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薛振声先生的“全息汤”

2008-07-29 14:01 楼主
《十年一剑全息汤》在几年前就已经听说,也粗略的看多部分内容,大概知道是用一个方子经过加减统治百病。但是一直都没有认真的仔细阅读。最近还是买了一本书,随意翻翻才发现这个书已经是一版6印了,看来整体的读者是很多的。我们论坛的应该也有,除了我以外应该还有别的同道看过,不知道大家对薛先生的理论和方子有什么看法,在临床中是否有进行验证。

我最近一直在关注中医复方类的一些资料和研究,只是发现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在仲学复兴和中药单味药理研究通达的年代,大方复方可能在医院中是部分医生的喜爱,但是在论文中却比较少见到相关的资料。恰恰我想薛先生的方子给我传达的是他组中医复方的思路,因为一个病,在薛先生那里用基础方再随着加减很容易就得出一个30多味的方子来,算是比较大的了。虽然薛先生的书里说“我前半生用传统辨证论治,后半生用系统疗法。二十年来,全息汤处方大概开了几万张,一个中医后半生只开一个方剂治病,为什么?为提高疗效,减少失误”。但是客观的来讲,通观全方,我认为薛先生的方子还不是很成熟,所能治疗的疾病也比较有限,疗效满意的应该只在特定的一些疾病范围里。但是薛先生提出的全息理论和付诸的实践值得我们尊敬和重视。

有关此书的探讨和实践希望能继续下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07-29 14:02 2楼
十年一剑 "全息汤"

作者:薛振声

疾病的中医整体观

人体是一个整体。人所患疾病,即为整体疾病。有的疾病重点在局部,但因其必然受整体的影响并影响整体,仍属整体疾病。故严格地说,没有绝对孤立的局部疾病,所有疾病都是整体疾病。这就是疾病的中医整体观。这一理论适用于观察分析所有需要内服中药治疗的疾病。各种不同的疾病真的存在着共同的整体性吗?任何人都知道,各种不同的疾病,表现并不相同,如发病群体不同、发病原因不同、重点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不同、现代医学检查结果不同、预后不同等等。就症状而言,各种各样,千差万别,有的严重,有的轻微,有的漫长,有的短暂,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有形,有的无形,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在体表,有的在体内等等。当我们把这些不同的疾病连同其症状,按一定部位顺序加以排列组合,就像门捷列夫按原子量排列各种元素一样,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明显存在着规律,形成序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同的疾病,不管其重点部位如何,都在这一序列之中,且表现出程度不等的整体系统性。故从全面看,从深层看,各种不同的疾病确实存在着整体性。这是客观现实,不以人们认识与否而改变。各种不同的疾病为什么存在着共同的整体性呢?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按中医理论,人身五脏六腑,四肢九窍,通过经络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人体患病,即使其重点部位在局部,但能通过经络传导,迅速影响全身,形成整体疾病。中医还认为局部可代表整体,如耳外形如倒置胎儿,耳针可治疗身疾病等。现代科学证实,生物体的每一局部,甚至细胞,都带着整体生命信息(如基因),用植物的局部组织可以培养成整株植物,一些低等动物可以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克隆技术可以用体细胞培育出与原本体相同的高等动物等等。既然生物体的每一局部都携带着整体生命信息,人体患病,即使重点在局部,这一局部已经含有整体因素,也就具有了整体疾病的性质。至于其他部位,因处于整体之中,且含有相同的整体生命的信息,也就不可能置身事外,必然或隐或显或轻或重地有所反应,这就显示出疾病的整体性。所以说,疾病的整体性,是由人体内在本质决定的,并非主观臆造。为了更好地认识疾病的整体性,必须重新认识中医以前关于疾病传变方式的论述。人体患病时,出现各种症状,这些症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有轻有重,有先有后。古人认识疾病处于早期阶段,当然首先注意突出症状,而这些突出症状的出现,往往有先有后,这就使古人认为疾病的传变,速度缓慢,层次分明。如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温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先上焦,再中焦,后下焦等等。这些论述,当时对辨证施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深化,现在可以完全证实人体患病时,全身反应同时出现,而且存在于疾病全过程。患病时出现的症状,确实有轻重先后等等不同,但那只是程度不同,或有些症状暴露明显,有些症状比较隐蔽而已,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只有突破前人关于传变的理论,整体观和系统疗法才能在理论上成立。疾病的整体性是怎样显示的呢?为了叙述方便,把它分为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即各种疾病都有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而且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

