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中医论(六)

2011-12-02 09:42 楼主
六.中医的大协作、大综合 ,促其大发展
中医发展的外部环境需要大协作,其内部需要大综合。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当前的状况看,这三个“大”字是不现实的,随着认识的提高,时间的推移,切实做起来,必成现实。
1. 中医的大协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现多学科协作研究中医,虽未能持久,仍取得一些乃至重大成绩。多学科协作研究中医,在本质上是互惠互利的,对中医有利,对参与协作研究的学科也是有利的。
中医的根本优势是有机整体观,富含丰富的辩证法,现代科学的一切成就,不是同中医理论思维、理论和临床相背,而是更加亲和。在现阶段,中医已不是被动的被证实其科学性,而能主动彰明中医对在当代和未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生效应的光辉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同一切科学协作,不仅是必然的,也是现实的,迫切的。
中西医的合作,“杉文”以农业嫁接术比拟,提出中西医结合也是一种嫁接术,当前广为流传的中西医结合,实质上是以西医为主体的中西医结合嫁接术,必须另辟新路——以中医为主体的中西医结合嫁接术。为了区别于当前的中西医结合,而将这种新的中西医结合定名为“正宗中医”。
我们赞同“杉文”的提法。当前首要是正名与定位,区分中医(纯中医和正宗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各就各位,开展各自研究与发展。不能长期混淆下去。这样混为一团,统称中医,看起来在内部吵吵闹闹,实质上是将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混为一体的作法上错误所致。这种混淆的作法,受损失的是中医。诚然,这样区分开来,可能真正的中医极少,真正的中医院有无难定?但这种事实求是的作法,必将赢得真正中医、中医院的发展。别看现在在窝里相互斗,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分开,各自独立,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后,必然会迎来新的合作,既有利于各自发展,又有利于和谐。
2. 中医的大综合
“智文”说“目前中医正处在大综合大发展的时期,我们盼望把握住时机,总结几千年、尤其是近150余年,特别是近30年来的经验与教训,迎接中医大综合大发展高潮的到来。”“智文”提出“文献综合式研究”“中医宏观科学实验”、“临床教学实验”等等。
如何进行中医的大综合?以中医病名“头痛”之辨证论治的综合研究为例。《内经》论治头痛,为后世所宗。《难经》、《伤寒杂病论》及后世医家不断充实发展。“头痛”之辨证论治的综合研究,应该是自《内经》至建国初期,包括近代秦伯未辈医家之理论和经验的综合研究。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料,是不同时代、环境,所接触到各不相同的患者,总结的经验和理论,十分珍贵,若不能充分综合利用,真可惜!
这里所指的综合,是根据中医有机整体观进行积累、集成、统一之研究。所以,第一,要全面。不能按现代的时行作法,罗列若干医家之说作参考,摒弃绝大多数医家所论。浩瀚医集之综合,一时难全,可分期逐步到达。第二,不是时行的综述,指出各医家在“头痛”病名下有多少个证治项,而是以评述为基础,排重防漏,进行归“类”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索。第三,不能按“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作法,列出“头痛”下的若干证治。项当前可参考“杉文”所说:“在中医病名下:①详尽古今之证治项,②指出其中常见证治项,③告知‘常’与‘变’的关系和方法,④选一、二个常见案例进行‘常’与‘变’的剖析。”
笔者因精力和阅历所限,难以全面阅读完有关“头痛”的医笈,为了探讨“头痛”辨证论治的综合方案,阅读了“经典”及历代主要医家有关头痛的论述,提出一些意见,作为综合方案的参考。
对头痛的病因病机分析,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外伤等病因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发生变化。临床上从六经、五脏系统(时尚仅提及肝、脾、肾)辨证论治。常见主证有风寒、风热、风湿、肝阳、肝火、肝郁、血虚、气虚、痰浊、瘀血、心神不宁、心火、肾阴虚、肾阳虚约十六项,包括可见证共四十余项,属基本证。基本证及其加减者,较复证及多级复证少见。故应当以基本证为 “常”,根据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而“变”。当病情多次反复,病程较长的头痛患者中,常因心神不宁或烦躁易怒、或郁闷不快或恐惧等心神变化左右或加重其病情,当以调养心神为主,进行的辨证论治。《内经》重视“心”与“头痛”关系,然今人仅认为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可见,重温《经典》,认真进行综合研究医集,是何等重要!
近几十年来,教训是深刻的:《经典》教学与临床结合不紧,临床教学之类书籍只是将《经典》和医集列为参考资料,没有将《经典》作为临床指南,没有积累并集成历代医家经验。就条件论,当前这么多的中医大学、研究院和医院,是开展大综合研究最佳时期。然而还原论思维方式,则是,大综合研究,取得积累、集成、统一成果的主要阻力。吸取沉痛的教训,开展中医大综合研究,促进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大发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鲜红白点舌 老茶馆 烧伤后怎么自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