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仲景成为“医圣”所想到的

2011-11-08 16:11 楼主
赵作伟 宁美珍 山西省绛县中医医院

在中医界人们都把张仲景称为医圣。我常想,在张仲景之前以及他生活的年代,直至中华民族的整个的历史长河中,为医者不在少数。为什么别人不能成圣,唯独张仲景能成为医圣呢?金秋十月我专程赴南阳拜谒了“医圣祠”。

置身于庄严的医圣祠,瞻仰着张仲景塑像,品味那一幅幅楹联,细读张仲景组画,沿着张仲景的足迹,我寻找他成为“医圣”的内在原因。

耳濡目染 产生兴趣

公元150年张仲景出生在河南古南阳郡涅水北岸一个叫涅阳的镇子。当时南阳一带常有瘟疫流行,每次瘟疫到来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他的一个同族叔叔张伯祖是南阳一带名医,经常有病人上门求医。幼年的张仲景常看到叔叔给危重病人治疗后转危为安,对叔叔很钦佩。叔叔就成了张仲景从小的偶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年的张仲景在叔叔张伯祖的影响下,对中医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这也许是张仲景学习中医的原动力和他日后成为医圣的原因之一。

“中医世家”在中医界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在这些家族里常常是名医辈出。我想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后辈们能得到先辈的言传身教外,大概与从小就感受到家庭的熏陶,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而从小即产生学习中医的浓厚兴趣不无关系。这也提示我们,要振兴中医,培养名中医,应该从娃娃抓起,要从小培养他们对学习中医的浓厚兴趣。某些地方举办少年儿童假期中医兴趣班的尝试有其可取之处。

胸怀大志 誓为名医

张仲景从小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读了许多医学著作。看书之余就跟着叔叔张伯祖外出治病,在实践中一方面检验和加深理解书本上的医学理论,同时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晚上听叔叔讲解医经和医理。张仲景用3年时间读完了《内经》、《难经》等书籍。同时他还处处留心观察,搜集了许多民间验方。张仲景说过,“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自序中有句名言:“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此处的“愿力”是指目标、理想、志向。是讲一个从医者,只有胸怀一个大志向,才会有一个大建树。因为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和远大志向,就会目标明确,就会产生无穷动力,克服艰难险阻,才会有大的作为,大的建树。纵观历史上的名医除张仲景外,李时珍、李东垣无不是这样。

救死扶伤 牢记使命

医生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有的人把它当做养家糊口本事,甚至发家致富的手段。这种人当然不会有什么医德,面对病人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赚钱;张仲景不是这样,他从小就目睹了邻居、朋友和亲人的因病离去,一次次感受了失去亲人的悲痛。“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是他对自己在疾病面前不能救护亲人的遗憾和自责;而“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伤寒论》序)则成为他学医的初衷。可见,救死扶伤在张仲景眼里是做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一种社会使命。治病救人是履行职责的行为,而钻研和提高医术则是完成好使命的资本。责任重于泰山!在仲景祠人们可以从张仲景的生平事迹中强烈地感受到,张仲景的一生,是在奋力完成他既定神圣使命的一生。

张仲景医术在全郡出名以后,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他不管贫、富、贵、贱,白天黑夜,只要有人找他,他都立即前往,并且认真诊断,精心治疗。就连外出采药时遇到病人,他也主动给人家治病。由于张仲景才学出众,医术超群,为人诚恳,造福乡梓,因而深受南阳郡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在他30岁时即被举为孝廉,并被任命为长沙太守。

即使在长沙任内,张仲景一有机会,便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留意收集民间验方。闲暇时间,则召集地方名医,探讨医理,相互学习。不仅如此,当有病人找他看病时,他就在太守大堂上给人看病,从而在中国的词典里有了“坐堂医”的典故。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张仲景在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光有为民治病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精湛的医术。张伯祖教导张仲景:“要想成为一个好医生,必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为此,他除了拜张伯祖为师,下工夫钻研医药,精求方术外,只要听说那里有好医生或好方子,总是不顾路途遥远,不辞疲劳地赶去求教。

当时南阳还有一位名医叫沈槐,张仲景几次想拜他为师,他都拒绝。张仲景并不灰心,当他得知沈槐年过七旬,无子女,整天闷闷不乐,积虑成疾,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张仲景便主动前往,要求给他看病。诊断后,开了个药方:用五谷杂粮各一斤,团成丸,外面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顿食用。沈槐一看这个药方,觉得很可笑。他让家人将那用五谷杂粮做好的药丸挂在房檐下,每逢亲戚、朋友或同行来看望他,他都要奚落张仲景一番:“看,这就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治病?还想当名医呢。”说完,就哈哈大笑。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他的病竟然好了。此时张仲景又去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在鲁班门前耍锛子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张仲景是在用调理情志的办法给自己治好了病,又佩服,又惭愧。便收张仲景作徒弟,把自己的医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张仲景和其他年轻郎中。由此,张仲景之所以能成为医圣,是和他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执着精神分不开的。

著书立说 造福后人

公元195年以后,又一轮瘟疫开始大规模流行,其持续时间之长,死人之多实属空前。张仲景十分悲痛,同时他又看到当时的医生们对医术不求甚解,诊病时草率从事的陋习,于是张仲景决定把自己的医疗经验写出来,帮助人们和疾病作斗争。在总结前人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他收集大量民间验方,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始埋头写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伤寒论》的问世,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再次凝望那高高竖立的张仲景塑像,我又悟出一些中医人应该学习的,不管你是从事临床的,还是从事教学或研究的,都应有一种仲景精神,视病如亲、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造福民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日本开发出胰腺癌治疗新技术 老茶馆 “醫”字中的中医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