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2011-11-19 11:39 楼主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中不可映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方剂学和临床各科的基础。它与中医基础学及临床各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面广,内容繁琐 不便于学习记忆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每睐中药的性昧、归经、功效、应用及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等诸项内容, 的确比较困难。因此,探讨一下学习中药学的方法与技巧,非常有必要,笔者通过多年对《中药学》的教学,谈一下认识和体会,以供大家参考,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遵纲循本”
中药学内容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很容易混淆,较难掌握,在学习上要有纲可循,有按可骥,须“遵纲循本”。遵纲是遵照教学大纲来学习,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循本是按照大纲指定的学习教材来掌握其基本知识。以自考为何 学习应遵照《中药学》自考大纲,以五蔽统编《中药学》教材为蓝本。因自考命题是以此为基础,命制多套等质、等量的试题,难度相同、进行考试 充分了解其内容特点,才能学有对路,有的放矢 因不同的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不一样 教材有区别,章节顺序、安排有不同,药物分类及某些药物的作用亦有差异。所以,根据《中药学》自考大纲,以五版《中药学》教材为蓝本,按照大纲一、二、三级内容学习,可以起到执简驭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好总论,至关重要
在中药学总论中,中药性能是重要的内容,它包括性睐、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是学好中药学各论的关键,是论述、分析各种药物的基础,指导着药物的学习及临床运用。而每种药物的论述,叉是对总论药性理论的一一体现和深化,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学习具体药物时,运用总论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可加深记忆,更好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学好中药学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
三、联系中基、中诊
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应用的药物。所以,中药学的理论和知识与中医 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学习中药要掌握其功效应用,特刷是药物的应用部分,是最为繁杂难记,且最易混淆的内容。这主要是中医基础理论不坚实,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帮助理解、掌握,在学习中需要对各种适应证的具体临床表现 病因 病机、辨证论治原则等,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来理解、类推和记忆。如辛温解表药麻黄,功效发汗解表,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可结合学过的中基、中诊内容来分析、推导。因外感六淫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届阴邪,主收引;从脏腑生理功能上看,肺位在上,外台皮毛,开窍于鼻;太阳经为人身之藩篱,主肌表。若外邪侵袭多从太阳而人,且影响肺的功能,故出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等证。再如,朴气药自术,能补气健脾,浩脾气虚弱,运化失常之食步便溏,脘腹胀满,倦怠乏力等证。首先要结合脾的生理功能,其主运化水各和水湿,脾气主升,主四肢肌肉等。若饮食劳倦等损伤脾胃,则发生病理变化,使脾气虚弱,运化等功能失调,出现上证:通过联系中基、中诊内容,可据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灵活应用,分析或推导出适应证,对药物能更好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四、掌握概述,共性与要点