表证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凡病皆有表证。它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表证是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与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表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干、咽痛、项强、腰背酸痛、四肢疼痛麻木、肢颤、无汗、自汗、盗汗、皮肤瘙痒、疹痘、疮疡等。表证重者脉多浮紧或浮缓,有热者脉多数。这里所说的表证,与以前含义略有不同。表证不是相对里证独立存在,而是与里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不是指疾病的初起阶段,而是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有些疾病虽不是由外感引起,但因整体功能紊乱,卫外功能受损,也有表证。有些症状,如瘙痒、麻木、疹痘、疮疡等,原不属表证范围,但其不但出现于体表,表证病理特征明显,为了简化归类,也列入表证范围。为了论述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还必须对“三焦”的含义作一界定。

“三焦”的含义历来不太一致,本篇对其含义的诠释是为整体观和系统疗法服务的,与前人略有不同。其含义是:“三焦”是指胸腹腔,包括所含脏腑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上焦”指胸腔,包括心和心包(含脑)、肺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中焦”指腹腔上部,包括脾、胃、胆(含胰)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肝本位居中焦,但其病理多表现于下焦,自古以来都明定肝属下焦,故从古义》“下焦”是指腹腔下部,包括肾(含睾丸)、肝、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包括妇女整个内生殖器官)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上焦证是疾病在上焦的表现。凡病皆有上焦证。它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上焦证是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与表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上焦证表现为:心烦、胸闷、胸痛、心悸、失眠、嗜睡、健忘、神智不清、精神错乱、咳嗽、喘促、痰多等,上焦证为主者脉多两寸滑或沉微,或有腻苔。神志方面的症状,前人多分别与某脏腑联系,如五志(喜、怒、思、悲、恐)分别与五脏(心、肝、脾、肺、肾)联系。整体观认为,这种联系有一定意义,但神志与心(含脑)联系更为密切,为了简化归类,把这方面的症状统归于上焦证。中焦证是疾病在中焦的表现。凡病皆有中焦证。它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中焦证是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与表证、上焦证、下焦证、血分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中焦证表现为:胃痛、胃胀、胁痛、易饥、纳呆、反酸、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口臭、牙痛、倦怠、乏力等,中焦证为主者,脉两关弦。倦怠、乏力等症状,在很多疾病中经常出现,多为全身功能紊乱特别是湿困中焦脾胃所致。有人一律认为是虚,滥投补药,其认识是片面的。牙齿本不属中焦,因其与胃关系密切,为简化归类,故将牙痛等列入中焦证。下焦证是疾病在下焦的表现。凡病皆有下焦证。它存在于疾病全过程。下焦证是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与表证、上焦证、中焦证、血分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下焦证表现为:小腹或少腹胀痛、浮肿、黄疸、口渴、尿急、尿频、尿痛、癃闭、小便黄、小便混浊或带砂石、大便稀薄、大便干结或便秘、便带黏液或脓血、里急后重、脱肛,男子阳痿、遗精、早泄、无子,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痛经、不孕、症瘕等,反映于上部则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下焦证重者,脉两尺弱。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为全身功能紊乱引起,以前多从肝肾论治,为简化归类,故列入下焦证。血分证是疾病在血分的表现。凡病皆有血分证。它存在于疾病全过程。血分证是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与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紧密联系共同存在。血分证表现为:面红、目赤、唇青紫、皮肤潮红或起斑疹、咳血、呕血、血尿、便血或黑便、血精、经闭、崩漏等,血分证重者,脉涩,或有结代,舌质红或暗,或有瘀斑。血分证前人多指为热性病的深重阶段。整体现是用于表述疾病深入血分,所有疾病都有血分证,且存在于疾病全过程,无深重之义,无阶段之分,故与前人略有不同。以上分类,是为了叙述方便和易于掌握,以利展示疾病的各个侧面。严格说,这样分类并不准确,因为整体观认为,每一症状都与整体功能紊乱有关,并不绝对隶属于某一局部。以上所用的“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等术语,过去也曾广泛使用。术语是表述的工具,过去使用,现在仍有其意义者可继续使用,以体现传统,也便于掌握和理解;其含义并不完全适用于新的理论,可加以改造,或补充或修改,或重新诠释和界定。古人已经这样做过,我们当然也可以这样做。

