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五 脏

2011-11-29 11:15 楼主
五脏是什么?至今,中医自己也没说清楚。普遍认为;“既指实质器官外,更主要慨括了人体功能和病理的种种反应。”(《中医各家慨论》上海科技出版社)
这哪像定义,倒像缺少主次的大杂烩,它囊括中西医脏腑的内涵,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就缺少定义应有的规则性和确定性。五脏在这里又有形,又无形,世上哪有这样的怪物。
五脏一词最早出现在《内经》,但《内经》表述粗略,定义不明。历代医家理解五脏,只能靠熟读《内经》,凭灵性领悟。由于悟性不同,领悟到的五脏,可谓千差万别。
西医以身体器官功能划分系统,心肝脾肺肾,是零散的器官。而中医的心肝脾肺肾是抽象的整体,是支持生命的五大生理基础。五脏是中医独有的慨念,西医没有五脏。和西医谈五脏只能把他们弄糊涂。
查五脏的本意,应以与它同时代的字典——《说文解字》为准。以肝为例,《说文解字》解释是;“肝,木藏也。从肉干声。”
先秦没有藏字,只有臧字。西汉初年,加了草字头成了藏,汉末晋初才出现加肉旁的臟,后简化为脏。《内经》成书于先秦至西汉初年,原始的《内经》,应该是五藏而不是五脏。藏有收藏内聚的意思。显然《说文解字》告诉我们,肝是形声字,是表示藏于人体,具有像木一样升发的属性。(木是什么,后面再谈,不过可以肯定,《内经》的‘肝’不是指具体脏器。)其它四脏的解释也大体如此。
五藏应该是支持生命的五种属性,这点还可从《周礼•天官•疾醫》得到应证。该篇有“参之以九藏之动”。东汉郑玄对“九藏”的注解是;“正五藏肺心肝脾肾,又有胃膀光大肠小肠。”贾公彦(唐)更进一步指出;“正五藏肺心肝脾肾,并气之所藏。”就是说,尽管在唐代,藏字已有了肉旁,但当时人们理解五脏,还是“藏气”。这和中医卫气营血,风寒火湿等诸多名词一样,不是实体慨念,而是属性慨念。
属性的五脏,怎么变成今天的实体五脏呢?——这归咎于漫长的历史原因。它的缓慢让每个时代的人,都察觉不出来。但纵观历代字典,仍可看到转变的脉轨迹。
到明朝张自烈编写字典——《正字通》时,五脏慨念就发生了变化,除了原有的抽象属性外,还增添了实体的器官。仍以肝为例,《正字通》注释是;“左三叶,右四叶,以胆为府,附脊第九椎,通于春气。”可见在明代,肝不仅有通于春气的属性,还多出了可感观可量化的外壳。不过,此时可感观可量化的肝,仅是属性肝的载体,中医师辩证时,肝的本质仍是抽象的肝。
再到今天,所有的字典(包括现代的古汉语字典)都把肝锁定为消化器官。《内经》肝的本意完全消失。只剩下中医师在辩证施治时,才本能地运用到‘肝’的本意。
抱着今天最权威的字典字典读《内经》,无论怎样聪明透顶,也不会读懂这部古老的典籍。洋博士们犯错误全在于此。如果有人再说肝是藏气,必定被耻笑为愚昧落后了。
字典将肝完全锁定为消化器官,有人说是纠正了古人的错误。其实是字典编撰者,犯了更大错误。
五藏看不见摸不着,但不是虚无的,它确实存在于我们人身,就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样,只有经济学家,通过对社会经济活动分析,才能捕捉到它们。中医师也是通过对人体表像的分析,如肤发脉象舌苔等等捕捉到五藏。中医的五藏和解剖学上直接看到的人体的心肝脾肺肾,是完全不同的慨念。中医五脏只能通过辩证思维才感悟到。
汉语词汇,往往一词多义,除本义外,还有引申义象征义。中医心肝脾肺肾和解剖学心肝脾肺肾,是用同一个词表示的不同慨念。有人将中医五脏,和解剖学心肝脾肺肾混淆起来,这错不在中医,也不在解剖学,而是我们理解的混乱。
捋顺了五脏,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经典名言。比如“左肝右肺心在当中”明明与解剖常识不付,为甚么又是中医的经典?
道理很简单,心肝肺在中西医不是指同一事物,西医指脏器,中医指生理属性。脏器以在身体的位置定方位,属性是以在生理活动的作用定位置。
《内经》成书时,汉字字头少,表述抽象道理十分困难。诸子百家著作.在表述高深的哲理时,都用形象的比喻或寓言故事,让读者心领神会。这是先秦时期写作特点,《周易》和老庄著作都如此,《内经》也不能离外,阐述五藏间关系时,将生命运动比作政府运作,心肝肺三藏比作君主和它的文武二膀,更用“左肝右肺心在当中”形象地道出了三藏间的地位与关系,这正是当时写作手法。
古人方位感是面向南,左东右西,左边即东边,右边即西边。所以陇西又称陇右,江东又称江左。 “左肝右肺心在当中”的意识是,心属火,主神明居中。肝属木主升发,属东(即左),肺属金主肃杀,属西(即右)。这里的东西不仅是指方位,更是指升发与肃杀两种属性。这样的比喻,生动贴切准确,在今天也闪耀着科学和文学的双重光芒。板起面孔指责“左肝右肺心在当中”反科学的人,用《红楼梦》的话说,叫:“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诋他人。”
当今中医脏腑理论的最大的弊病在于,屈就于解剖学观念,用身体器官诠释五藏。将两种毫不相干的五脏,机械地揉合在一起,这给中医理论造成极大的伤害。
中西医体系不同,研究的切入角就不同,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体系里,内涵完全不同。心肝脾肺肾西医是实体器官,古典中医是生理属性。用解剖学观点是解读不了时中医理论的。
用同一个词表示不同的慨念,在中医内部也常出现。如《内经》在《素问》将五脏比着政府五大职能部门时,五藏疑是指抽象属性,而《灵枢》讲针灸,涉及人体具体部位时,五脏又有软硬质量,又成有形的实体器官了。
人身有两套肺肾心肝脾,在西医表示组织器官,在中医表示生理属性,二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等同。
当今的中医理论最大的弊病就在于,不潜心研究自己五藏的本意,只图省事,捡起解剖学观念,当着自己祖传观念,用器官取代五藏。将两种毫不相干的五脏,机械地揉合在一起,让中医理论陷入泥淖,面对责难,不能自圆其说。
理解解剖知识容易,解剖慨念看得见摸得着,理解中医难,中医慨念抽象玄妙。用解剖学慨念,解不开古老的中医理论。就是说;用实验医学的思维方法,绝对扣不开古老的定性医学的大门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医理论中的气是什么? 老茶馆 五行对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