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学明理沟通的基础是理气阴阳论与生态系统论【十一】

2011-10-16 10:18 楼主
中西医学明理沟通的基础是理气阴阳论与生态系统论【十一】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管子、水地》篇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讲水和地的重要。它所说的水相当于阴阳五行学说中的水,它所说的地,相当于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土。关于阴阳五行的学说起源很早,但是明确地肯定五行或其中的某些“行”是万物的根源,则是后来时期才有的。《管子·水地》篇关于“水、地”的思想,就作了这样的肯定。“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故曰水神。集于草木,根得其度,华得其数,实得其量。”就是指出水在地中的循环是生态系统万物的本原,并且指出了与草木的关系。说明水在地表的循环是五行中的基础。
行,古文是走的意思。《洪范》原文:“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郑玄《洪范注》:“行者,顺天行气也。”《春秋繁露》解释说:“行者,行也。”五行的“行”首先是动词,然后转化成描述“动”的名词。五行,也就是五种基本走势。所以接着就用了五种运动方式来说明木火土金水。可见汉代儒家理解的木火土金水,是基于阴阳运动方式作出的定义。《管子·水地》篇则进一步说明水在地表的循环是五行中的基础。
《管子·水地》篇强调:“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就是说,生态系统的万物都是由于水在地中的循环而生出来的。以人的身体作为比喻,水就是地的血气,河川就是地的筋脉。因此,水在地中的循环就如同血液在人体的循环一样,血液循环是人体系统保持稳态的基础,水在地中的循环也同样是生态系统保持稳态的基础。
《管子·水地》篇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水地》篇认为水无所不在,“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一切生物,都必须得水才可以生长发展。它说:“集于草木,根得其度,华得其数,实得其量。鸟兽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理明著。”这里虽然也提到五行中的木与金的运动走势,木与金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但是这里所说的木与金的运动走势是以水的运动走势为基础的。
《管子·水地》篇虽然没有提到五行中的火的运动走势,但是五行是离不开阴阳理论的,自然是水为阴,火为阳了。因而水火的对立统一、水火的运动走势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阴阳五行学说的水火对立统一理论,实质就是现代生态系统论的以水为基础的物质循环,与以太阳能为基础的能量推动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
地球的水循环系统孕育了生命和万物,宇宙的能量循环系统孕育了地球。地球上的水处在运动之中,海洋、湖泊、地下水和生命体内容纳的水是水的储存库,水以降水、蒸发和河川径流的形式流动在这些储存库间,这种连续不断地变换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的运动过程,称水分循环,又称水循环或水文循环。水的三态转化特性是产生水分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则是水分循环的动力。
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键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存,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一切生命都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转化。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流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能量的流动和转化是服从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因为热力学就是研究能量传递规律和能量形式转换规律的科学。任何物质或元素都处在循环的某个阶段,他们通过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和无生命环境之间的循环活动过程就叫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能量在食物链中是向着一个方向逐级流动,不断消耗和散失,而物质则可被生物多次利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或是从一个生态系统消失而又在另一个生态系统出现。这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特征。
虽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按形式逻辑的方法,可以区分开来研究,但是按辩证逻辑方法看来,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文化、中医学,应用的是整体思维方法,属于辩证逻辑整体思维范畴,所以中国文化阴阳五行学说中,既然认为以水为基础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本原,那么,作为其对立面的火,也就是生态系统的本原了。水与火一阴一阳就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本原核心。
中医学理论正是依靠阴阳水火学说为纲纪,建立起来的。素问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张景岳注“征、证也,兆、见也,阴阳不可见,水火即其证,而可见也”。人体的水火概念是有具体的物质性的,水就是指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无处不到的水液(阴液)概念。包括津、精、液、血、痰、饮、尿、等能在体内流动的液体,以及随液体流动的,能融合在液体中的精微物质。提到人体的火,朱丹溪则悟出了,动既是火的道理,“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李中梓也说“人生之水火即阴阳也,即气血也”。由此可见,由哲学中的“阳”概念,转化到人体的“阳”概念时,应该是与阴液相对立统一的“火”或“气”概念。我们认为采用与阴液相对应的阳气概念为好。
阴阳五行学说中,水火为本原,水火为核心的认识,管子的《水地篇》功不可没。该文早就指出了生态系统中的水液循环与人体系统中的血液循环之间的类似关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三叉神经痛的拔罐疗法 老茶馆 国人应学《情欲百忌》100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