疾病既然具有整体性,治疗疾病当然应针对整体。即以中药组方系统调整整体功能,同时对重点局部进行重点治疗,这就是中药系统疗法。一般来说,以前中医临床医学所研究和解决的是疾病的个性,即某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前人也研究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但强调其层次和阶段性,也重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但重点仍是某些症状突出的脏腑。故虽有整体意识,但仍然主要是为疾病的个性服务的。前人也有系统治疗思想的萌芽,如伤寒合病、并病思想,脾胃学说升阳、补脾胃、泻阴火的综合运用,还有一些具有系统治疗思想的著名方剂,如防风通圣散、五积散等等,但其理论和实践还不够完整、成熟,还不能形成中医临床医学的主流,只作为治疗某些类型疾病的方法和方剂。辨证施治,一证一方,历来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系统疗法要研究和解决的是疾病的共性,即各种疾病对人体影响的共同规律,以及通过系统调整整体功能来治疗各种疾病。系统疗法也重视疾病的个性,并认真加以解决。但那是在整体战略指导下的战术处理,其观察、思考和治疗,始终离不开整体。

怎样进行系统治疗疾病整体性的形成和治疗的关键在少阳,包括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古代有关论述甚多,现选经典著作摘引于后:《内经》:“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中藏经》:“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对其他脏腑的论述从没有像胆和三焦提高到如此的程度,说明胆和三焦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全局性决定性作用。《伤寒论》对少阳证症状记述有:口苦,咽干,目眩,两耳无所闻,目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热入血室等等。对上列症状稍作归纳,即可明显看出包括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各个方面。既然少阳是疾病整体性的关键,治疗自然首先应和解少阳。和解少阳首选小柴胡汤。一般认为,小柴胡汤即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七味。实际上,小柴胡汤是加减变化的组方,上述七味,只是一种,也只适应某证型。原著加减法为:若心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若渴,去半夏加人参、栝楼根: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从以上加减可以看出,小柴胡汤中保持不变者只有柴胡、甘草二味,其余皆为按症而设,也可以看出和解少阳的基本用意为升阳、理气、和中,兼顾他症。系统疗法以和解少阳为轴线,取小柴胡汤基础药:柴胡、甘草。小柴胡汤及下方桂枝汤原著均用炙甘草。炙甘草炮制不便,且不易保存,故我临床多以生甘草代替,疗效不受影响。

系统疗法的轴线确立后,其他层面则可依次展开。表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风寒。治疗表证首选桂枝汤。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组成。系统疗法采用原方。此方有解表、疏风、散寒、调和营卫等功能。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具有解热镇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自身功能和抗病能力等作用。此方不仅可治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表证,对上焦证心阳不振、寒邪郁肺,中焦证脾胃虚寒,下焦证小腹冷痛、二便不调,血分证血瘀等都有重要作用。上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痰凝气滞。治疗上焦证首选枳实薤白桂枝汤。此方由瓜蒌、薤白、枳实、厚朴、桂枝组成。系统疗法采用原方。此方有通阳散结、化痰利气等功能。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对改善心肺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都有重要作用。此方除治上焦证心烦、胸闷、胸痛、痰多等外,对表证肢麻、乳房肿胀、瘿瘤结核,中焦证胃脘胀满、嗳气,下焦证便秘或腹泻,血分证血瘀痰阻等都有重要作用。中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湿困。治疗中焦证首选平胃散。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系统疗法采用原方。此方有化湿运脾、理气和胃等功能。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和吸收能力,对神经系统也有调节作用。此方不仅可治中焦胃脘胀满、不思饮食、反酸吐水等,对表证四肢酸重、皮肤湿痒,上焦证困倦嗜睡,下焦证大便不实、妇女带多阴痒等也有重要作用。

