即人体的物质结构信息,和人体的生命活动信息。人体的物质结构信息包括组成人体的各种物质成份,以及各种物质成份的结构形式,即关于形态学方面的各种信息,可称为“人体物质结构信息”。如中医的五脏、六腑、气血,精、液、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另一种是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方面的信息,包括整体生命活动和局部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可称为“人体生命活动信息”。如中医的神、色、声、态,七情、六欲、脉象、脏象等。
由于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对人体的认识角度不同等,因此,西医则着重于人体的物质结构信息,中医则着重于人体的生命活动信息。
中医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信息可分为先天信息与后天信息,先天信息禀受于父母,如《灵枢•决气篇》云“两神相摶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这里所指的“两神相摶”,就是指的父母的生命活动,由此活动而产生新的生命,新的生命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信息可称之为“先天信息”。新的生命降生以后,不断的从自然界和社会获取物质来促进自己的生长发育,开始了新的生命活动,由此而产生的信息,可称为“后天信息”。中医的小儿变蒸学说,发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等,是对后天信息的最好研究,中医的“象”指的是生命活动现象,即生命活动信息。因此,中医的脏象不等于西医的脏器。有无生命活动现象,是生与死的根本区别,所以在死人身上做的研究、试验,拿到活人身上去用,往往行不通,之所以行不通,是因为信息发生了变化。
中医对疾病信息的认识: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中医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内因信息与外因信息。
内因信息:中医有句名言,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的虚即指正气虚,实际上指的是人体内环境中生命活动能力低下,所以有人把它称之为“内因信息”。
外因信息:泛指外环境中危害人体的一切致病因素。有人把这种致病因素称为“外因信息”。
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引起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被破坏,从而产生各种体征,症状等,有人把它叫“疾病信息”。疾病信息可分为“病位信息”;与“病性信息”两大类。
病位信息:有在表在里之分。在表信息为肌表,经络系统发病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在里信息为脏腑发病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在表的疾病既可有序地向内传变到脏腑,也可无序地向内传变到脏腑;在里的脏腑受病也可以定向地有序地反映到相关的经络和体表部位上来,也可无序地反映到相关的经络和体表部位上来,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中的生、克、乘、侮规律,说明了疾病有正常变化与异常变化,这种病位信息间的动态变化则是中医辨证论治,灵活处方用药的基础之一。
病性信息:如恶寒,发热,凉燥,温燥,寒湿,湿热,虚实,风火等都可以看成是病性信息。因此,有人把寒热称之为寒热信息,把燥湿称之为燥湿信息,把虚实称之为虚实信息,而各种信息可以相互交错,相互转化,相互结合,并存,并发等等。
中医对疾病信息的获取方法:
中医对疾病信息的获取,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望、闻、问、切,近代中医也辅以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通过望、闻、问、切和现代检测了解疾病发出的各种信息,分析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等。如通过望神、色、形、态,视喘息,听声音,闻气味,切脉动静,以及问寒热,问二便,问汗出,问起居,问饮食,问好恶,问头身痛等,都是为了了解疾病的信息。
中医对疾病信息的处理方法
中医对疾病信息的处理方法很多,也很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是各种辨证论治。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等等。这些辨证论治,就是将四诊以及种检测获取的疾病信息,根据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等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然后再根据患者反馈回来的信息调整偏差,使之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从而治愈疾病。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中医和西医仅管理论体系不同,诊治手段不同,但它们都是通过各自的手段、方法,去获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从而分析、利用、处理这些信息,只不过西医则重于从人体的物质结构方面去获取信息,中医则重于从人体的生命活动方面去获取信息。而生命活动信息远比物质结构信息丰富得多。因此,中医和西医都是科学的。那种只相信西医是科学的,而不相信中医是科学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是缺少知识的表现,我们中医界的仁人志士,以及中医界的各级管理人士,应当理直气壮的站起来,为中医学的振兴和发展而奋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医道还原 脉理奥旨 老茶馆 中医舌诊观病精粹集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