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针灸治疗疟疾

2011-09-29 09:46 楼主
[导语]疟疾是由感受疟邪所致的传染病,以寒战壮热、汗后热退、休作有时为主症,据休作时间分每日疟、间日疟、三日疟。根据发作时的不同临床表现,又可有不同名称。

疟疾是由感受疟邪所致的传染病,以寒战壮热、汗后热退、休作有时为主症,据休作时间分每日疟、间日疟、三日疟。根据发作时的不同临床表现,又可有不同名称。

发作时,寒热往来的称“正疟”;但寒不热的称“牝疟”;但热不寒的称“瘅疟”;热多寒少的称“温疟”;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称“瘴疟”;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的称“疟母”。

现代医学的疟疾多属本病正疟范畴,有时也似温疟。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是感受“疟邪”所致,凡饮食所伤、劳倦太过等,均能使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而罹患本病。

1.邪郁少阳 疟邪乘气候突变,或情志、劳逸失调,痰食内滞,起居不慎之机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

2.暑热内郁 外感疟邪,或疟邪内伏,又值天暑酷炎,暑盛入里,热灼肠腑,则变发痢疟。

3.暑湿内蕴 素体脾不化湿,湿浊内盛,疟邪侵入,又正值暑湿之季,兼感暑湿邪,暑湿夹杂,诱疟而发。

4.正虚邪恋 久疟不愈,由实转虚,气血亏耗,正虚邪恋,甚则血瘀痰凝,胁下结决,形成疟母。

【辩证治疗】

1.邪郁少阳

症状和体征 寒战壮热,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伴有头痛面赤、恶心呕吐、口苦,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或弦数。

证候分析 疟疾乃邪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而发。邪入与阴争则恶寒,邪出与阳搏则发热,正邪交争则寒热往来。若正邪相离,邪气藏伏,不与营卫相争,则寒热休止。邪居少阳则循经上逆,出现头痛面赤、口苦、恶心呕吐。初邪在外,苔多薄白,化热火里则苔黄;脉弦乃邪居少阳半表半里之象。

治法 和解少阳,截疟祛邪。以督脉、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中渚 间使 后溪

随证配穴 疟疾发作时,加十宣点刺出血。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椎可点刺出血。

方义 大椎乃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可宣通话经阳气以祛邪截疟,为治疟效穴。后溪是手太阳经穴,又通督脉,故可宣发疟邪。中渚为手少阳经输穴,能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治寒热往来。间使乃手厥阴经经穴,与中渚表里配合,有疏理气血、和解表里、引邪外出之功。
2.暑热内郁

症状和体征 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楚,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素体阳盛,暑热内蕴而发。阳篮则热,故见发病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邪热与阳气相争,故骨节酸楚。热盛伤阴,故口渴引饮。邪盛上炎,则头痛。舌脉皆为热盛之象。

治法 清热透邪,辟秽裁疟。以督脉、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

处方 大椎 曲地 外关 后溪 陶道 委中

随证配穴 先热后寒者,加公孙。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椎、陶道、委中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 大椎、陶道为治疟效穴。曲池、外关、后溪分属手三阳经,相伍为用,以疏理阳经气血、清泻气分湿热,亦可防治热陷心包。委中以清热辟浊。

3.暑湿内蕴

症状和体征 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头痛身楚,口不渴,胸胁满闷,神倦乏力,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征候分析 本证乃素体阳虚,复感夏令水寒之气而发。发病后阳气不能外达肌表,故寒

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寒邪挟湿,阻遏阳气,故见头痛身楚、口不渴、胸胁满闷、神倦乏力。舌脉为阴寒扶湿之象。

治法 温宣少阳,祛寒截疟。以督脉、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大推 至阳 足三里 脾俞 中脘 间使 气海

随证配穴 脘闷纳呆、腹胀便溏者,加公孙、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或补法,亦可加灸。

方义 温补大椎、至阳等督脉穴,以温通话经阳气,温宣少阳,而祛寒截疟。气海、中脘、足三里、脾俞以温中益气,祛寒化湿,扶正截疟;更配治疟要穴间使,可调和少阳、振奋心神。

4.正虚邪恋

症状和体征 遇劳即发,反复发作,寒热不清,胁下痞块,神倦乏力,面费肌瘦,懒言气短,自汗心悸,舌淡苔少,脉细弱。

征候分析 疟疾日久,气血耗伤,又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故神倦乏力、面黄肌瘦、懒言气短、自汗心悸。正气亏虚,而疟邪未除,若过度劳累,耗伤正气,则易反复发作、寒热不清。若久疟不愈,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痰浊结于胁下,形成痞块,则为疟母。舌脉亦为正气亏应之象。

治法 调补气血,破瘀散结。以督脉、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 章门 痞根 足三里 三阴交 太冲 陶道

随证配穴 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胁肋疼痛者,加支沟、阳陵泉。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针后加灸。

方义 脾俞、太冲,一俞一原,健脾蔬肝,益气养血。足三里、三阴交以补中益气,活血散瘀。痞根、章门为局部近取,可软坚化积,消痞散结。陶道以祛邪治疟而去寒热。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油桐根 老茶馆 柚树寄生 ➡