下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水停。治疗下焦证首选五苓散。五苓散由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组成。系统疗法采用原方。此方有通阳利水、健脾祛湿的功能。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改善泌尿系统功能,促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对心脏、脑血管、血压、神经系统、生殖系统都有调节作用。此方不仅可治下焦证小便不利、浮肿、口渴、大便不实、小腹胀满等,对表证发热、皮肤肿胀渗液,上焦证心悸、喘满,中焦证胃胀、腹水,血分证瘀血肿胀等都有重要作用。血分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血热、血瘀,治疗血分证首选生地、丹皮。此二味有凉血散血功能。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充血和出血,改善血液循环和凝血功能等。风寒、痰凝气滞、湿困、水停、血热血瘀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痰、湿、水同为体液的病理产物,根源相同,性质相近,病理相通。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存在,影响人体健康。但也有不同:凝结为痰,弥漫为湿,积聚为水。痰多凝于上焦,湿多困于中焦,水多停于下焦。痰影响心神则心烦、胸闷,湿影响心神则困顿、嗜睡,水影响心神则心悸不安。风寒与血热是对立的统一体,它们性质相反,表现对立,但又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存于疾病这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中,无寒也就没有热,无热也就没有寒。明确提出寒与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是整体观和系统疗法的重要思想基础。就疾病个体而言,有时风寒偏重,如恶寒、身痛、头痛、喜热恶冷等,有时血热偏重,如面红目赤、舌红、咽痛、喜冷恶热等,但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是片面的。伤寒学说更多强调寒的一面,故多用辛温;温病学说更多强调热的一面,故多用辛凉。整体观和系统疗法则强调两者共存,既用辛温的桂枝,又用凉血散血的生地、丹皮,用于治疗所有疾病,比单用辛温或辛凉疗效都好。

由此可以推想,长期形成的伤寒与温病的对立,也许可以在新的基础上实现统一。风寒、痰、湿、水、血热血瘀,虽然分别是不同部位最基本的病理特征,但它们并不孤立存在,也不只是影响局部,而是紧密联系,共同存在,共同影响整体各部位,且不是平均分配,而是轻重悬殊,这就形成了无数组合,构成众多疾病和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症状。虽然疾病众多,症状复杂,但每一疾病都影响整体各部位,而这些部位又都有其最基本的病理特征,这一规律没有变化,这就使通过调整体功能兼顾重点来治疗各种疾病成为可能。把上述各方药串联起来,就成了治疗各种疾病的复方组合,其构成为:

柴胡12g、桂枝10g、白芍10g、瓜蒌10g、薤白10g、枳实10g、苍术10g、陈皮10g、厚朴10g、白术1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2g、生地10g、丹皮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

此方可调整整体功能,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只是个基础,使用时要根根病情适当加减,故命名为全息汤基础方。此方具有升阳理气、疏风散寒、调和营卫、开胸化痰、化湿运脾、利水清血等多种功能。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功能,促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等多种作用。适当加减,可治疗各种疾病。全息汤基础方足将前人成方串联而成。前人曾经作了某些串联,如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组成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与平胃散组成柴平汤,小柴胡汤与五苓散组成柴苓汤,平胃散与五苓散组成胃苓汤等等。但是,第一,小柴胡汤均用原方,限制了其机动灵活性:第二,小柴胡汤、平胃散、五苓散未能联成一体,且缺少治疗上焦证的方剂或药物,没有形成系统;第三,没有引入清营凉血的思想和相应药物,对血热较重的疾病不能适应。系统疗法经过对小胡汤的改制,并在前人基础上引入开胸化痰利气的枳实薤白桂枝汤,凉血散血的生地、丹皮,并把它们串联成完整的系统,这就形成了经过加减可治疗各种疾病且疗效卓著的全础方。
2008-07-29 14:03 3楼
“十年一剑全息汤”编悟

