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一两究竟折算几克?

2010-01-21 19:02 楼主
经方一两究竟折算几克?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书中所载方剂剂量的讨论,主要围绕张仲景时代的一两到底相当几克的核心问题,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

经方剂量一两折算,有的依据临床用药经验和一般用药剂量,但经不起出土实物及历代文献的考证;有的以神农秤为依据,将其1两折合为1—2克间,亦无出土文物可证,日本汉方学家常用此剂量,在我国则应用较少。目前,临床上据经方剂量一两等于现代重量3克应用。

之所以会出现目前的换算,主要与历史上4位有影响的医家有关: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然《汉书·律历志》明确规定:“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即一百黍为一铢。陶弘景可能将“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的汉制错简或错写为“十黍为一铢”,实为后世曲解《伤寒论》药物剂量之肇始。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转载了陶弘景的错误论述,虽提出疑问,但未纠正,仅加注文:“此则神农之秤也。吴人以贰两为壹两,今依肆分为壹两秤为定。”

明代李时珍更是在《本草纲目》中明确写出“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汪昂《汤头歌诀》亦有“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

原国家计量局编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光和大司农铜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此权铸于光和二年闰月廿三日,光和二年为公元179年,与张仲景为同年代。从权上铭文可知,此权为当时中央政府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标准。铜权,按秦汉密制的单位量值和权的量级程序,此权当为12斤权,标准重量当为2996克。每斤是2996÷12≈249.7(克)。按照这个重量来折合,1两应该是249.7÷16≈15.6(克)。据此东汉l两合今之15.625克。

可以说,导致汉以后至今与东汉时期药量相差悬殊的原因错在陶弘景,疑在孙思邈,定在李时珍,传在汪昂。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1-21 19:15 2楼
这个的确是中医传承中的一个问题,很棘手。
大家可以对此进行讨论一下。
2010-01-21 19:16 3楼
这个也是个老问题,经常会提到大家进行讨论的中间来。
开个帖,大家进行讨论投票。
2010-01-31 18:20 4楼
这个职业中医, 用药过程中自然会有感觉。 最好还是由实践来检验。
2010-01-31 19:33 5楼
经方我观察了一下,当今大多名医在应用过程中多药量多较大,而药味少,这也符合仲圣的原意,但也有用经方而药量轻描淡写的,也有好的效果,可能根据各个人的手段吧
2010-01-31 20:16 6楼
1两应该是249.7÷16≈15.6(克)。据此东汉l两合今之15.625克。
2010-02-15 14:55 7楼
汉代的度量衡制

两铢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 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 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2010-02-15 15:12 8楼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度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

为什么后面这一千年没有随意扩大呢?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流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国家征税,地主收租,不再单纯收粮食,而靠货币的流通.所以从宋朝以后,随着商业的发达,随着货币的流通,度量衡再发生什么变化,就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了.因此度量衡制就稳定下来了. 所以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就是汉朝以后到宋朝以前,度量衡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到宋朝如果连药渣一块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你看宋朝书的药量都是很小很小.

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过去老大夫开药3钱,1钱就是3克,3钱今天我们折合成9克。折合成9克,药房师傅嫌计算不方便,开9克也按10克算。医生干脆就把9克的药都改成10克。有个别的地方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和大多数地方不一样。黑龙江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就把1两当成50克,1钱按5克来算。
2010-02-15 15:13 9楼
经方药量的折算方法.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

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 在伤寒论中,大陷胸汤里,用甘遂末一钱匕。

匕。甘遂是有毒的,后世医家根据实际情况,一钱匕大约一克左右,量是很小的。也有的书说一钱匕是1克到1.5克,这只是供大家参考。
2010-03-02 22:38 10楼
不用太拘泥于分量,毕竟几千年过来了,要搞清楚不是那么容易。关键是药物的比例,分量则按照病情轻重缓急把握,先从轻剂入手,时间长了,自然就有把握。
2010-03-06 09:18 11楼
同意楼上的观点。。
⬅ 再谈退行性膝关节炎 老茶馆 古代经方一两究竟折算现在的几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