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哲学对中医的消极作用——气阴阳五行学是中国自然哲学(二)

2011-12-01 08:26 楼主
《中医科学模式》系列稿(3)
古哲学对中医的消极作用(二)
——气阴阳五行学是中国自然哲学

王律修 原著

内容提要:气、阴阳、五行学说以自然万物为认识对象,实际只认识事物个别属性,用想象物质和物质运动解释世界和生命,它们是中国的自然哲学。两千多年来,中医误把自然哲学当基础医学,满足于医学对象的思辨解释,忽视基础医学研究。所以古哲学对中医有消极作用。
关键词:中医,气,阴阳,五行,检验

气阴阳五行学说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用思辨理论解释自然的哲学门类。它的特征是:以自然万物为认识对象,实际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用想象的物质和物质运动解释自然和生命。例如,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以“水、无限定、气”为世界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燃烧和熄灭的“火”;毕达哥拉学派以“数”为万物原型;亚里士多德学派和古印度人认为“水、火、土、气”四元素是世界本原。恩格斯说自然哲学是“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填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中医气、阴阳、五行学说具备自然哲学特征,它们是中国的自然哲学。
(续)
2 阴阳学说虚拟人体“阴阳运动”
——阴阳是对立事物分类概念,阴阳与所属事物之间存在时空差距,所以,阴阳学说无可检验性。
2、1 阴阳是对立事物分类概念
感知可以认识宇宙万事的差异。阴阳学说只关注两个事物的差异属性,即对立关系。例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明与暗、寒与热、动与静、表与里、上与下、生与死等。根据阴阳模式,人们把其中明亮、活跃、向前、向上、温热、充实、外露、伸张、扩散、开放一类事物归属“阳”,把暗晦、沉静、向后、向下、寒凉、虚空、内藏、压缩、凝聚、闭阖一类事物归属“阴”。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可见,阴、阳是对立事物分类概念。《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说:“阴阳是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抽象出来用以标示事物属性的范畴,并不代表某种具体的事物。所以,《灵枢.阴阳系日月》说:‘且夫阴阳者,有名无形。’明确指出,阴阳并无固定形体,只是一种属性概念。”阴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抽象,阴阳具有属性分类意义。
分类学意义阴阳在中医理论中有广泛应用。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这是形体分阴阳。《难经.四难》说:“脉有阴阳之法,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这是脉象分阴阳。《伤寒论》把疾病病候分为“三阳”、“三阴”。《神农本草经》称“药(性)有阴阳”。明代张景岳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所以,《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熟之可千,退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但是,阴阳学说远远超越事物分类范畴。
2、2 阴阳学说以自然万物为认识对象
商代创立阴阳学说,首先用作星象观察、历法制定,解释各种奇异天象。西周伯阳父以为阴阳二气失调是地震和周朝衰亡原因。东周《老子》假夫妇之道衍生“万物负阴抱阳”,《易传》说“一阴一阳之为道。”王充说阴阳交感(“夫妇之道”)化生万物。圣贤们的说法,成为“阴阳生万物”、“万物之始终”的经典论据。作为知识模型,阴阳学说深入古代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医药、农学、宗教各个领域。中医也用阴阳学说认识自然和生命,认为阴阳是自然万物和生命的根本,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四气调神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中医基础理论》说:“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可见,中医用认识万物的阴阳学说阐释生命本原。
2、3 阴阳学说虚拟自然和人体“阴阳运动”
伯阳父说阴阳引起地震和周朝灭亡,《老子》说“阴阳生万物”,《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他们都赋予阴阳对立势力运动含义。中医也把阴阳说成对立势力运动。如《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阳主外,阴主内”;“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也。”“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清阳外发腠理,浊阴内走五脏。”“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则内热”等。阴阳被当成驱动人体生理病理运动的两种势力。《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说:“人体的生理功能,无论就整体还是就局部而言,都是阴阳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阴阳失调则是贯穿于疾病始终的最基本的病理变化。”“阴阳这两种势力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由此推动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以,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世界的根本规律。”运动是物质的属性。承认世界和人体存在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阴阳运动”,等于承认阴阳是物质。为此,中医高等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特设“物质阴阳概念”一节。不过,所述阴阳内涵依然是分类概念,并没有证明“物质阴阳”的客观存在。
2、4 阴阳学说无可检验性
首先,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明与暗、寒与热、动与静、表与里、上与下、前与后、腹与背、脏与腑、血与气、生与死等,是客观事物,阴阳是人们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归类,阴阳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所以,阴阳是物质的观念不能成立。其次,天地、日月、昼夜、黑白、男女、脏腑、脉象浮、沉、药理功用等,是客观物质运动,阴阳是人脑对这些事物属性的认识抽象,认识抽象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认识中阴阳与所属事物处于不同领域,且有时间和空间距离,阴阳之间没有事实上的相互作用。“阴阳物质”、“阴阳运动”皆没有观察凭据,没有预言作用,阴阳学说无可检验性。所以,把阴阳说成“两种势力”、“运动动力”、“世界根本”、“生命本原”的观念不能成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气的生理功能叙说 老茶馆 五行的属性及归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