中药学的章节是接药物主要功效来分类的,是此章节药物的共性和要点。通过学习,可以理解和掌握此类药物所具有普遍性的性能特点、使用注意等,在学习该章节各药时,就可比较其差异,了解个性,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学习和记忆, 减轻各药物学习的负担。从教学大纲来看,概述内容均是需要掌握的一级内容,足以说明其重要性 而且每次考试命题亦是必考内容,故应认真学习领舍,一定要掌握、记忆。其中每章节含义可按通用模式来记,即凡以什幺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什么病证的药物,称为什么药,主要记关键词。概述中的性味是此类药物共性的高度概括,有时单昧药的性味不易记,学习药物多时易混淆,可采用记概述中共有的性味,再找出各药的不同性味,便于学习掌握。在概述中功效与适应证是决定这些药物归类的依据,是此类药物的共性,也是掌握的重点,对学习各药物起着指导作用。如芳香化湿药,都具有化湿醒脾功效,可用于湿困脾胃证,脘腹痞满,呕恶食少,体倦便搪,苔白腻。若学习各药时就不必反复记忆这些内容,而着重掌握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差异 概述中的使用注意是该类药物茫有的病证禁忌,掌握其内容可在临床应用中避免出现一些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五、药物学习,功效为核心
药物的功效是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总结性能的基础,指导各药临床应用的依据,是药物的核心,也是联系其他内容的纽带,掌握了药物功效,就抓住了学习该药的关键,可以推导出临床的主治证及应用。如清热泻火药石膏,功效清热揭火,能清气分热、肺热及胃火,故能主治气分实热证,高热、汗出、烦渴、脉洪大及肺热咳喘, 胃火牙痛等证。在教学大纲中对药物的功效,不论是掌握、熟悉及了解,都有一定的主次之分,均须牢记。但在具体学习中,短时间内掌握记忆临床常用的300余种药物功效应用等内容,较困难,可先据大纲一、二、三级内容的要求,抓重点,记主要,掌握一级内容重点药物的功效,不断强化学习记忆,再记二级内容,后记三级内容的药物功效,这样循序渐进,可收到较好效果。掌握了功效以后,再上推性能,下联主溃,将三者有机地结音起来,理解和记忆就较容易。而且在自考中,药物的功效所占比重较大,特别是一、二级内容考的较多,需要认真学习,重点掌握。
六、特殊内容,专门记忆
中药以植物药为主,多无毒性,用量幅度可较大,
一般可分为三类来记忆,用量大的在30克以上;用量小的在3克以下;大多数为常用量3—10克,5~15克。对量大和量小的药物要注意,须进行专门记忆。特剐是少数有毒药物,如甘遂、巴豆、朱砂、雄黄、马钱子等,不仅要掌握其毒性,因用量小,还须牢记安生用量范围,避免应用时产生毒割作用,对人体的损害。对贵重药物牛黄、麝香、冰片等,因其用量小,亦须用心掌握、记忆。对矿物、介壳类药,如石膏、礁石、牡蛎等,因用量较大,学习时也应注意,用心去记。对中药的一些特殊用法,可加以归类学习,便于掌握使用,如人煎剂宜先煎的药物有石膏、龙骨、牡蛎、龟板等,其它用法可以此类推。对有特点的药物使用注意,可单独记忆,如大黄蛆女三期(怀孕期、月经期、哺乳期)应慎甩或忌用;麦芽授乳期不宜用等,避免应用时出现不良反应。
七、反复学习,找规律,纵横联系
在中药学习过程中,因内容多,不易理解、记忆,须反复不断学习,温故而知新,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所学内容 可先从功效人手,记在小本子上,反复背诵,熟练后就可推导出主治证和应用,为临床运用打下基础。
中药每章节相互联系性不强,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每章药物之间,找出一定的规律性,即药物具有的共性和特点,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把功效相近的药物对比分析,如大黄与芒硝,附子与肉桂等;对药名相近,功效相似的药物对比分析,如人参与党参、太子参,苍术与白术等{对药名相近,功效不同的药物对比分析,如吴茉萸与山莱萸,白芍与赤芍等;对同一来源,但药用部位不同,而具有不同作用特点的药物对比分析,如麻黄与麻黄根,桑叶与桑枝、桑白皮等;对同一药名,而产地不同的药物对比分析,如关白附与禹白附,
南五加与北五加等;对同一药物,因炮制而功效不同的药物对比分析,如天南星与胆南星,生地黄与熟地黄等。通过此种方法学习能增强药物的记忆,更好地掌握临床运用
纵横联系,打乱章节,综合归纳,也是学好中药学的重要方法,这也是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所欠缺的一种方法。可按药物的功效纵横联系,综合归纳,如分别具有润肠通便,安神,安胎等作用的药物,跨章节归纳学习。还可按所治病证,打乱章节,对药物进行横向归纳,如治湿热黄疸,胃热呕吐,湿热痢疾,肺痈,肠痈等,这种打乱章节界限,将药物进行纵横归纳总结,能融会贯通,对熟练掌握和记忆药物的效用,乃至在临床灵话运用及应对自学考试,都大有裨益。
以上通过对中药学学习方法的论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学习者找到一套行之有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努力认真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定能学好中药学这门课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1-20 19:25 2楼
中药还是学以致用。
2011-11-24 17:47 3楼
wanglong7099 说:
中药还是学以致用。

嗯嗯,希望多多指教,感激不尽。
2011-12-03 15:31 4楼
经验之谈,值得学习。好文啊!
⬅ 如何学好中药学 老茶馆 扁鹊遇长桑君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