陈东枢

面对薛振声先生的这部书稿,我思索了许久。想到他的毕生心血将随着这个薄薄的小册子公谙于世,我心中很是激动,于是写了下面这些话。
中医学的发展体现了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特殊规律,即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临床实践是中医学发展的无尽动力和源泉。我们的文献整理、理论探索、科学实验等工作均应围绕提高中医疗效这一中心环节而开展。从临床中得出的理论若能有效地指导后来的实践,便表明了理论的科学性。薛老的理论便是如此。
这部书稿原名为“疾病的中医整体观和中药系统疗法”。我在与薛老书信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它的来之不易,遂改名为“十年一剑全息汤”。唐代贾岛有诗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读罢总觉有豪气沛然于胸中。薛老的理论和全息汤也是他“十年一剑”的结晶。他作为一名基层中医工作者,扎根农村,后半生悉用全息汤治病,开了几万张方子,疗效很好,着实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在其中。
中医临床之所以奥妙无穷,大医境界之所以令人神往,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辨证论治灵活不拘泥。但试观今日许多中医专著,将辨证施治圈定在几个证型中,限制了许多医生特别是初学者的思路。疾病的情状是极其复杂的,若我们临床只泥于几个证型,便是将辨证论治机械化了。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粹,综观薛先生书稿中所列疾病的治疗手段,悉以全息汤为基础据症加减,特别是总论第三章“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中针对每一症状的运用,皆冠以“不论”二字,初读确实令人生疑,薛老也谈到“也许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斥为‘数典忘祖’、‘离经叛道’,其原因可能是认为我否定了传统的辨证施治”。出版该书有无价值,对中医事业的发展有无贡献?我当时也曾困惑过,但还是一个基本事实使我做出判断,那就是疗效。只要能提高中医的临证水平,出版又有何惧哉!薛老谈到,“整体现和系统疗法脱胎于辨证施治,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的辨证施治”,“整体观和系统疗法不是全面否定辨证施治,而是嬗变成另一种形式,在理论和实践中保留和继承了辨证施治的优秀成果”。对薛老的理论与辨证论治的关系如何分析处理,我相信每位有思想的读者都会做出自己的评判。
薛老讲话是朴素而实际的,他说“全息汤不能包治百病”。但他的理论却为我们的临床实践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我想请中医工作者不妨试一试,至少应在症状复杂,头绪繁多,辨证有一定困难的时候试一试。白居易有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树须待七年期”,全息汤的作用到底如何,放在临床中一用便知。
薛老在后记中讲:“我是一名普通的家传农村中医,今年69岁了,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到了这个年龄,自知来日无多,也已把名利之类身外之物看得很淡,为什么还要殚精竭虑写一部中医学专著呢?创新和发展中医学理论的愿望及执著严肃的探索,几乎伴随了我的一生”。对于薛老的为中医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不止的精神,有诗为证:“藐焉俯仰地天中,遭际嶙峋百虑空,独有拳拳消未尽,同胞疴痒系私衷”。我们热切地希望薛老的理论能得到同仁的检验和理解,我们热切地呼唤对中医临床确实有用的真学问。
2009-01-19 13:18 4楼
全息汤,几年前我在网上见到的,后来学着用过一次,治的是一个心血管方面的病,病人有胸闷,胸痛等。当时略有加减,基本上用的是基础方。服三剂,无效,病人不相信我了。从此也就没有再试用。

古方中就有不少通治方,也经常见到说某某名医一生中用一张处方而名天下的。所以不能说全息汤的理论和实践有假。能用一个处方而左右逢源的治好病人,这须要更高级的辨证施治技巧,不是浅学即可达到的。所以全息汤也就不是抄过来就行了的。
2009-01-19 15:56 5楼
全息汤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疾病,病涉各脏,难以辩症的情况下还是好的方法。记得几年前我用全息汤治疗一例老夫妇人患畸胎瘤和卵巢肿瘤取得临床症状缓解的效果,延缓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命质量。
2009-01-24 17:09 6楼
全息汤的作用部位更多的是在气分。
2009-01-25 00:00 7楼
医学实在易-此事难知
2009-01-25 12:11 8楼
就全息汤的基本方组成来看,同意先生见解。

“柴胡12g、桂枝10g、白芍10g、瓜蒌10g、薤白10g、枳实10g、苍术10g、陈皮10g、厚朴10g、白术1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2g、生地10g、丹皮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
⬅ 白豆蔻与砂仁的功效比较 老茶馆 对“马钱子性寒”的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